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军军  彭益 《高中生》2010,(31):58-59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父亲问了儿子一个问题:"钱是怎么来的?"儿子的回答总是让父亲不满意。父亲说:"还是先听故事吧。"有一个小孩子,他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好吃懒做。孩子的父亲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没有一点改正缺点的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有一个"文学情人",这是说,应培养孩子对文学的挚爱之情,让文学成为孩子心中的最爱。法国思想家、教育家、作家卢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他自五六岁时跟他父亲一起读小说,"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吃过饭我就和父亲读这些小说。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个苦命的孩子,母亲早逝,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为了他,每天都在拼命挣钱,含辛茹苦送他念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幸运地在一个大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是令人羡慕的,不仅收入丰厚,还相对稳定。他计划着让父亲早日退休,好安享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脚步     
六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红肿。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孩子多么渴望父亲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父亲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有那双淡定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经常“说谎”。譬如捡到了一枚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常会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外一种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但父亲没有批评他,只是暗中观察。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个古罗马造的硬币。”孩子的姐姐拿过来看,却发现这是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让他改掉那种令…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之前,儿子在父亲的眼里可算得上是个小绵羊,叫他朝东不朝西,让他朝南不朝北。如今,孩子已步入青春期,小绵羊变成了一头东北虎,一言一行处处与父母顶着干。在一次“孩子有话要说”的亲子沟通活动中,孩子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爸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个小孩子,他的父亲是台湾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并且还蛮有文化。临死的时候父亲留了份遗嘱让他好好读书。这个孩子自然铭记在心。于是,在妈妈的照料下,他发愤读书,童年时  相似文献   

8.
收集快乐     
麦克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做亲子鉴定,还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是祖母把他领回她的家。从此,他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一次。在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狠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没有爸爸妈妈的麦克一开始是个忧郁的孩子,但是祖母让他学会了怎么使自己快乐。祖母在世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  相似文献   

9.
谭玉坤 《中学理科》2009,(10):20-20,24
父亲和孩子们 一位父亲有几个孩子,这些孩子时常发生口角。父亲丝毫没有办法来劝阻孩子们,只好让他们看看不团结所带来害处的例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一天他叫孩子们替他拿来一捆细柴。当他们把柴带来时,他便先后地将那捆柴放在每一个孩子的手中,吩咐他们弄断这捆柴。孩子们一个个尽力去试,总是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0.
所有的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父亲,等父亲讲讲伟大首都北京,讲讲万里之外风光的我。父亲还未开口,已经泪眼婆婆。他喝了杯酒,说:“我们家的孩子在那里是最穷的一个,让他在那里受罪了。”  相似文献   

11.
上帝创造父亲时,他先做了一个很高的骨架,旁边一个女天使说:"这算什么父亲啊?如果你把孩子们做得那么矮,为什么还要把父亲做得那么高呢?他不跪下的话就没法射弹珠,不弯腰就不能把孩子放到床上,不俯身就不能亲吻孩子."上帝笑着说:"不错,他需要屈膝,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且如果我把他的身材做得像孩子一样,谁还能让孩子仰视呢?"  相似文献   

12.
《家教世界》2014,(4):7-7
他生于北京,是一个让母亲挠头的“坏”孩子。可父亲却另有他的看法: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太“乖”,太乖的孩子往往抵挡不了坏。有时候孩子“坏”一点反而是一件好事,对“坏”孩子只要施以适当的教育,他会变乖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电子医学工程系的母亲觉得孩子的父亲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配合丈夫对孩子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11,(10):11-11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 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却花了很多钱让他上这个重点中学。从第一天起他就受歧视,别的孩子穿名牌衣服,书包和铅笔盒都要几百块。他们笑话他的破书包,他哭过,可他没告诉父母,因为怕父母伤心难过,这个书包是妈妈攒钱给他买的。  相似文献   

14.
晓川 《中华家教》2011,(1):40-41
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殷朝芹 《山东教育》2005,(26):55-56
“别耽误了人家的孩子!”这是父亲生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没有进过学校门的老农民对他当教师的儿子常常选诫的一句话。在父亲的心里,他始终认为庄户人家送孩子上学,就是要让教师把孩子教出个“样儿”来的,老师要是不好好教,是良心上讲不过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正他生于北京,是一个让母亲挠头的"坏"孩子。可父亲却另有他的看法: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太"乖",太乖的孩子往往抵挡不了坏。有时候孩子"坏"一点反而是一件好事,对"坏"孩子只要施以适当的教育,他会变乖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电子医学工程系的母亲觉得孩子的父亲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配合丈夫对孩子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你是一个放手让孩子自主决定的父亲,或是一个不给孩子任何自由的父亲,还是一个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的父亲?做做下面这个测试,看看你属于哪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胖乎乎活泼可爱的儿子(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辛房幼儿园李晓航)。自从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起,我们就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希望他长大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天,一份报纸上说,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比经常和母亲在一起的孩子,要聪明得多。我决定试一试。由于孩子的父亲工作非常忙,在家的时间有限,我便把全部的家务承担下来,好让父亲和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父辈的路     
编辑导语 小作者在文中塑造的,是一个吃尽天下苦也要为儿孙打拼一个美好未来的具有典型形象的父辈形象。他的背景是佝偻的,他的快乐就是为孩子的家庭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而父亲的付出,成了激励儿子“要让这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变得平坦宽敞,让天下所有父亲都舒舒服服地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李传韵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祖母是一位钢琴师,父亲是拉小提琴的。父母很早就想让孩子投身音乐,于是就在他的名字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