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北宋淮安镇位于今甘肃省华池县怀安乡所在地附近,是北宋庆州最北部的一座要镇,是唐怀安县废置而成,时间不晚于开宝六年(973年)。淮安镇地处极边,是庆州北路乃至北宋西北防御系统的重要一环,担负着镇抚蕃部,攻防西夏,应援鄜延、泾原诸路等边防任务。随着宋夏关系的演变和淮安镇自身的发展,盐酒交换等经济活动逐渐繁荣。纵向考察其承担的角色及其地位,它是为镇蕃边镇、边防军镇、盐酒商镇。  相似文献   

2.
公元1038年,位于北宋西北部边境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西夏军队不断侵扰北宋边郡,宋、夏战事不断。北宋王朝名义上派兵讨伐,可是由于当时军队战斗力弱和边境长官范雍等人的无能,北宋军队屡屡战败。1040年,  相似文献   

3.
宋夏缘边分布着大量的党项、吐蕃族帐,宋人难以分清,常以蕃部统称。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宋夏从交恶之际便开始了对蕃部的争夺。这些蕃部在宋夏关系中的作用不同于凉州的吐蕃,也不能将其归于河湟政权,这一点可通过对缘边叛服蕃部的考证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4.
论北宋西北沿边蕃部农业生产环境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北宋西北沿边蕃部的自然环境及其经济类型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可以认为蕃部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出现在北宋中后期,宜稼宜牧的西北自然环境为其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北宋政府的经营管理为蕃部社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使得自然环境提供的农业生产可能条件转变为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5.
北宋中后期词人贺铸词中呈现出"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诗化"和表现手法的"诗化"。题材的"诗化",包括抒怀词、怀古咏史词、思边词和悼亡词,这些词对宋词对题材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手法的"诗化",包括比兴手法的运用、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运用典故等方面。在北宋中后期沿着苏轼开辟的"以诗为词"的道路进行创作的众多词人中,贺铸的创作成就是最突出的。贺铸词之"诗化",对其词多样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词之"诗化"及其"诗化"后的豪放词对南宋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汉文史料中,"唐古特"一词最初指党项羌族及其所建立的西夏政权,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了清初。在西夏灭亡三百多年后的文献中,"唐古特"开始指青藏地区以及藏族。前人的论著大多注重讨论其民族特性,鲜少有学者对这一指称源流变化进行专门论述,所以本文试对"唐古特"一词的指称演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作为北宋院体山水画早期的代表者,燕文贵以其独特的山水画面貌和风格特色,开创了被后人称为"燕家景致"的山水画一派,在北宋中期山水画坛影响甚大。但历代史料对燕文贵其人、作品及其"燕家景致"记载甚少。结合相关的文献史料,对燕文贵生平事迹、绘画特点及其"燕家景致"的风格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燕家景致"这一山水画派。  相似文献   

8.
宋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控制,人为地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断各地之间的往来,制定了严格的“禁山”制度。首先,禁止砍伐禁山林木。其次,所有缘边民户,不得在“禁地”开荒种地。再次,内地汉人不得擅自携货物“侵越禁山”,进入蕃界买卖。与此同时,北宋中期以后,宋王朝又在西南拓土开边,筑城建军,废除羁縻州,建立正州,直接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但最终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须注重学生思维的"产生"与"表达"。思维"表达"(即"写"和"说")体现了思维"产生"的清晰与否和正确与否。本文旨在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从思维的"产生"和"表达"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思维的"产生"思维的"产生"既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又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诱思"(启发、诱导学生主动思考)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最好  相似文献   

10.
封立 《甘肃教育》2013,(21):96-96
西夏又称白高大夏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王朝,由于位于北宋西北部,故称西夏。党项族原为羌族的一支,游牧于川西高原的山谷草甸之间,唐朝初年迫于吐蕃压迫迁徙至陕北一带,以牧畜为生。唐末时党项部落首领拓跋思恭因平乱有功获赐姓李,被封为夏国公节度夏州,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部落首领李继迁起兵占据银州,攻破会州(今靖远、会宁一带),向辽称臣与  相似文献   

