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操是一个英雄,而在小说戏剧中却被看成一个奸雄。曹操从英雄到奸雄的演化原因,第一是曹操的两重性为演化奠定了基础;第二是民间文化与伦理政治文化的影响使曹操形象日趋成为一个奸雄;第三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用最大,把曹操基本定型为一个奸雄。  相似文献   

2.
七步之才     
此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从小爱好文学,具有非凡的文学才华,很受曹操的宠爱。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一心想当魏世子,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想方设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最后曹丕终被立为魏世子。  相似文献   

3.
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课文通过曹操忌才杀杨修 ,刻画了曹操猜忌、阴险、狠毒的性格 ,这种性格不是一般的虚伪和权谋 ,而是和他的雄才大略糅合在一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种奸诈。也说明杨修是一个聪颖敏锐、才华横溢而书生气十足、恃才放旷招致忌恨的文人  相似文献   

4.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全集》第三卷,第379-380页)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早在四十多年前说的这些话,至今,对于我们正确地评论曹操仍有指导意义。曹操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笔下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罗贯中从儒家“正统”思想出发,把曹操刻画成为“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败坏朝纲”、“欺君罔上”的典型奸臣。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并不是象罗贯中所描绘的那个样子。曹操是东汉末年继秦皇、汉武之后,执行法家路线的一位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是三国时代一大批法家人物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5.
宋晓霞 《学语文》2003,(4):15-15
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选入了曹植的《白马篇》和曹操的《短歌行》,曹植的诗和曹操的诗有什么区别?谁的艺术价值高一些呢?现以《白马篇》和《短歌行》为例,分析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曹操的《短歌行·对酒》是建安元年在许都接待宾客时,主人与宾客在宴会上的酬唱之辞,并非曹操一人所写。此诗八句一组,第一个八句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宾客的唱辞,唱出了宾客的忧思之情。第二个八句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曹操的答辞。在“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中,曹操把自己思贤如渴的心情唱了出来。第三个八句从“明明如月,何时可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曹操的发迹史和曹操的三次求贤令以及曹操对人才的驾驭等方面,阐明唯才是举是曹操人才思想的核心,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名人谱曹冲:字仓舒,是曹操的第七子,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由环夫人所生。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操最  相似文献   

9.
自从1959年郭沫若、翦伯赞二同志发表替曹操翻案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先后很多关于曹操评价的讨论。大部分对曹操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给以肯定。1981年第2期《江淮论坛》发表了李则纲的遗作  相似文献   

10.
曹操有完备的人才理论系统,这是他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统一北方的重要筹码。本文从曹操使用人才的意义、用人的原则和用人的策略三个方面对曹操的人才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曹操四言诗最为出色,其四言诗对《诗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本论文着重从曹操四言诗歌的内容、体式、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阐释曹操四言诗对《诗经》的继承及创新。  相似文献   

12.
曹操诗歌以四言诗最为出色,其四言诗对《诗经》既有借鉴又有突破创新。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是对《诗经》的借鉴,曹操四言诗在诗歌的形式、语句、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受到《诗经》的影响;二是曹操四言诗对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四言体的突破与创新,曹操创造性运用口语化的语汇、散句化的诗行结构,形成了自己四言诗独特的艺术蕴涵和魅力;三是曹操四言诗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观沧海》注:“曹操……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辨:①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曹操死的这一年恰是东汉结束的这一年。曹操应是东汉末年人。②魏国是曹操死后,曹丕建立的.之后,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至此,魏蜀吴三国形成。也就是说,曹操死后九年,三国才正式形成,怎能说曹操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呢?  相似文献   

14.
清人赵翼说:“人才莫盛于三国。”汉魏之际,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为了搜罗人才,许多当政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其中曹操最引人注目。曹操曾三次下达“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破格提拔人才,结果许多文人、名士投靠了曹操。这些人才对于曹操统一北方和巩固政权起了重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你们看过小说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吗?其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关羽把曹操这个"敌手"从华容道上放走.曹操可是蜀国的"国敌",关羽的结拜兄弟刘备的死敌哦.<三国演义>里塑造的"三绝"之一的"义绝"可就是关羽呀,这个情节看起来好像不符义胆忠肝的关羽的做法.是不是呢?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关羽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是在小说的第五十回,而在前面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里有这么些情节:关云长(关羽)寻兄刘备不得,求取栖身之地,因此暂时屈居于曹操曹丞相帐下.曹丞相很欣赏关羽的才干,特别是赏识他的忠义,因此对关羽百般礼遇,以知己相待,并赐金送官.但是关羽难忘桃园结义之情,身在曹营心系汉,去意难移,于是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慨然而去.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形容词都有原级、比较级、最高级三种形式。今天作客“实话实说”栏目的嘉宾就是形容词比较等级“三兄弟”。瞧,说曹操,曹操到。他们来了!  相似文献   

17.
光明日报出版社《汉字的故事》(作者:郁乃尧第102页2005年版)有下面的一句语:有一天颖州的荀或、荀攸前来投降曹操,并向曹操推荐了陈昱。  相似文献   

18.
近代学者对曹植为曹操第几子颇有歧义。文学古籍出版社《曹集铨评》定为第二子,王瑶《魏晋五言诗》定为第三子,郭沫若《历史人物·论曹植》定为第四子。徐公特在《文学评论》上著文阐述,他认为“曹植为卞氏所生第三子”的提议为好。文章指出,曹操姬妾较多,前后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从各种材料推断,曹植应是卞氏 所生之第三子。至于在众多姬妾所生的二十五子中,实难确定曹植为第几子 曹植为曹操第几子@齐红  相似文献   

19.
《教师》2009,(16)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当时鉴人名士许劭评价说:"曹操是治国之贤臣,乱世之奸雄."这里仅就曹操"治国之贤臣"方面,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一门三杰”知多少 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9小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3分)。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洵 苏轼 苏辙 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甫 杜牧 杜荀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