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性教学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领域中的核心概念。研究者常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将二者对立、分割甚至孤立,表现出"显-隐"式、"公-个"式、"研-教"式与"真-善"式等四种分离形态。这四种分离形态实际上是由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认识上的机械性、虚假性、人为性和遮蔽性造成的。回归教学知识的本真状态,应以其基本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向度,建构教学知识统一体结构模型,为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知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知识包括显性教学知识和缄默教学知识。缄默教学知识之于显性教学知识具有逻辑优先性,支配教学行为的是个人的缄默教学知识。反思语文教学现状,依据缄默知识的特点建构语文教学知识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缄默知识;引导对话反恩,提升缄默知识;丰富实践演练,内化显性知识;优化教学评价,完善语文教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教学案例是隐性教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在隐性教学知识和显性教学知识之间起沟通作用。学校教学案例研究是促进显性与隐性教学知识不断转化的重要途径,其历程可分为领悟、表述、共享、创新四个阶段,这一历程本质上也是校本教学知识的创造和应用的过程。当前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需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并强化学校层面知识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国内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等。学科教学知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重复研究较多、缺乏对特定学科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深入研究、缺乏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阶段的研究、缺乏对师范院校促进学生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深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知识教学实践中,个体的知识学习往往被理解为抽掉自身生命的私人性和丰富性而形成共相的过程,这一认识遮蔽了知识学习的深层价值意蕴,导致知识教学中诸多不良倾向的产生。改善知识教学实践,必须扬弃那种追逐共相的知识教学模式,由面向形而上的知识教学转向弘扬诗性的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的建构,不仅在于提高教学绩效,更在于注重知识的诗性生成、观照个体的诗性生活、提升个体的诗性境界、营构诗性的求知境遇,将知识、个体、境遇等教学要素整合为充盈诗性的交互体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知识包括显性教学知识和缄默教学知识.缄默教学知识之于显性教学知识具有逻辑优先性,支配教学行为的是个人的缄默教学知识.反思语文教学现状,依据缄默知识的特点建构语文教学知识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缄默知识;引导对话反思,提升缄默知识;丰富实践演练,内化显性知识;优化教学评价,完善语文教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认识活动,个体认识以及知识形成均有“发生学”形态。知识发生是以现实活动为起点,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建构客观世界的过程,它是知识发展的特殊形式。作为教学认识规律的知识发生,指引教学遵循知识本身和认识过程的规律,认识课程内容,追溯知识的根源及其演化过程,揭示知识内在多维内涵,发展个体的能力和品格。依据知识发生规律,教学基本逻辑包括在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的整合中组织教学序列、在教学情境中探寻课程知识产生根源、在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统一中发展学生素养。教学回应知识发生规律,需要克服预成性教学弊端,建构发生性教学知识观;以课程教材知识“裂缝”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要素的联结;建立“共生型”师生关系,促进知识的辩证增长;实施跨学科学习,形成知识发生框架。  相似文献   

8.
于世华 《教育探索》2008,3(4):14-15
知识教学理论可粗略地分为三个维度,即从知识本身的角度研究知识教学、从学生的角度研究知识教学和从教学活动的角度研究知识教学。这些不同维度的研究都分别使教师最终陷入知识的泥潭或导致教学活动出现经验化倾向,或造成教学理论深奥难懂及对话实践的玄妙而空洞。因此,知识教学要明确知识教学的研究视角,注重知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要揭示知识内容的内在的论证结构、证明的观点或者要解决的问题,并以某个主题作为切入点将知识内容整体化、结构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9.
从存在状态来看知识有公共知识和个人知识两种,可教学中个人知识从来都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但是,公共知识教学的困境,如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创造力的缺失以及知识体系的碎片化迫切需要解决。而有着时代基础和人性假设前提的个人知识教学无疑是一剂良药,在不抛弃公共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对教学作必要的变动是个人知识教学的实现路径,包括明确以个人知识为教学首要目标,引入新的教学过程观,实行多元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的不断优化使人工智能可试图模拟人的思维,积极地挣脱人类的束缚,带动人工智能主动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人工智能诱发了更高效的知识生产方式、更软化的知识形态和更灵活的知识传播环境,极大地强化了知识教学的生成性,使知识教学的目标偏向于增强学习者在知识理解中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在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批判反思意识,提升学习者在知识迁移中应用知识的程度。为更好地实现知识教学变革的目标,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教学变革路径需紧扣教学目标的内涵,注重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重构教学主体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侧重教学情感的培养,理解知识表达的意义;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知识教学变革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知识的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之间横亘重大差别。所有教学中之被命名为知识的教学内容,从来就不是一种整合的人类的认识结晶,而首先是也直接是具体时空境遇中人的知识,以分立的个体或者说有限知识的形式存在。教学中的知识问题是师生如何根据学习的需要发掘具体的知识的有限性并对之加以充分思考和运用的问题。作为个人的具体的知识总是有不完全、不充分、不均衡的局限,它们约束教学过程中个人知识追求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及其方式,因而,教学的互动交往、对话探究具有了决定性意义,知识教学的任务就集中到增长知识和增强责任两个方面。无论增长知识还是增强责任,单纯的定论式的输入接受都不可靠,它们只能依存于个体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当前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理解的差异,使得语文知识教学有被淡化和取消的趋势,但语文知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基础,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给语文知识教学一个恰当的定位。这里的知识是指认知心理学广义的知识观。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的知识教学本质是知识的职业化理解,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教学变革。职业教育知识教学过程是一个面向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知识运用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的知识教学内涵性变革、教学组织、教学环境构建、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保障等都要体现出职业特色。  相似文献   

14.
论教学中的缄默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不容忽视的缄默知识,它来源于实际的教学、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具有片断性、离散性、情境性等特征。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存在两种功能,一是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正向功能,二是阻碍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负向功能。研究缄默知识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更新教学中的传统知识观念,使教学中缄默知识显性化,在实践中形成和应用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15.
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教学效能、教学效率、教学效益和教学效果等内涵的澄清,到影响因素的关注、教学行为的分析、有效特征的判断、教学方略的探求以及评鉴标准的争议,但仍没有形成相关的共识和令人信服的答案。文章从知识生态学的视角,试图超越以往执着于外条件的研究,从内问题来探究知识形成与转化的内在机制,进一步澄清有效教学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课程知识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玲 《教育探索》2005,1(8):21-23
基于教学理论的反思和教学实践的呼唤,为顺利实施新课程,需要对知识教学进行再认识。新课程强调,知识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要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新课程知识教学的本真是对人的整体性观照。  相似文献   

17.
语文知识可分成三种类型: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三类知识各有其价值功能、形态特征和呈现方式。对这三类知识进行分类考察、研究和建构,对认清当前语文知识状况、解决语文教学问题、推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化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中知识教学在知识观、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与教育的本真追求相悖之处,存在着知识教学的异化现象。知识教学的应然走向乃是回归其本真面目:回归的基本前提是重新审视与调整知识观与知识教学目的;回归的关键是知识教学过程的改造;回归的基本保证是知识教学规范与评价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可以分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或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外显知识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呈现,比如教学论、编写的教材、教学流程指南等等。内隐知识是经过长期积累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充满“自我”色彩的知识,比如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技巧或创意等等。  相似文献   

20.
本论述了《大学语》数学中的几个相关问题,重点理解把握知识体系和教学重点、语知识教学与课分析教学的结合、应用比较法教学、通过体知识的传播推进课分析以及加强作教学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