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9,(4):43-44
<正>细胞分裂中经常考查生物的变异,判断姐妹染色单体间等位基因(以下简称"等位基因")的来源是常设问题。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以下简称"交叉互换")均可让一条染色体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判断其来源时则要联系细胞分裂的方式、结合个体基因型,并参考对  相似文献   

2.
王国顺 《生物学教学》2008,33(12):63-63
1等位基因一定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的吗? 等位基因通常确实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间期DNA复制时发生了差错导致基因突变,则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就会存在一对等位基因,这样的一对等位基因则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随着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开的。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6,(4):66-67
<正>很多试题在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时经常会涉及生物变异,要求考生判断姐妹染色单体间等位基因(以下简称"等位基因")的来源。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以下简称"交叉互换")都会使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判断其来源时需要联系细胞分裂方式、结合个体基因型及参考对应同源染色体的基因情况。为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判断方法,下面结合具体试题进  相似文献   

4.
<正>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有种种染色体行为:染色体的复制、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等,同时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染色体行为的变化也相伴变化,掌握这些知识最初需要通过绘制细  相似文献   

5.
正真核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常因染色体分配异常而形成异常的细胞,若此种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会形成异常的配子,此种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受精后会形成染色体异常的个体,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就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来说,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形成的原因,如果从染色体的角度来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1)复制后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移向细胞的同一极,最终进入同一个子细胞;(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相似文献   

6.
<正> 在高考、会考中、常遇到要求判断出题中细胞分裂图象是何种分裂,及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数的问题,这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异同,掌握了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情况,就容易得出准确答案。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被着丝点连接着,染色体数在间期、前期、中期都没有变化,到了后期,着丝点断开,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变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再经未期把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给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得到一套形态、数目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可见,整个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也就是在分裂的每一个阶段是细胞中都存在着同源染色体,并且,除后期染色体数加倍外,其余时期染色体数与细胞分裂前一样。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第一次把同源染色体分开,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初级精母细胞经过联会,四分体,中期、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分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数目和分裂前是一样的,而次级精母细胞中则不再具有同源染色体了。在次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除后期因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使得细胞中染色体数变成与分裂前一样外,前期、中期都只有分裂前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通常只关注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对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基本不涉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会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则被认为毫无价值和意义。因为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的碱基顺序是完全相同的,无论交换还是不交换,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期末统测,甚至在高考命题中一般都将它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正>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涉及 DNA 的半保留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等形为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等知识,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学生常常由于对细胞分裂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感到无所适从。其实在分析过程中,通过画简图的办法就可以理清脉络,化难为易。例1 对一能连续分裂的真核细胞染色体上的一个DNA 分子进行同位素~(15)N 标记(两条链都标记),然后培养在只含~(14)N 的普通培养基上,在这个细胞两次有丝分裂后,形成个细胞,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有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常有一些涉及判断细胞分裂中期、后期和末期的问题 ,多数学生感到十分困难 ,结果经常出错。我觉得要正确解决这类问题 ,就应该准确抓住图形的核心———DNA特征来解决问题。在减数分裂部分的教学中 ,我用自己设计的“细胞分裂各期检索表”对学生进行分步教学。1 掌握相关的概念1.1 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一般情况下 ,一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两两配对的 ,其大小、形状一般都相同 ,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母方 ,这样的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的就叫非同源染色体。1.2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体的条数是以着丝点…  相似文献   

10.
减数分裂过程是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重要内容。它详述了两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复制、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当然还有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两种重要分裂方式。它们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我们先绘制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过程图,再通过计数绘制相关物质变化的曲线图(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DNA/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对、染色体组)。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过程变得形象、具体,以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1996年第二期刊登了“也说减数分裂”一文。文中说雄蜂是单倍体,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不进行减数分裂。我认为该提法不妥。应该说,雄蜂在配子形成时,进行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首先,雄蜂在形成配子时,包括一次染色体复制和两次细胞分裂,这符合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式。所不同的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只形成单极组捶体,从而使所有染色体移向一极,染色体是不分裂的,数目也就不减半(仍旧是16条),接着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只产生两个精子,每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其次,从结果看,二倍体细胞通过减数分…  相似文献   

13.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相互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X、Y例外)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有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性染色体有与常染色体独特的地方。如X、Y的同源区段控制着相对性状,而非同源区段控制着特有的性状,人类中决定发育为男性的SRY基因就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4.
<正> 常用“三看识别法”判别细胞分裂图,此法又可称为“同源染色体识别法”,由名称可知同源染色体这一知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掌握这一概念。同源染色体概念的掌握要点有两:一是形态、大小相同,二是来源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掌握了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要点,就像手拿“尚方宝剑”,无往而不胜。而所谓“三看识别法”即“一看染色体,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在此,“一看”有3个不同的切入点:第一个切入点:从染色体数是奇数或偶数入手由此项入手的“三看识别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思路清晰,操作简便,可用于判别任何细胞分裂图。现以二倍体动物为例,介绍此方法: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  相似文献   

15.
一、几个重要概念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相互配对(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XY和ZW属于异性同源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三体的形成原因,一般出于两个时期,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容易发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遗传病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有一种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教材上说: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相互分离,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为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如果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就可能形成21三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的移动具随机性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它们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在酶的作用下自动分开,两条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条染色单体分别移向哪一极具有随机性。  相似文献   

18.
1基因重组问题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基因重组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就其概念讲,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基因重组是指狭义的基因重组,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所谓不同性状应指的是不同种性状,不包括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相对性状。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性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一方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局部交叉互换,使染色单体上(准确地说是DNA分子内)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即分子内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19.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精子的形成作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一、两组容易混淆的概念1.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四  相似文献   

20.
曲志才 《生物学教学》2008,33(12):57-58
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主要是2/2式的均衡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染色单体的分裂而分配到配子中。重点分析了单基因座上同源四倍体各种杂合基因型中有关基因随染色单体不完全随机分离所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