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洋溢着浓郁的父子情,折射出斑斓的人性光辉。教学这篇课文,我突出一个“情”字,用一个大问题统领全课的教学:“课文哪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你?”围绕这个问题,我抓住两点组织:一是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二是感悟儿子的“了不起”。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把描写父亲的句段还原为一幅幅具体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地震中的父与子》(国标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更是“情中之杰”,它洋溢着浓郁的父子情,折射着斑斓的人性光辉。在教学时,我尤其重视一个“情”字,设计了一个大问题统领全课的教学:课文哪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你?  相似文献   

3.
一篇“一定和我一样会被深深打动”的课文,结果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令我始料不及”,其原因就是教师没能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规定情境”。学生对商人、江洋大盗有他自己的经验性认识,奸猾、贪婪、凶狠等概念影响着他对课文的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4.
史峰 《四川教育》2006,(11):28-29
《斑羚飞渡》是一篇很能打动人心的讲读课文。课堂上,我动情地读着课文,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教室里静悄悄的,想必学生已经被动人的情节所感染了。课文读完了,我问:“同学们,斑羚们绝地求生的事迹感人吗?”学生们似乎还没有从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回过神来,没有人回答。我提示道:“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查每位教师写的“周随笔”,我认真阅读那一篇篇“从课堂中来到学生中去”的透着师生心灵对话情韵的随笔内容,我已被深深地打动了,我变成了一个忠实的读,一个虚心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憧憬着:数学课堂变身为播撒馨香的兰室。每一个心灵都感受到熏陶的愉悦和快乐;憧憬着:数学课堂延伸为充满情感的空间,每一个生命都拥有一份执著与高尚;憧憬着:孩子们在缤纷的数学乐园中,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与打动。这样的数学课堂不仅拥有真理,而且还有心灵智慧撞击所进发出来的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7.
刘萍 《教育文汇》2006,(2):42-43
我曾有幸在徐州市听了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杨绍波的一堂课和一场学术报告。课堂上精彩的场面不断,会场上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究竟是什么深深地打动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仔细地梳理了一下思绪,我觉得最让自己感动的是她两次提到的“小脑袋瓜儿”。  相似文献   

8.
周建华 《考试周刊》2012,(80):36-36
曾经读到女作家陈学昭写的一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这篇小说的题目比内容更深深地打动了我,每次当我走进课堂,以全身心的投入姿态徜徉于“三昧课堂”中时,我总能想起这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9.
沈晓红 《四川教育》2004,(12):24-24
责编/许永强【案例】一次公开课,我执教的是《七色花》。课堂引入后,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珍妮靠七色花帮助干了些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书上的有关句子。生:珍妮撕下一片七色花回到了家。生:她用一片花瓣变回了一只花瓶。生:她用第三片花瓣去了北极,太冷了又用第四片花瓣回到了家。生:她还变来了好多玩具,因为玩具太多挤满了院子,她又撕下一片花瓣,扔了出去……生:最后一片花瓣是用来帮助一个有腿病的男孩子勇敢地站起来。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突然,一个学生大声地叫起来:“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珍妮不把最后一片花瓣再…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一次参加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课堂观摩活动中领略了张齐华老师的课堂风采,尤其是张老师那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对课堂细节的处理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近日在一次省内的活动中,又欣赏了张老师在“认识分数”执教中的风采,不禁再次为之折服。  相似文献   

11.
雷伊敏 《考试周刊》2014,(1):191-191
除目光之外,人的面部表情中最动人、最有魅力的就是微笑。教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因为教师的笑是打动学生心灵的最美好的表情,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手段。作者在教学实习期间,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微笑的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听完一节优秀的公开课后,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语言往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常发自内心地赞叹道:"这位老师的教学语言多美啊!"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感染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笔者认为备课时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经过深思熟虑,写出行之有效的施教方案。备阅读──入境悟情有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满足于对课文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肤浅理解,不经过研究分析照抄“教参”,不愿在“读”字上下功夫,这是备课中的一种失误。备课一定要认真反复阅读课文,这是硬功夫,真功夫。多读,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内涵,正确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读,才能把握行文的思路,摸清文法的难易。黑龙江省特级教师白金声在备课时,十分注重阅读课文。他认为,备一篇课文孩子们被深深地打动了。当…  相似文献   

14.
读着莫怀戚的《散步》,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地打动了,一家人的尊老爱幼的温馨氛围浓浓地弥漫在课堂里.此时,我问:"同学们,我们都被文章中爱的美好情感打动了,你能发现文中最能体现这些美好情感的一个词吗?" 短暂的沉静后,一个同学问:"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摸摸’吗?"另一个声音已迫不及待:"这只是母亲单方面的对孙儿的一种喜爱之情,不是最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读完《在烈日和暴雨下》后,教室里一片寂静,祥子的悲惨命运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学生。 我是从课文第11段导入新课的:“老舍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在第11段恰到好处地使用了一个词语,把处在残酷无情环境中祥子的命运概括得十分准确,请同学们找出来。” 几只手争先举了起来。一位同学站起来答道:“我找到了,它是‘挣命’。”“对!这个词  相似文献   

16.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宁鸿彬老师极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他极善于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问能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宁老师的“妙在这一问”的提问设计艺术,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在父母爱的滋润下,我生活得无忧无虑,自由快乐。但是,我的生活中不只有快乐,悲伤有时也会偷偷地来“骚扰”我。一天,《时代教育》上的一个小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18.
张永辉 《师道》2011,(7):21-21
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都在讨论着,但谁也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天,我上语文课,讲了一篇课文叫《幸福是什么》,学生都被课文的三个主人公的经历所打动,继而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自己对幸福的看法。苏杰钊说,  相似文献   

19.
《卖木雕的少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是我参加市优质课比赛的课文。这一次的备课与教学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课,是磨出来的!一、初次尝试,深感肤浅备课伊始,我快速默读了课文,非洲少年的憨厚、淳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让课讲得大气,也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我毫不犹豫地把这堂课  相似文献   

20.
鸳鸯蝴蝶     
我是一个容易被美打动的人,生活中无论是文字的美、色彩的美,还是音乐的美、人性的美都能够打动我。在听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被蝴蝶灵动的美,以及人性中真爱的美深深地打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