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言"与"意"的问题,在先秦的典籍当中论述的有很多,在这里仅将<周易>、<老子>当中的"言意"观与吕氏的相比较与对照,来看<吕氏春秋>的言意论与前代的有怎样的继承关系,然后就<吕氏春秋>的"言意观"的特殊性进行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养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庄子所处的时代,外有战乱刑戮之患,内有情欲智识之忧,内忧外患促使了庄子养生思想的发展.庄子的养生理论系统而完备,其养生态度是"以天合天",其养生途径是"离形去知",其养生宗旨是"养神为主".  相似文献   

3.
养生,又名摄生,即保养生命之义[1].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有丰富的养生内容.<内经>的养生学说,不仅有系统的理论,而且还记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2].<内经>涉及的养生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努力提高机体抗病抗衰能力;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3].对此,<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主要体现在"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历代医家大多认为这段话包括五项养生法则[4].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笔者将针对这段话提出自己的见解,具体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关于<吕氏春秋>的成书,除了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果和吕不韦当政后发挥门人宾客作用所为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先秦"杂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吕氏春秋>出于战国诸子之手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格是无可非议的.由此处着眼分析,秦为富国强兵而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为<吕氏春秋>的成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战国士人价值观的转变也为<吕氏春秋>的成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主编寄语     
赵麟斌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3):F0002-F0002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前圣警策之语,寓意深邃无比.  相似文献   

6.
一、数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根据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的解释,"人文"这个概念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唐朝李贤对此注日:"人文尤人事也."  相似文献   

7.
<指南录后序>是高中语文经典篇目之一,选入了苏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三①.苏教版选入时,忠实于原文,保留了以往教材经常删去的一段.其中"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一句的标点笔者以为有误,查阅了<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②、<宋代文学作品选>③、<历代名篇选读>④、<宋文选>⑤、<历代文选·宋辽金文>⑥、<中国古代名篇鉴赏辞典>(宋金元卷)⑦、<唐宋散文导读>⑧、<唐宋散文精选>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宋金元卷)⑩等名家编著或高校教材,标点均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笔者以为这样标点更妥当,现不揣谫陋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相传吕不韦集群儒写成<吕氏春秋>后,"暴之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有能增损一字者与千金,时人无能增损者"[1].高诱在<吕氏春秋序>里已指出:时人非不能也,只不过是忌惮相国的权势罢了.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汉语传统中有着精益求精、直至"不增损一字"的态度,以及对已成文作品的敬惜.……  相似文献   

9.
"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文心雕龙>"变乎<骚>"一语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折衷"思维模式.在刘勰看来,体"资于故实"、数"酌于新声"是文"变"之"势"、"理",而<楚辞>则是对这两者的集中体现."变乎<骚>"者,实指<骚>(概指<楚辞>)为文"变"之典范.  相似文献   

10.
1.汉语"中"之概念考辨.诚如中哲史家陈荣捷所说:"中"之含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形,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无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之大略也.(<中国哲学论集>)陈氏所言极是,然未免抽象,如果认真检点起来,则汉语"中"之概念在传统典籍中不外乎如下三种最有代表性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老年人在生死观上表现为不怕死,而当真正面临死亡时,又呈现出恐惧的一面。此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解决老年人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一是要突破人们对死亡的避讳,二是避免用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看待自然死亡,三是要对老年人进行生命教育,提升其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刑法中现在还存在死刑。废除死刑是国际发展趋势。讨论死刑适用与存废问题,应该从刑罚哲学的角度加以探讨,才能把握问题的方向和本质,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刑罚的哲学根据,按照通说有报应论和功利论。从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论来看,死刑只能用于罪大恶极的暴力犯罪,适用死刑是出于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对于经济犯罪适用死刑贬低了生命的价值。从古典功利论发展出的刑罚个别预防论也提出了保留死刑、限制死刑的主张。为此,以刑罚的哲学根据为视角,得出经济犯罪处死刑缺乏正当性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儒家生死观.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先秦儒家学派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强调人世间有重于"生"者,为了国家和民族,应"舍生取义",超越死亡,死而不朽.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死亡观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先秦儒家的生死观成为评价人们面对生死的一个标准,并对后世人们的生死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回族作家石舒清书写回民生活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以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创作的文化精神底蕴,表达了一种超然达观而又积极入世的“两世并重”的生死观念。  相似文献   

15.
正视幼儿的生死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和死”问题的回避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大盲点,但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地接触到生与死的现象,并由此产生困惑。这些困惑,体现了儿童对生命现象的敏感。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对“生和死”具有朴素的认识。所以,学前教育应正视儿童的生死观教育。生与死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认识的问题,更是伦理学的问题,孩子提出生死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之一的于坚,其诗学理论中渗透着很浓的存在主义血液。而存在主义与瑞典雕塑大师贾科梅蒂之间也牵绊着难解的情缘。于坚与贾科梅蒂机缘巧合地通过存在主义牵线搭桥,进行着跨时代、跨地域的心灵交会:贾科梅蒂求"慢"的哲学、不停歇地艺术追求为于坚所推崇并影响了他的艺术观;两人在对存在的追问中、对生与死的思考中交流对话;又不约而同地走在归家的途中、返乡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以泰纳的文学创作理论为依据,着重研究童年生活及从医经历对余华写作的影响。童年生活在医院环境里余华看惯了死亡、鲜血,以及走上文坛前的五年牙医经历,形成了其冷漠超然的写作风格和重视生存的生命观。同时,作品中出现的独特的医生注视模式和新颖独到的医学比喻也与其医生身份不可分割,从而使其作品充满了血腥、暴力与死亡,使读者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的影响和渗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塑造人",环境的影响会在人的写作、行为等各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悲剧命运观是方方小说创作的重要思想特点之一,既强调不确定的命运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肯定生命主体的价值和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童年经验、成长经历、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等方面的分析,梳理和探寻方方悲剧命运观形成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是最早公开创作同性恋文学的黑人作家之一,其同性恋观可以用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死亡前五个悲伤进程理论来阐释。鲍德温以《向苍天呼吁》、《乔万尼的房间》和《另一个国家》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揭示了其动态发展的同性恋观:从否认到发怒、讨价还价、沮丧再到接受并拥抱。鲍德温顶住种族歧视和同性恋困境的双重压力,用心书写同性恋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对展现一代同性恋变化发展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推进同性恋解放运动和同性恋文学的发展,带领同性恋者寻求身份认同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拜伦的死亡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乐死的传统认识相悖离:一方面他将死亡看作是客观存在,是对自然的回归,悖离了基督教文化中人的生死属于上帝的传统轨迹;另一方面,他视死亡为生命的最终归宿,生命只有短暂的存在,没有永恒,对抗着基督教文化中将人的归宿指向为上帝的天堂,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的彼岸理想。这种死亡观指向性内含着积极抗死、追求生命意义的超越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