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范是桐城派形成期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桐城派立派者姚鼐的伯父与业师,还与方苞、刘大櫆颇有关联。他洞察前辈方苞为学之不足,讥议其"义法"说之陋弊;与挚友刘大櫆志同道合,情深意切,亲近其"神气、音节、字句"说;精心栽培胞侄姚鼐,倾力传授其学术、辞章。而他自身对唐宋诗家的称誉以及创作实践中兼融唐宋,也奠定了桐城诗派的家法内涵。姚范是桐城派形成期的重要肇基者之一,在此派谱系中至少可与刘大櫆相比肩。  相似文献   

2.
方东树"诗文一理"说是其诗学观念之核心,是其对诗歌史上"以文为诗"之创作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其建立"以文论诗"之批评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原因。这一观念综合了道学家重道、古文家重文之批评特点,表现出重视创作主体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结合。方东树在思想倾向上强调变而不失其正,旨在确立一种既合乎风骚精神又有自家面目的诗学品格。他对诗歌体用的认识,正是这一诗学观念的深刻体现。因熔铸了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诸多观点,"诗文一理"说亦可视为桐城派诗学观念之核心,体现了桐城派的诗学理论基础和价值倾向,是把握桐城派诗学观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3.
<正>桐城派不仅以古文享誉文坛,还以独树一帜的文学理论辉映学界,故桐城派文学理论亦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论题。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以"义法"说为中心,辟六节专论桐城派文论,阐释方苞古文义法的要义,考镜刘大櫆对义法说的具体化,论证姚鼐对义法说的抽象化,直指桐城派文学理论的要路津。先生导夫先路,在高起点上确立了桐城派在中国文论史上的重要地位。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收录从戴名世至吴闿生在内的46位桐城派作家文论,共计108篇。其中既节录有刘大櫆《论文偶记》、  相似文献   

4.
钱澄之作为桐城派的先导,其古文创作理论对桐城派影响较大,然因其文多涉时讳,传世作品较少,其主张未曾引起关注。钱澄之针切时弊、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以气运文的行文法度和语词雅洁的文风主张极大地影响了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櫆等人,对后世桐城派、文论体系的形成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散文史上,“桐城派”几乎无人不晓,“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尽人皆知。“三祖”中,刘大櫆才肆气雄、诗文并盛,且上承归、方,下启姚鼐,渍渐“阳湖”,故而清代的古文家很推许他,说“昔有方侍郎(苞),今有刘先生”,并因之而“天下文章,其出桐城”(周永年、程书昌语)。 刘大櫆身为“桐城派”的开派宗师,名垂当时,生徒学子麇集门下,“守其微言绪论以道学,肖其波澜意度以为文及诗者,不可胜纪”(方东树《刘悌堂诗集序》)。但他却始终无法摆脱命运之神对他的播弄:科场连连不登,贡生以终;或许这又是命运之神对他的恩宠:时乖命蹇遭遇坎坷,才造就了一个旷世之才而使他在文学上独享千古之荣。  相似文献   

6.
刘大櫆作为桐城派的中坚人物、桐城三祖之一,不单以古文创作及理论享誉文坛,其诗歌创作亦深得时人赞誉,且以诗歌传授后进。然其诗歌的分期问题一直鲜为研究者所关注。现以刘大櫆54岁绝意科举为界,将其诗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54岁之前,积极仕宦与科举失意的心绪摹写;54岁之后,慨叹人世消磨,终老无成的心声袒露。  相似文献   

7.
<正> 一桐城派是有清一代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散文流派,因它的倡导者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桐城派为古文,推崇唐宋八大家,上追左、史。其最大成就和贡献,在其文论。桐城派初祖方苞首倡义法说。他说: 《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  相似文献   

8.
晚年刘大櫆为生活所迫,跋涉徽州。在徽州期间与徽州文人孙维龙、程瑶田、方矩、汪梧凤、吴定、金榜、郑牧、汪肇龙等交游,相互探讨写诗、作文,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或师徒情谊。文章通过刘大櫆在徽州的经历,进一步阐释刘大櫆的古文观,从而阐明刘大櫆古文观在徽州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不仅精通古文,对时文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看到了时文内在的不同品位,积极推崇高境界时文;认为时丈的职能在于阐发经典原意,真正做到"代圣贤立言":在时文和古文的关系上,打破两者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界限,主张"以古文为时文";提出作者的人品,环境等是影响时文创作的重要因素,刘大櫆的时文观对后人研究时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他在桐城派文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刘大櫆虽然没有像方苞、姚鼐那样提出个性鲜明、影响广泛的理论学说,但其以丰富的文学实践和鲜明的学术个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其代表作《论文偶记》以"神气"为主题,深入探析了"神气"的审美内涵及践行途径。刘大櫆以诗论文,重视散文的艺术表现,深入剖析了"神"这一美学范畴,并结合散文理论和绘画理论,从"神"与"法""气""势""十二贵"等方面的关系,探寻了"神"的本质、践行路径及表现形式等,从而实现了"文以载道"到"神"之美学旨趣追求的转变,从审美创造、审美传达和审美感悟三个维度将"神"推向了纯粹美学趣味,奠定了"神"的美学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华 《语文天地》2016,(4):75-76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櫆提出的,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  相似文献   

