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不能在天空翱翔。作文是一个道理,如果语言精美凝练,叙事则生动传神;议论则准确深刻。抒情则情随意到。如果没有语言的支持,再好的主题也难以表现。再好的情感也难以寄托。老师们反映,有两种语言最让人头痛:一是口号连篇的大话,不少考生误以为“口号喊得响”,就是注重思想;“口号喊得多”,就是深化主题,以致“泪水”与“汗水”比比皆是,“伟大”与“热爱”充斥全文。  相似文献   

2.
在具体活动中渗透德育湖北省潜江市教育委员会当前,德育的“大量投入””与“低效产出”,已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突出矛盾。究其原因,不是工作做得不多,也不是道理讲得不明、口号喊得不响,关键在没有落实。如何把德育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法...  相似文献   

3.
名师导航 优秀作文,往往因语言出彩而引人关注。而同学们的作文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铺直叙的话语多。有的同学洋洋洒洒地写了七八百字,可文中却没有引用一句诗词或格言,甚至连一句修辞句或一个成语也没有。二是口号连篇的大话多。有些同学误以为“口号喊得响”,主题就越深刻,“口号喊得多”,中心就越突出。因此,在一些考场作文中,诸如“谢谢您,我的老师”、“我相信,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之类的句子随处可见,有的甚至充斥全文,语言毫无出彩之处。  相似文献   

4.
戏曲进课堂简直是盛世里面的一个壮举.口号固然可以喊得越响越好,但具体该怎么去行动呢?本文就是从操作层面上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思考与畅想.  相似文献   

5.
戏曲进课堂简直是盛世里面的一个壮举.口号固然可以喊得越响越好,但具体该怎么去行动呢?本文就是从操作层面上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思考与畅想.  相似文献   

6.
吕连元 《老年教育》2007,(10):14-14
"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1948年下半年,山东各解放区人民喊得最响的就是这句口号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牛猛 《教书育人》2013,(4):20-21
1977年,邓小平在谈到教育问题的时候说过一句"要从娃娃抓起",充分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然而,时至今日,尽管各种各样"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如电脑技术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运动要从娃娃抓起等,但无一例外地还没有见到哪项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原因何在?喊口号是一回事,实际去做又是一回事,很多事情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就拿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说,每  相似文献   

8.
话说个性     
近一二十年来,在我国教育界的教育口号特别多,一个又一个不断翻新,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感,这种状况既是作为社会思潮一部分的教育思潮特别活跃的表现,也有某种急于求成的烦躁情绪在起作用。这些教育口号来源多多,鱼龙混杂,需要以冷静的头脑进行分析,千万不可以为新的就是好的,更不是越新越好,也非叫得最响的、引用人多的、你喊我喊大家喊的,就一定科学,否则极易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9.
“转变观念”已成为适应改革开放大潮的时代口号,成人教育领域倡导转变观念亦非近期的亨情。其实,正是靠了转变观念,我国的成人教育才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单位或部门的领导虽然也在大力鼓吹转变成教观念,但到头来却少见令人鼓舞的工作局面。这其中的症结不言自明,那就是“喊得多,做得少”,有的甚至只喊不做。“多喊少做”或“只吃不做”向来是某些人的“致胜法宝”。它上可以蒙骗领导,表明自己多么跟形势、多么响应上级的号召,以求得上级的赏识和认可;下可以麻痹群众,表明自己多么富有远见、多么能抓住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能者上庸者下”成了实行教师聘任制中教育官员和校长喊得最响的口号,这个口号喊得很早了,大概从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业选拔任命领导干部都是这个口号,这与急于“逮住老鼠”有一定关系。但是认真分析,这个口号是极片面的。在教师聘任中如以此为标准,不但违背《教师法》中有关条文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且很容易导致唯能力主义,使对教师的评价和聘任走偏。考察干部要看“德、能、勤、绩、廉”几方面。评价和聘任教师大体也应如此。是的,教师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但仅有这一条是不能算作称职教师的。贯彻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工作中,以人为本是一个喊得最响的口号。对学生的管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现在许多学校都采用了量化打分的办法,制定了许多框框条条即所谓的学生行为规范,不准学生这样,不准那样,条款之多之细之繁可与一些法律媲美,这里面有多少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的?  相似文献   

12.
我所说的兴奋剂,不是体育竞赛中的兴奋剂,而是家长对自己的子女使用的“兴奋剂”。当前,不管“减负”的口号喊得多响,家长两眼盯着的始终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每次期末,家长总是挖空心思,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子女的分数、排名,非打听个一清二楚,并一味地乱用“兴奋剂”。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门领导要“动真格”汪炳坤时下,全国各中小学校掀起了学烟台、学汩罗,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纷纷开大会,下文件,组织参观等,气势非凡。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口号喊得响,动真格的少,并非真的要摒...  相似文献   

14.
一名环保卫士带领着学生齐喊"厚德,尚艺,励志,弘文""我爱舞校"的口号,整齐洪亮的声音让人心潮澎湃——这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校园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讲比赛中的一个片段。本次演讲比赛在中国舞蹈专  相似文献   

15.
世界著名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8月14日在乌鲁木齐表示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不想杨先生的这一论断,立刻遭到一边倒的批判。不知杨先生的论断有几分理性,但客观事实是:近几年,“创建一流大学”成了国内大学喊得最响的—个口号。围  相似文献   

16.
话说个性     
近一二十年来,在我国教育界的教育口号特别多,一个又一个不断翻新,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感,这种状况既是作为社会思潮一部分的教育思潮特别活跃的表现,也有某种急于求成的烦躁情绪在起作用。这些教育口号来源多多,鱼龙混杂,需要以冷静的头脑进行分析,千万不可以为新的就是好的,更不是越新越好,也非叫得最响的、引用人多的、你喊我喊大家喊的,就一定科学,否则极易上当受骗。现在的时髦之一,是“大批判开路”之风仍盛,凡讲话作文,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有无关联,就把包括新中国的五十几年来的学校教育在内的中国传统教育痛骂一通。不少论者说,我国…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实施以来,外出考察观摩、借鉴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培训最受欢迎的形式,这对于长期处于偏僻闭塞地区的校长和教师来说,实在是一种福音。不过,有的学校口号喊得响,但实际动静不大;有的学校一开始挂起了横幅,准备大干一场,但随着横幅上字迹颜色的淡化,改革热情也与日俱减。有的校长热衷推行,而教师并不买账;有的校长依葫芦画瓢,亦步亦趋地照搬却不能深入。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喊得最响的就是"打造高效课堂"。在这种呼声下各地正在探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山东的"杜郎口"模式、江苏的"导学单"模式,这些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先学  相似文献   

19.
课改之前,不少教师认为讲授的知识越多,教学质量也就越高,"多"讲一点比"少"讲一点强。课改之后,不少教师又认为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活动得越多,教学质量就越高。究竟是教师讲得多点好,还是学生活动得多点好呢?"多"与"少"并不能从表面上去看,而应辩证地区别对待,教师讲得少、讲得精固然不错,但学生的活动如何开展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20.
口耳授受的传统教学,形成了一种定势心理倾向:教师总认为,对学生是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满堂灌”、“一讲到底”的繁琐讲授,“以教代学”、“以讲代练”的注入式教学,就是这么产生、流行的。于是,60年代有人提出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改革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