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红华 《文教资料》2007,(14):119-121
校园流行语反映了学生这一群体独有的社会文化心态,它具有追新求异、幽默风趣、简洁快捷和偏激粗俗等特点。本文力求通过分析这些特点,进一步认识、了解校园流行语。  相似文献   

2.
任永辉 《考试周刊》2007,(47):122-123
校园流行语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现象,具有追新求奇、幽默风趣、简单快捷、形式多样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校园流行语是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面镜子。通过分析校园流行语的修辞格,可以窥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仿词的运用反映大学生从众的心理特征,反语的运用反映大学生叛逆的性格特征,夸张的运用反映大学生浮躁的心理特征,借喻的运用反映大学生思维活跃,联想丰富。考察校园流行语的修辞格有助于把握大学生心理变化的新动向,为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5.
解读校园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流行语主要是由高中、大学校园的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创造、改造、使用和传播,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流行的词语,它是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心态的具体体现,是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利于了解青少年学生的群体文化心理,同时也能透过校园这个小社会,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语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0,(6):19-19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天没降大任于我,照样苦我心智,劳我筋骨。 梦见吃意大利面,早上醒来,发现鞋带没了!  相似文献   

7.
1.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2.天没降大任于我,照样苦我心智,劳我筋骨。 3.梦见吃意大利面,早上醒来,发现鞋带没了!  相似文献   

8.
冯常荣 《现代语文》2006,(11):46-47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创新.语言的创新充分体现在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们的口语中.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自然地成为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校园流行语为考察对象,着重论述和分析其特征、表现类型、找出校园流行语的来源,剖析产生的心理原因.研究校园流行语,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校园流行语在语词层面具有丰富多彩的创新之处。作为一种流行于学生中的时尚言语,其形成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原因,我们研究校园流行语词语特征,旨在更深刻研究其对学生和校园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反射作用。对待校园流行语,我们应该坚持尊重与指导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流行语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与社会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大学校园的流行语更是反映时下最新潮流的动态,并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本文拟从近几年不断涌现的美国大学校园流行新词入手,研究美国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运用,以期对美国大学校园流行语做深入分析,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园是一个各种思潮文化交汇的地方,校园出现的流行语,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它反映了现代校园生活的新特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某种生活状态、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是特定时期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具体表现。研究大学生的校园用语,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了解大学生与社会的互动性,从而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3.
王雁 《学子》2003,(3):58-58
  相似文献   

14.
张健 《语文知识》2004,(4):16-17
《语学习》2002年第6期所刊张敦业老师的《语言的流行、流变与流弊》一认为当下校园流行的“酷毙了”“帅呆了”“哇噻”“恶心”“白痴”“变态”“有没有搞错”之类的语言是“语言的垃圾和病毒”,“不是语言的正向‘流变’,乃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当前大学校因里出现的流行语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形式是问卷和个案相结合,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校园流行语有其独特的意象、普遍的知识性、诙谐的趣味性和特有的青春气息,给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然而,它又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等特点,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还剖析了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校园流行语有其独特的意象、普遍的知识性、诙谐的趣味性和特有的青春气息,给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然而,它又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等特点,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剖析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当今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从而更客观地对待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7.
校园流行语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现象,极富时代气息,它作为口语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心理面貌。流行语作为社会语言的一部分,其产生可以归于语言流变中的社会变异,其自身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除旧创新,丰富发展,中学生流行语的发展也显示这种趋势,它又客观体现了中学生勇于创新,思维活跃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宋丽娟 《现代语文》2007,(5):116-117
一、引语校园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期在校园内被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以鲜活形式表达特殊含义的话语形式,是具有大学生社会、文化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或特定的句子模式。主要功能为日常调侃和网络交际。本文根据这个界定来分析校园流行语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校园流行语的社会学意义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语”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心态和部分价值观;通过对其总体特点、来源、所反映的心理现状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校园流行语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校园流行语具有新颖性、经济性、形象性和幽默性四大特点,这一新的语言形式映射出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其中包括防御心理、合群心理、猎奇心理和仿效心理等。文章从符号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角度探讨了校园流行语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的符号学特点及其产生的心理学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