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和宗教并非是单一的关系,从西方社会历史进程来看,科学与宗教之间是一种发展着的变动关系。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科学与宗教是水乳交融的同一关系;在中世纪,宗教一方面统治和压制科学,另一方面促进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就是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宗教两极共存的长期性 ,决定了 2 1世纪科学与宗教的并行与发展和对立与斗争的可能性。在总趋势上 ,科学的繁荣必将超过宗教的发展 ,宗教也将不断寻求与科学的可能协调  相似文献   

3.
人类古老的文化传统都离不开神话、宗教、艺术、哲学和科学。如果从追溯学的角度看,科学分离于哲学;哲学催生于宗教;宗教和艺术孕育于神话。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文化源头的神话日趋边缘化。宗教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艺术作为一种情感表现,科学作为一种认知表达,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哲学发展到近代,力图从世界观高度融科学之真、艺术之美和宗教之善于一身,从而逐渐获得了人类文化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提出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科学发展中产生的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方面认清其社会定位,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宗教“宗教”一词,英文为Religion,源于拉丁文Religio,意为有限者(指人)与无限者(指神)的结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人物对其解释各不相同。至今,在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之间,在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对宗教的解释仍存在着根本分歧。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对宗教的诸多解释,都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宗教的一些内容与特点,但没有科学地说明宗教的本质特征。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唯物史观才对宗教作出了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夏娃和亚当偷吃的苹果,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苹果和乔布斯的苹果产品能够体现宗教与科学的异同,上帝在替代可能性的前提下主宰宗教领域,人在科学共同体的规范下主宰科学领域。"三个苹果"的故事进一步表明,宗教的方法是启示,而科学的方法是观察、实验、数学和理论,但理性是二者共同的方法,夏娃和亚当的利己理性不同于一般的宗教理性,同时体现了宗教与科学中理性和信仰同在。而且宗教的一些精神态度、职业道德和规范与科学相似,也能促进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宗教·道德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发展水平借助科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人类的幸福感、道德自律、审美情趣和共同生活的智慧没有同步的提升。这表现为人的生存的虚无化和价值观的低俗化。如果我们正视历史,就能体会到宗教的社会整合和赋予意义的功能。也许我们应当意识到:科学、宗教、艺术是人类面对自然发展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彼此无法替代的互补的认知方式。宗教与科学在当代的接触也促进了宗教的改变,使得她有可能与现代理性和谐地组成“经纬”关系,共同编织现代全球的文化生态。断言“人类历史未来的方向取决于现代人如何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能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发展到 2 1世纪 ,与科学本质对立的宗教文化 ,并没有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得到有效的扼制和弱化 ,相反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盛行现象。究其原因 ,一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异步效应 ,二是对现实世界认知的有限性所致 ,三是高科技发展的某些负面影响与科学背反 ,四是生存发展的社会竞争使部分社会成员产生心理重负 ,五是宗教对人们的心理有一种特殊的疏导作用 ,六是宗教自身不断改革以求与现实社会伦理相符合的结果 ,七是通过对宗教的选择以求对民族或政治主张的认同。研究这些原因 ,有利于正确对待宗教与科学发展的矛盾联系 ,从而使这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得到控制和弱化。  相似文献   

9.
从近代科学诞生起,科学与宗教一直处在冲突状态。科学与宗教的发展,共同经历了中世纪科学作为神学婢女、近代科学革命、达尔文革命等重要事件而到达现代。其间,科学与宗教的活动领域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演化,在相互冲突、对抗、交融的过程中,双方的个性特征也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无神论的萌芽与宗教有神论的关系同世界诸民族意识形态的发展一样,在我国思想史上,有神论的起源远比无神论古老悠久。宗教是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代产生的,那时无神论产生的条件远未具备。只是到了阶级社会的初期,奠定在阶级对立和生产力有着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最初的阶级意识和简朴的科学思维在同宗教有神论的斗争中产生,才萌发了可贵的无神论思想。所以,阐明宗教的起源和有神论体系的形成,是探讨无神论萌芽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在西方宗教背景中发展,许多有伟大成就的西方科学家普遍具有极其浓烈的宗教情结,浸透着一种宗教精神。在他们看来,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着牢固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但是,宗教和科学毕竟是两种信仰体系,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对文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独特的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现象,同时,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容繁杂的宗教文化。宗教与宗教文化将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要科学地对待宗教和宗教文化,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积极研究和发掘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减少、抑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新兴宗教是社会动荡与制度转型在既有宗教社会格局中的客观反映,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与既有宗教的有机继承与创造性转换。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存在新兴宗教产生发展的现实土壤,但在现行制度语境下,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与合法的生存空间,新兴宗教在中国生存艰难。必须客观认识新兴宗教,把握其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普列汉诺夫关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以及宗教的内部“组成”问题在其宗教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普列汉诺夫对宗教现象明确地作了界定,他的宗教定义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有助于人们认识、把握和处理复杂的宗教现象,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对宗教现象的认识,还对宗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普列汉诺夫研究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即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应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作为学术界经久不衰的话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对于二者的关系,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必须放到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发展史中去考察才可能全面而深刻,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和冲突不是它们关系的本质,而只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能力发展不完善的表现而已,科学与宗教的协调共处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把宗教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关系看作是必然的因果联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的一个理论支点。在马克思早期的一系列著作中,对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再到“金钱异化”和“劳动异化”的发展过程。正是“劳动异化”的理论,将宗教异化的根源深入到经济领域,这一研究不仅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寻找人由以生成的标志,即由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转化的关节点——劳动,而且也真正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进而科学地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科学同属于人类社会意识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由于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二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相处、宗教压制科学、科学的发展冲击宗教、宗教被迫调整对科学的态度等几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这几个阶段的历史考察,探讨了二者关系的发展走向以及我国现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西方的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冲突对立,而是错中复杂的。宗教为科学提供驱动力,同时亦给科学铺设障碍。冲突虽有,可是渐渐地宗教会妥协和接近科学的新思想。要区分好科学与宗教的不同,我们要用积极、发展、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两者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混沌和互渗走向分化和互动的历史进程.宗教和迷信乃是从早期巫术中分化和发展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尽管都以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为基本特征,但在崇拜的对象、方式、追求的目标等方面还是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异;科学的萌芽和发展,奠基于人类的世俗生活和巫术文化所提供的经验知识的土壤中,巫术文化对科学的起源和最初发展起着双重性作用.在早期文化图景中,宗教与迷信、科学都存在一定的兼容关系,但这种兼容是与科学同宗教、迷信的斗争连接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唯一不排斥科学的宗教。道教徒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旗帜下,积极探索自然和人自身的奥秘,经过长期的实践,已经逐渐把这些探索活动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道教徒生活方式本质是一种宗教的生活方式,道观中的道士在日常的宗教生活中所进行的日常功课、受戒授箓、修炼等活动都蕴含一定的科学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