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唐时期,史学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基础上走向转折,史注也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一些新成就,特别是对《汉书》和《史记》的注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史书自注有了新的创新,《通典》自注的成就最为突出。随着史注的发展,有关史注的理论探讨也开始出现。这些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其《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注提出了许多见解,但是许多认识如史注在目录著作中的地位、刘知几的史注观、史注与史评的关系、史书自注的肇始及史书他注的终结等问题与史注发展的实际不一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3.
“何施之为”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殽之战一段文字中的一句话。殽之战这段文字,现大、中学教材有好几种本子都收了进去,但对“何施之为”一句的注释,大都不尽人意。有的本子只注大意,不作具体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诗歌中繁多的自注,是其受到"诗史"观念影响所造成的诗歌文本形式的变化。以诗存史的目的使其试图通过诗歌自注,在文学作品上附加类似于史书所具有的纪实性特征。这是白诗自注生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荀子》一书的实际注释中,注家对词例的误译屡有发生。误释的原因在于:忽视本书自注;不明作者思想;归纳用例不周。  相似文献   

6.
班固在<汉书>的撰述中,继承和发展了<史记>自注的方法,以自注形式说明正文,阐发见解.本文围绕<汉书>诸志、表以及纪传中的自注,试图对<汉书>自注的内容和形式、历史影响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词自注从方式看可分为夹注、尾注、题注三种,从内容看可分为注词句、注名目、注背景三类。自注与小序都是起导读作用的说明性文字,而小序是注背景缘由的,自注是注字词语句的,小序是说明全词的,自注是说明局部的;两者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自注与小序一样,体现了两宋词坛的“破体”风尚和“雅化”轨迹。  相似文献   

8.
《集义轩咏史诗钞》是一部通代编年咏史诗集,可谓清代七律咏史之首。诗集着重吟咏了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经术理学等方面有特殊表现和突出成就的历史人物,然有几类人物却未涉及,究其原因,皆是与“义”字有关,充分体现其“取足示劝惩者托诸吟咏”的创作主旨。诗集注释体例特点突出,笺注为自注,以训诂形式注释词和短语,实质所注为相关的典故本事,有补诗和补史之功。  相似文献   

9.
明代胡之骥的《江文通集汇注》是江淹作品今存最早的一个注本,对江淹作品的阅读、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注本在字词辨讹、借鉴和补正前人注释、自注、旁征博引、利用史料解读字词文意等方面独具特点,但也存在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0.
《史记集解》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史记》旧注,与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并称"《史记》三家注",嘉惠学林,久负盛名。作者裴骃在撰著这部书籍的过程中,除了广采先儒诸子百家之说及典籍之外,还通过自注的形式折以几见说明《史记》正文和引文,数量达500余条。本文对《史记集解》全书中的自注进行了分析与归类,试图对《史记集解》自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价值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细读注释     
注释的形式有三种: 一是眉注,即在一篇文字的上方作注; 二是夹注,即在文字中间作注,或用括号标示,或用小号字指出; 三是脚注,即在一页文字之下或一篇文字之后作注。 从功能上看有三种注释: 一是提示性注释,主要交代文章出处,简介作者,或提示时代背景,概述作品主要内容,或解释题意,点明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文选》在从单注本发展到合注本后,在正文和注释上都出现了调整与变化。主要有正文的改动、音注的增加与变化、注释内容的调整以及异体字的大量使用等等。这些调整与改动或优或劣,影响到人们对五臣注价值与地位的评价。而《文选》合注本中的五臣注,也已经偏离了五臣注的原始面貌。  相似文献   

13.
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将包含预言的志怪故事引入《三国志》中,是通过预言这一媒介将史书与小说沟通、结合,用文学故事之含义注释史书所述历史事件,阐发历史事件所含深义以及给人的启示,一定程度上勾画出了小说的轮廓,启发了后来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唐集唐注考     
张佳 《天中学刊》2011,26(3):79-82
在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学史上,以宋集宋注及宋集明清注为视域的本朝人注本朝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而唐集唐注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空隙"。初步考证出张庭芳注李峤诗、李绅注元稹诗文、郗昂注张鷟诗文、司空图注卢献卿诗文等7种唐人注唐诗文,发现它们还处在古典注释学的原初形态上,其注释学方法还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文注释学,没有在中国古典注释学史上造成很大的影响,顶多只能说是一种偶然的注释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唐集唐注考     
张佳 《天中学刊》2011,(2):79-82
在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学史上,以宋集宋注及宋集明清注为视域的本朝人注本朝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而唐集唐注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空隙”。初步考证出张庭芳注李峤诗、李绅注元稹诗文、郗昂注张鹜诗文、司空图注卢献卿诗文等7种唐人注唐诗文,发现它们还处在古典注释学的原初形态上,其注释学方法还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文注释学,没有在中国古典注释学史上造成很大的影响,顶多只能说是一种偶然的注释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中出现的地名达两千余处,而裴松之所注却只有数十处,且吴国为多,魏次之,蜀极少,但其中却不乏有价值,为后世保存了一些绝无仅有的地理资料。然而,裴氏所注分别采用自注和引书两种形式,也有失注、误注之处。读史之余,杂为考辨。  相似文献   

17.
李善注对《文选》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也有不足。五臣注是在唐人不满李善注“释事而忘义”的情况下出现的,其全面否定李善注是错误的,但其注释主张则反映了文学作品注释的新思维新发展,注释实践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两家注各有独特的贡献,合之两利,离之两伤。  相似文献   

18.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体大思精,词语释义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资治通鉴》“魏纪”以后部分由于所据原史本无注解,基本上出于胡三省自注。从总体上看,这部分的胡注释词类皆精核,兼具较为丰富的古籍注释史和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意义;不过仍有一些条目未尽准确,可待辨析。本文针对《通鉴》“魏纪”至“陈纪”部分的胡注释词选取20条逐一辨析,明显错误者试作辨正,释义未周者进一步补说。  相似文献   

19.
注释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注,即在一篇文字的上方作注;二是夹注,即在文字中间作注,或用括号标示,或用小号字指出;三是脚注,即在一页文字之下或一篇文字之后作注。从功能上看有三种注释:一是提示性注释,主要交代文章出处,简介作者,或提示时代背景,概述作品主要内容,或解释题意,点明主题思想。二是诠释性注释,主要注释字音、词义、句意。三是说明性注释,如交代引文出处,介绍词句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地名等。其中,诠释性注释是主要部分。要理解注释的内容.重要的词义,还应在理解基础上加强记忆,不断积累、丰富词汇。了解…  相似文献   

20.
瞿林东先生在从事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中,非常重视古代史注,在许多文章和专著中从各种角度讨论史书注释问题,分析了史注种类、发展历程、文献学价值及其现实意义,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意见,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