11.
"诗缘志"与"诗缘情"的诗论研究由来已经,"诗缘志"自从诗歌的相关文论定义出现的时候就存在,而"诗缘情"则是后来的发展演变出现的。关于二者关系的的界定方面多是认为二者是先后关系,区别巨大,甚至是对立关系。本文主要对两者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二者虽不是对立关系,但是也不是可以划等号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经过长期内治,北宋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繁荣和发展,当时的东京曾出现过“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景象。整个国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安定。这样的时代环境,不仅给北宋士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享乐,而且也给宋词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一时间歌颂太平的词作大量出现。但是随着北辽和西夏的不断犯边,北宋国势已大大衰颓,国内矛盾也日益加剧,官场黑暗,争权夺利严重,政治斗争纷杂。这又逐渐造成了北宋士人心态的变化。一方面他  相似文献   

13.
在北宋"尊杜""崇杜"特定文化背景下,诗坛盟主苏轼于"学杜"中,自觉结合自身坎坷的人生际遇,进一步发展了王安石尊崇杜甫人格价值的观点,注重对杜甫道德伦理价值重新进行改写、型塑和阐释,致使生前寂寞不彰的杜甫诗名在北宋日趋提升,并最终由诗人而史家、由史家而忠臣、由忠臣而圣哲,这一"圣化"的过程终于在南宋得以完成。随着杜甫"诗圣"地位的确立,他的诗便为宋诗创作、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参照和标准,成为宋代诗人追慕、仿效之典范。他们学"杜"而变"杜",最终形成足以与"唐音"比肩、独具一代特色之"宋调"。这也就是苏轼刻意"圣化"杜甫之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初对外战争期间,疆域不断向南外扩,其沿边“路”亦不断发生变化。金宋皇统议和后,金境内与宋、西夏和高丽临境相接壤的沿边诸“路”遂固定下来,其对外交往亦逐渐正常化。沿边诸“路”的对外交往职能主要为使命交通与互通文书、接受贡品与勘验岁币、沿途接待与保卫使者、管理互市与刺探情报等。金代沿边“路”参与对外交往由此构成金代对外交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朝对外交往的政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无论持有数学概念学习的过程观还是结构观,要想让学生的数学概念学习有效,首先应该让学生的思维介入。为此,教师在数学概念学习伊始就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起点,诱导他们的思维介入。具体地,可以在学生的"疑点""诱思",激起探索欲望;在学生的"惑点""诱思",引起认知冲突;在学生的"炫点""诱思",激发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16.
北宋初期张先词中所呈现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主要表现在酬唱赠答的实用功能、士大夫情感的抒发和化用诗句入词的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以诗为词"的张先词具有一定的诗的情思、品位,典雅、厚重,同当时词坛上流行的以柳永为代表的俗词有很大的不同。张先"以诗为词"不仅在词从晚唐五代、北宋初期到北宋中后期的过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苏轼"以诗为词"历史任务的最后完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因此对于张先词的意义及其在词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教师可以在哲学教学中尝试"诱思"探究教学法,从尝试"诱思"教学法的原因、"诱思"教学法的内容、"诱思"教学法的运用及意义等方面入手,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公元1402年9月,北宋与西夏在镇戎军(固原)定川寨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夏军长驱直入,一直抵达渭州(平凉)境内。这次战争涉及城址较多,但《宋史·地理志》等书多无详细记载。北宋为扼制西夏南侵,曾几次修筑镇戎军城,城四周修筑寨堡,是历史上在固原境内修筑寨堡最多的朝代,形成了固原宋城网络。  相似文献   

19.
"■"和"燀"均见于《说文解字·火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字系"■"字的讹误,从火"■"声,属侵部,与属谈部的"惔"旁转。本文从甲骨文字形入手,认为"■"在造字之初其实与"燀"同为一字,从火单声,而"单"与"惔"在上古的读音非常相近,这样就对"■"的字音字形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小说,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人性本恶。文本主要用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理论追寻《蝇王》中的"恶"在人性中显露并占据上风的过程。孩子们在从对"野兽"进行探寻,到涂抹"面具"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性,从文明走向野蛮,最终丧失"超我"而几乎成为他们寻找的"野兽"——"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