12.
桐城派的始祖方苞是以文鸣世的,但却极少作诗,甚至“绝意不为诗”。其后继者刘大櫆、姚鼐和方东树等,不但继承了桐城古文的衣钵,继续以文鸣世,而且兼善为诗.他们沟通了诗与文的关系,把诗艺移植到古文中来,推进了古文的创作,丰富和发展了古文的艺术经验;同时又把古文的文法通之于诗,使其诗论显示出与前人不同的特色.前者集其大成的是姚鼐;后者总其成并推向极端的是方东树,其代表作是《昭昧詹  相似文献   

13.
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引程晋芳、周永年语云:“维盛清治迈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他巧妙地借程、周这一戏语,赞颂刘大櫆,同时有意识地树起桐城派的大旗。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文名卓著,其间又确有传法关系,故姚鼐如此将大旗一树,许多士人便汇集旗下,有意识地学习方、刘、姚的古  相似文献   

14.
姚椿的古文理论基本不超出桐城文法范畴,"明道""考古有得"与"雅洁"是对桐城派古文理论主张的继承。姚椿在维护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古文观点,他在桐城派前辈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外提出文章的"纪事"功用。"纪事"是指文章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民生等内容。姚椿对姚鼐的"辞章"更进一步发挥,提出"言词深美"。姚椿古文理论对桐城派的发展影响深远,对传播桐城文法、扩大桐城派的影响有积极作用。姚椿论文既以桐城文法为旨,又能适时突破桐城文法范畴,体现了古文理论的新特点,值得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雅洁"是桐城古文家对散文语言的整体要求,它肇始于方苞,发展于刘大櫆。刘大櫆在其理论著作《论文偶记》中提出文章"十二贵",就散文语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具体的作文准则,并且在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中,很自觉地体现了"文贵简"、"文贵高"、"文贵华"、"文贵远"等文论观点。该文拟把刘大櫆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探寻散文语言的"雅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 桐城派是清代最正宗的散文流派。姚鼐为“三祖”之一,因他与方苞、刘大櫆同为安徽桐城人。“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传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但是姚鼐晚出,故被视为“三祖”中之集大成者。正如王先谦所言:“自桐城方望溪氏以古文专家之学主张后进,海峰承  相似文献   

17.
戴名世的时文理论建立在他对科举制度和八股时文的反思与批判之上。戴氏在桐城派作家中首次提出"以古文为时文"的主张,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这种"援古入今"的思路加以阐释,试图合古文与时文为一体,给时文创造一种新的局面,以文风之变促世运之变。戴名世的时文理论和实践不仅体现了戴氏较强的"问题意识",而且直接开启了方苞关于古文与时文的诸多主张,对桐城派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8.
桐城派除了有文派外还有诗派,其诗学理论和实践在清代独树一帜。姚鼐的著作提出了多个有价值美学论点,并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他将古文理论直接用来建立诗学理论,将古文法与诗学合而为一,以文论诗也就成了桐城派诗学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声律是桐城派文论的一个理论范畴,桐城派古文家论述颇为丰富,姚永朴的文学批评对桐城派声律论有所总结。其在对照齐梁声律论与历代音韵学的基础上,熔铸唐宋古文家及桐城派以气势声调为要点的声律论,讨源于经学,勾勒其历史,区判自然的声律与人为的声律,为文章声律论敷理举统,具有一定的学术史意义。桐城派多以文章声律论来评析诗歌声响,在文的声律与诗的声律上有些缠夹,姚永朴的诗歌声律论也有这个倾向。  相似文献   

20.
论诵读教学     
诵读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读书方式,也是一种传达美与表现美的艺术,自古就被学人士子广泛接受,深入实践。桐城派文人从刘大櫆、姚鼐等就开始探索诵读方法,曾国藩、姚永朴等指导诵读亦多深切会心之见,桐城派古文诵读因此而别具一格。从古文诵读到白话文朗诵再到回归经典的吟诵,诵读教学正经历着深刻而又辩证的嬗变。然而,无论怎样变换,诵读的美学境界才是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