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子是孔门弟子中践行圣人教诲并有所成就的典范,并且是后世称颂不已的理想人格的化身。二程在他们哲思历程的起始处便与颜子相遇,对周敦颐孔颜乐处提问和学颜子之所学倡导的回应,是他们哲学体系建构的源点和基础。尤其程颢,把颜子学的探索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奠定了整个宋代颜子学讨论的基础和框架。他的颜子学理论由境界论与工夫论两部分构成,以境界论为主体,辅之以境界指向的工夫论,特重对颜子学行与品格之赞美与欣赏,凸显颜子之德性成就,拉近大贤颜子与圣人孔子之距离,要人学颜子以至圣人。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先生认为程颢的形而上学立场是形上形下不分,并以此作为心学的标志。牟宗三先生则认为程颢哲学是严守形上学区分的哲学系统。本文认为,这两种解释方式对于程颢哲学来说都不恰当。程颢哲学的形而上学划分是以形/气之别作为基础出发点的,无论是形上形下,都是天道神气的一体运作。因此,气在程颢哲学中并不一定如同朱子哲学中决定地是形下者,而是形上形下区分的给出者。在此立场上,本文澄清了程颢对于张载哲学的批评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自然之乐”是陈白沙心学境界论的体现。它是儒家道德境界论和道家审美境界论的综合和发展,同时实现了儒、道境界论的统一,具有超世俗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程颢在《识仁篇》中提出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可以从三个向度来理解:从仁之体的角度看,人与天地万物同禀一理、一气而生,因而能在"身—心"一体的基础上识自身痛痒并将此知痛知痒的心推扩出去;从仁之用的角度看,一体之心感通无碍,人便自然而然的对此"大身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博施济众,立人达人;从仁之乐的角度看,仁者与万物一体无碍,人便能从这一体和谐中感受到心体的和乐安宁。这三个向度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人我关系、人物关系紧张的今天,程颢"与物同体"的思想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述程颢与程门弟子的“万物一体”,自程颢提出“万物一体”后,这种思想便为其弟子所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程颢及程门弟子以“万物一体”为仁体;论述朱熹对“万物一体”的理解,他认为“万物一体”并不是仁,而是仁之后的结果,是仁爱之后所达到的境界和状态,在施以仁爱实现“万物一体”的过程中,离不开公与恕;认为朱熹使“万物一体”从抽象的形上玄思走向实践性的仁民爱物,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实践理性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当代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的哲学生命力究竟在哪里 ?“哲学境界”观提供了一条进路。在新时代反思马克思哲学观 ,会发现其中心视野只能是“怎样改变世界”,这是人道主义的现代形态 ,具有当代人文内涵 ,是走向未来的应然境界。新世纪将是马克思哲学的“境界展示”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人类特有的一项精神活动,人文精神是哲学境界的核心。从哲学研究的基础来看,哲学是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对人的存在充满人文关怀而又超越于生活枝节和常识之论的智慧之学;从哲学思维的方式来看,哲学是遵循自然世界、人类感性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自身规律,但又不直接等同于科学逻辑思维的理性反思;从哲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特点来看,哲学是不具备任何具体功用但又能经常而长远地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认识工具。在强调人文精神建设的今天,自觉地把握和提升哲学的境界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程颢的《定性书》为切入点,分析程颢的理学思想,其间涉及程颢的《识仁篇》与《定性书》之联系,以及程颢的"定性"说与邵雍的"以物观物"说的内在思想上的一致性——都体现了一种超越自我、自然顺应的人生态度与精神境界,以及差异性——程颢的人生论与邵雍的宇宙论之差异。  相似文献   

9.
西方形而上学就其本质和旨趣而言是从"超越"的向度建构哲学本体论框架,这意味着西方形而上学都以不同的形式显现着哲学的"境界"追求。对哲学"境界"的形而上学表达恰好与形而上学的自身演进逻辑是同一的。马克思哲学在突破传统形而上学境界观的同时,以现实生活为根基,在对现实世界批判的实践活动中展现了对哲学境界阐释的新思路,进而彰显出马克思哲学所内含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有两个要点 ,一个是它的终极至上性 ,即与天道相联系的“圣”的境界 ,另一个是它的经世致用性 ,即与人道相联系的“凡”的现实。前者是最高的理想 ,后者是理想的实现 ,两者之间密切沟通 ,不可脱离。有的论者只看到儒学的世俗伦理的一面 ,不承认它的超越性 ;有的论者又只看到儒学的高明理想的一面 ,不承认其所具有的现实性。关键的问题是要理解天道与人道、神圣与凡俗的贯通。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和行为模式 ,对今天的人格教育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境界》的诗意之美:一激情洋溢;二构思精巧;三语言凝炼优美,富于抒情色彩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13.
略论儒道两家境界哲学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两家都以提升人的心灵境界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是境界哲学。但两家的具体观点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后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量存在着内容陈旧、方法死板和思想僵化的现象,如何改革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其教学实践,从思想境界、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简论程颐、程颢的民本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大儒程氏二兄弟,不仅继承了儒学的民本传统,而且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其进行了极富价值的时代性转化,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突出强调“民”的历史作用、重视民计民生、提倡尚贤任能、主张刑教兼备等,对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境界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彰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湃 《江苏高教》2004,(2):27-29
中国哲学以境界论为特征。从境界论哲学的视角审视教育,教育在本质上为一种境界教育,或者说教育的目的和功用就是提升人的境界。当下,彰显境界论高等教育哲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为当时士人完成道德修养,成为仁人君子所指出的道路。它不仅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积极用世思想,不表明了孔子的艺术功用观。孔子将艺术与人格建构、审美与人生相联系,并努力追寻一种充满自由的诗意人生境界。这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艺术,艺术不应仅仅是劳作之后的消遣,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主要内容的概括,揭示了这一理论在“大厦基础”、理论的历史容量及理论视野等方面所体现的远远高于其它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历史哲学境界。对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修养学,并非简单的道德修养学,而是在道德修养学基础上的审美修养学。孔子以“贫而乐”、“仁无忧”、“乐而忘忧”的悦乐情怀去成就“仁”的德行,因而具有了超越道德的审美的性质。这种建立在道德修养基础上的人生境界,是一种独特的、内在的、个人的审美体验,是一种不具备大众性和可观性的精神创造。人生境界不一定通过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但它远远高于艺术境界,用悦乐的情怀和审美的体验去成就这个人道德,去实现政治思想,这就是孔子美学的精华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酒文化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不少优秀的文艺作品在酒的激发之下催生,得酒之真趣。中国传统酒文化可以归为饮酒至乐、饮酒至情、饮酒至和三重境界。历代文人墨客大多徜徉于前两个境界里,鲜有达到饮酒至和境界。邵雍所追求的饮酒至微醺的“和”境,就是中国哲人所追求的“道”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