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交流后汇报得出: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求周长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周长的意义,把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边长加起来,结果是24厘米;二是在确保周长不变的情况下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利用周长计算公式:(8+4)×2=24(厘米)。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上,杨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6个图形中,哪些图形的周长相等?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五册第136~137页练习三十二第1、2、3题。教学目标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品质。教学重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难点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1.小黑板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平面图形:问题:指名说出是什么图形,并到前面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师小结:这些图形都是由它们的周长围成的平面图形。2师拿出一面长方形的镜子。师摸框问学生:这是什么?再摸镜面…  相似文献   

4.
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请你测量各条边的长度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通过测量和计算,你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三个图形的周长都是10厘米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同学们只要用10根火柴摆一摆,移一移,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周长的含义后,可设计如下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玩”九宫格,加深对图形周长的理解。【课前准备】给每组准备9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和一张边长3厘米的大正方形九宫格。【教学活动】活动一:取走1个小正方形,九宫格(大正方形)的周长会发生什么变化?1.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在九宫格左上角取走1个小正方形(如图1),并提问:图形的周长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6.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那么,圆环有没有周长?如果有,它的周长该怎么表示?(甘肃兰州陈晨)封闭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叫做周长。它有三个要点:封闭图形,一周边线,长度。它的本质是长度,即包含多少个单位长度。圆环显然不是封闭图形。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正方形、长方、梯形等图形的周长。也能测量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周长。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圆是小学阶段要求学习的唯一的曲线图形,其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查阅了近十年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发现课堂教学几乎都是这样展开的:先讨论什么是圆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会跟什么有关,再通过测量发现圆周长与直径有着3倍多一些的关系,接着教师讲述圆周率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进行圆周长计算。反思这样的教学设计,至少存在两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1.解题注意点(1)这里说的图形的周长,包括求一个图形的部分周长和几个图形的连接周长; (2)可将图形变形,从而巧算周长。2.举例例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相似文献   

10.
何筱良 《云南教育》2007,(9S):38-3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4页~45页。 教学目标:结合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什么是物体或平面图形的周长;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片断一:师(出示图1):请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图中各个图形的周长。师:图中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生1:周长是16cm。师:图中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生2:周长是14cm。师:再看这个组合图形(电脑动态显示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复制后粘贴在一起,即长方形粘贴在正方形的右侧),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生3:30cm。生4:26厘米。生5:28厘米。……师:同学们,一个方格是1厘米,我们一起数数吧,看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浙教版新思维《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从单个圆的周长到组合图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习了圆周长,会算这两个圆的周长吗? (师出示两个圆并分别给出数据:d=1 cm,r=2 cm.生计算,然后汇报) 师:有一个圆把这两个圆紧紧包围在一起,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圆?  相似文献   

13.
《认识周长》一课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对这个图形的整体印象上,也就是只能感受到这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对于周长还所知不多。这一课时主要通过适当的学习活动来理解周长的含义,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课前思考】“长方形的周长”属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互相关联,知识结构呈螺旋上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提到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需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会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逐步发展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用两种设计执教了“周长的认识”一课。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给我们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有了很大的启发。在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第一次是这样设计的: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着两个图形提出: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图形的周长,那这两个图形你觉得谁的周长长一些?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非常积极地猜测,有的说长方形比正方形的周长长,有的说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有的说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那谁有办法来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没等老师说完,有学生就举起了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16.
<正>“周长是多少”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单元教学之后编排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教材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四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用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量一量、移一移等方法定量刻画周长的可测量属性,并能根据图形的特征选用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关图形周长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图形周长的定量表达,感悟图形周长与图形形状之间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一 与几何图形相关的体积、面积、周长公式 例1 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都是3:2,大长方形的长比小长方形的长多6厘米,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小长方形的周长的3倍.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8.
一 与几何图形相关的体积、面积、周长公式 例1 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都是3:2,大长方形的长比小长方形的长多6厘米,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小长方形的周长的3倍.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为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形象思维仍高于抽象思维,他们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周长,但在生活中对周长已经有了模糊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为什么总有科学生混淆“周长”和“面积” 教学中常见这种现象:图形的“周长”“面积”都学完之后。尤其到高年级,在做题或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有学生混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例如求“周长”时学生套用“面积”公式,周长与面积的“单位”相混淆.面积单位不写“平方”等。是学生马虎吗?学生马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