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是推动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步。本文就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案,对于我国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及研究生自主创业的推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推动创新型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结合2009~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开展自主创新实验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创新型医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自主创新实验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了自主创新实验的运作方式及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自主创新实验的开展为研究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发掘、创新人格的形成以及学术生态环境的营造奠定了基础,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研究生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其首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渠道。为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应努力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搭建学术攻关平台、实验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园文化平台。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自主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大批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厚实的科技底蕴是研究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将对如何培养工科研究生的科技底蕴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搭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国际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启发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程度严重不足。究其原因很复杂,突出原因一是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下形成的滞后的研究生教学体系以及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严重疏忽和束缚了我国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缺乏一个能使绝大多数学生受益的公共开放平台。近年来,我们以“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为依托,紧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文章立足于河南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规模小、招生渠道单一、课程体系趋同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是结合地方行业特色,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二是吸引优质社会生源,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三是贯彻"双导师制",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四是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的自主创新在目前阶段主要以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主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可以进一步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自主创新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方式必须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教学,而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本文通过提出探索创新"三赢"培养模式,学以致用;探索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多元培养"替代"单一培养";探索创新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对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王晖 《教育教学论坛》2019,(21):165-16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举、强国之道,有利于中国产业、企业、分配等方面的结构优化。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经济转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是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要把培养经济管理类"双创型"研究生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去完成。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基于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的优势,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要培养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经济管理类"双创型"研究生人才。最后,给出在新常态下构建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必须担当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精神的培育。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意志以及自主创新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为此,广西教育厅及学位办在启动创新计划的过程中,确立了以创新计划项目为助推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是世界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也是大学最高阶段的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承载着科学研究的重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自主创新和选拔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世界各大学也纷纷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与内涵,无论从国家整体层面,还是从大学个体层面都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理应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上有所作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都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该单一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方式对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渴求。一方面导致了学术型、科研型硕士生供过于求,另一方面使得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硕士生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严重短缺。如何改变原本传统封闭的教育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分析企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自主创新的需求和为适应企业需求需要解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企业自主创新需求的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迫切需要培养东北区域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东北区域创新人才的高层次教育。为了有效地培养区域创新人才,必须从研究生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着手,因为研究生教学方法改革与东北区域创新人才培养之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王婷 《教师》2012,(30):47-47
21世纪是国际教育界公认的“创新教育的世纪”。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在于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把握。对于创造性最强的一种形式——音乐课来讲,教师究竟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急需大量的自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而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则是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证。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现状、研究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素质阐明了教师自主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师自主培养创新素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改革,同时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与科技优势,以科研立项为发展动力,增大投入,承担更大责任;将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吸引和遴选人才的基地,创新管理与考核模式,实现智力扩张,增强企业基础研发与创新的能力。学校要加强校内和校外导师培训,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吸引企业参与教材编写与教学工作;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作为青年教师的培训基地,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自倡导科技自主创新,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确立以来,能否从克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个软肋入手,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创新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型创新人才的问题,一直在萦绕着我们。一个道理浅显但实践不易突破的难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舍此,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