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确定培养目标 ,“育师”先“育人” ,加强身心素质教育师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合格的生物学教师 ,除了要有坚定的事业心和端正的教学态度外 ,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育师”先“育人” ,就是在生物学教学中把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作为第一培养目标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技意识等)以及对困难、挫折等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师诸多素质中 ,思想品德素质尤为重要。首先要会做人 ,然后才会生活、会学习、会工作、会育人 ,成为合格的教师。对学生“为师”教育与“为…  相似文献   

2.
“心育”即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看到美术教育中的心育功能,对美术教育在人文素质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影响力和促动力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热情,树立学生的信心,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和成功感的培养。本文从实施“心育”的课程优势、实施“心育”的策略研究两大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其它各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种功能就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即思想品德素质、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这里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及社会文化素质。在这三个方面素质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目标和任务应当落实在学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尤其是需落实到德育的各项工作中来。俗话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下面我就德育课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心育”即“心理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工作。心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当前,许多教师心育能力差,以致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得不到培养,甚至损害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不好,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提高教师的心育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迫切而重大的任务。心育能力是一种结构复杂、综合性很强的教育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即一般心育能力和特殊心育能力。一般心育能力是指培养学生一般心理素质(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情绪情感、意志力、个性心理特征等)的能力。特殊心育能力则是指顺利进行特殊心育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心育课…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启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因此,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这种心理素质。具体地说.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不仅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应注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重视相关专业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现代家庭数育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教育方式在对孩子的“素质数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如何提高家庭数育质量,发挥家庭数育在素质数育中的作用则是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大学生教育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是其主渠道,要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出发,实施教育,应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努力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努力培养一批素质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心理素质对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培养人的良好心理素质,必须构建完整的学校心育系统,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这样学校教育才能造就大批素质高、创造力强和个性健康的人才,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论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课程,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其中教师素质尤为重要.在教师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核心,它直接影响教师潜能发挥,影响学生素质培养。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生观、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与组织活动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潜移默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人格,需要人格的塑造。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更新教师的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还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兴趣爱好广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以…  相似文献   

14.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探索的最新成果,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同时,要重视非专业素质培养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树立"大德育"理念、强化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开展综合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积极性等途径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跨世纪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而人才的培养,教师起关键作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但育人先要育已,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谈到:“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自己,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师的职责。本文就此问题,略陈己见。一、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6.
白云龙 《教书育人》2000,(21):40-42
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主渠道在课堂 中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里,学校的教育活动影响、制约学生的身心形成与发展。因此,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与教师有关,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应融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切忌成人化、专业化、学术化而应以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为载体,以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原则,既教书又育心。各学科(以文科为侧重)根据学科的特点、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挖掘教材中某一章节所隐含培养心理素质的教学内容确定心理教育目标、情感体验目标,自然而然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如初二生物学科生殖和发育…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课程,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其中教师素质尤为重要。在教师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核心,它直接影响教师潜能发挥,影响学生素质培养。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生观;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与组织活动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8.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一、提高教师素质刻不容缓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好书、育好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品质构成了教师的素质,如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能力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些基本条件和品质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直接而显性的影响。 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数育中学校体育应该从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切实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计划,评价体制以及师资建设;在教学中,采取“学导一导学”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不仅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的开展,应注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要重视相关专业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