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浅析——校本课程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校本课程,对每一所学校、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一文提出了一个学校开发课程的基本思路,应该说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所以,本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再做些补充说明,提出一些原则性要求。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学校课程,都是为培养人、发展学生服务的,都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学校开发课程,首先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比如要强调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最终都要在学校层面贯彻实施。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确立,使得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实施就不仅仅是一个执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创造和丰富的过程,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适切性,这也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课程开发活动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体制.但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最终的再设计与实施都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水平和课程整合能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设计也只是一种蓝本,必须通过教师的再创造才能实施。教师是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如何将国家课程和其他一切先进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使得教师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力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诠释、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分配、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表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管理。  相似文献   

5.
倪虹 《吉林教育》2004,(12):11-1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各个实验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应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心中,但广大一线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以及课程本身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比如:课程开发是专家的事,是政府的职能职权,教师只管教课:校本课程应该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而言,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对教师而言,这一说法尤为正确。因为一旦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就不仅仅是课程的被动解释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课程的主动开发者。课堂也不单纯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这就要…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这种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转化,为学校在课程的自主创新方面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本文结合我校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实践,谈谈对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特点和意义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体制,但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最终的再设计与实施都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要靠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水平和课程整合能力的发展。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设计也只是一种蓝本,必须通过教师的再创造才能实施。如综合课程中,教学内容、方法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  相似文献   

9.
影响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实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形成城乡二元的社会,在这种条件下,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国家教育目标,实现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主要途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如何,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角色的新转变。正像马什所说:“校本开发试图打破教师作为‘消极接受者’的角色,而将其定位为‘课程决策者’,除非教师能完成这个转变,否则校本课程开发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教师拥有了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开始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从另一个角度说,教师角色从一元走向多元。由于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本身的素质就成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国外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热潮的推动下,我国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课程体制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相容并包的框架。受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幼儿园也面临着园本课程(kindergarten-basedcurriculum)开发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幼儿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引起了众多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园本课程的推出,使幼儿园和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拥有了很大的权力,而教师的课程参与,正使教师的这种权利得以体现,使课程开发更贴…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取舍修正形成课堂课程,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具有校本课程的许多特质,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本试从教师资源的角度来论述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应该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的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当  相似文献   

13.
徐俊英 《辅导员》2010,(6):44-44
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广博的课程资源与教学的整合,形成共生效应。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岚 《教育探索》2005,(2):19-21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从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将成为今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可以提升课程参与意识,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确立专业思想,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形成专业自我,从而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过程,能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的重新分配,也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及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和高校自身改革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遇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能力等现状的严峻挑战。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教育哲学、办学宗旨、改善学校组织、强化教师培训、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投入以及加强课程开发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6.
袁迎春 《教育探索》2003,(10):23-25
以教师为本位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途径。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取舍,修正,并结合学校和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而形成校本课程,其中自然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具有许多特质,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教师本身资源的开掘。  相似文献   

17.
牛丽红 《天津教育》2001,(11):10-12
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广泛重视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由教师为决策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1973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最早提出开发校本课程,之后,许多国家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我国是在90年代后期,逐渐有学者提出“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设想,“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利的一次再分配。它的具体含义是:学校的领导、教师、…  相似文献   

18.
夏正江 《现代教学》2004,(10):44-46
为了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新课改指出,必须走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路子。这不仅意味着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专业形象的改变,即从过去单纯地扮演预定课程的实施者的角色,转向同时扮演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角色。从此,课程的开发与创造不再是专家和学者的专利,而成为一线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然而,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什么是课程的开发与创造,怎样去开发和创造  相似文献   

19.
徐佳   《当代教育科学》2007,(5):60-63
1980年代以来,西方校本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兴盛时期之后,开始出现回落,并在90年代初进一步转型。集权和分权机制的国家均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和国家课程开发的融合,强调国家调控下的学校自主;同时,不再仅仅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一种变革的口号,而是更加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中的实际发生程度,重视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重视对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从本质上来讲,并不仅仅是为了编出一两部教材,而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一种教师提升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方面修养的过程。可以说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教师专业素养与校本课程开发要求的差距1.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薄弱长期以来,课程研究在我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程始终在教学论的羽翼下作为“内容”而存在,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研究与实践往往与课程相脱离,而师范院校也很少为师范生开设关于“课程理论”的课程,因此,我国大部分教师的脑海中很少有课程意识,只有教学的概念,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