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论婉约还是豪放,词的本质特色在于它的音乐性。在分析词作的风格时,不仅要考虑到它的思想内容,更应从它的音乐性来考虑。  相似文献   

2.
“月亮”意象富有人的思想情感和品格魅力,蕴含着丰厚的哲理和悠远的文化韵味。本文试从离愁、爱意、相思三个方面对月意象在周邦彦的《清真集》中所表现的审美特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徽文化门类众多、内容广博,和寿春楚文化同为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在现今新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皖南古建筑的类型样式与设计风格既融会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又创造出极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个性特征,皖南古建筑不仅融入了皖南地域的自然景观,而且蕴藏着徽文化丰富而深邃的人文内涵,体现着徽文化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这首独具清新隽永、流畅自然的典雅之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让我们体会到了心境对于人的审美感受影响。而李清照的另外一些词作,进一步说明了审美心境的艺术现象:美感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活动;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情感在美感意识中总是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心境与审美感受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审美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心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时尚、经典、包装四个方面对韩国的跆拳道和中国武术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二者的异同,阐释经典与流行有时只是源于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词与宋诗审美取向的合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著名词人。他的词,语言典则,色雅音和;词律工细,尽合法度,因此被视为“富艳精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看法得到后世评论者的普遍认可,几乎成为周词艺术风格的定评。可是,当我们把周词置于唐宋文化的背景中稍作考察之后,我们发现,“富艳精工”并不能概括周词风格的全貌。宋朝动辄丧师失地,疆土局促,宋人因而失去恢宏的气度,变为孱弱的心态;文化的发达,学养的涵茹,又把宋代文人培养成了谦谦君子。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摒弃了唐朝欣赏丰肥华艳的审美趣味,接受了杜甫、韩愈的审美观,欣赏清远淡雅、瘦劲明秀的美。宋诗极为明显地体现了这种审美意识。当然,诗庄词媚,宋人有意识地把秉赋中的阳刚用诸诗,阴柔  相似文献   

7.
女性审美与李清照词的情感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于两宋之交的女性作家李清照,以其词作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独树一帜,“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词一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又镌刻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尤其是“女性”这一典型的审美性别角色,直接决定了李清照词情感取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的提示功能的概念,并以此来考察汉语词。我们认为,语言传递信息,其实质是一种提示,是用相对概括的语言符号提示相对具体的信息。而汉语词由单音向双音的发展,是为解决单音词提示功能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山光水色,以构成其理想的人生形式。《边城》即体现了这样一种审美追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的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  相似文献   

10.
将汉英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对词的借用置于各自的文化心理背景下加以讨论,指出文化心理因素可制约也可推动语言对外来词的使用。随着科技全球化发展,跨语言文化交流的加强,词汇相互借用将越来越强。对文化心理作用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当代外来词语对汉语的影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从歌妓词看宋代文士的审美情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词中大量存在的歌妓词,反映了宋代文士从正统的受礼教和伦理所约束的审美心理中解脱出来,普遍存在着一种“以柔为美”、“以艳为美”的心理。这种审美心理表现在歌舞演唱时“重女音”和对女性形体美、男女恋情美的追求和欣赏。这使宋词洋溢着浓郁的香艳味,也使宋代文士在理学渐炽的背景下有情感舒张的渠道,使压抑在正统诗教观下的人性得到复苏和高涨,具有思想解放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宋代,词成为士大夫与妓女会晤和沟通的独特语言,同时,也成为文学史上最绚丽的奇葩,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中最有韵味的一笔。本文欲结合宋代的社会背景及具体作品,谈谈歌妓词繁荣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出的士大夫价值取向。一、寻求精神契合宋代中国的婚姻制度仍处在封建礼教、封  相似文献   

13.
从信度与效度的相互关系看语言测试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度与效度是语言测试永恒的主题.从两者相互关系的层面看现代语言洲试的取向,效度应重于信度.  相似文献   

14.
在宋词的百年流变中,苏轼勇开豪放旷达一派。但自宋代始,东坡词即屡屡受到非议,时人常以苏词不协音律为病。不协音律是否是为词之病呢?我们认为:苏轼突破音律的种种束缚,使词从“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使词与音乐初步分离,是词的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种大胆的尝试标志着词开始由酒边文学向案头文学的演变。 宋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乎一致的看法,即词要协音律,认为不协音律是词作之病,李清照在《词论》中强调:“……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指斥苏轼、晏殊、欧阳修有些词作不协音律…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于较长时间先后进入并统治东北地区,在这若干年间,仅母语为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的女真人与满人,就曾经统治了共计四百余年的金与清两个朝代。这段时间里女真语和满语与当地的汉语发生了最密切的碰撞与交融。然而作为统治者的金代与清代的女真人和满人,在人口比例以及民族文化上却不占优势,故而其民族语言到后来被汉语逐渐替代或整合。尽管最终满语作为少数民族语言整体淡出中国文化历史,但它却在一个较长的阶段里,通过与东北地区汉语方言的双向交流互渗,潜移默化地将自身诸多的信息及特征,融入于东北方言,尤其是辽东方言之内。本文就试图通过辽东方言中常见的语音和词语现象来说明满语和汉语的交融碰撞对辽东方言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京派小说家沈从文一生著作颇丰,可谓多产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系列:湘西系列、行伍系列和都市系列。三个系列以各自表现的生活面的不同,其风格有着鲜明的分野。我认为,其中的湘西系列最能体现出沈从文创作的成就和审美价值职向;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在湘西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应首推中篇《边城》,这一文本鲜明地显示出作家的审美价值取向。《边城》是30年代乡土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一部中篇。乡土文学是指反复出现、不断渲化的“恋乡情结。”这种恋乡情结是人类京统内心深处怀恋故土情感的因子,是怀念乡土的赤子之情在文…  相似文献   

17.
从一民俗个案看中国现代作家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乡土作家描写的"求雨"习俗具有多样化的审美功能。这一习俗客观上体现了乡土世界复杂的民间心理和文化观念,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时期作家鲜明的题材与主题取向以及多样化的艺术技巧。正是由于对风俗画、风情画、风景画描写的重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不断走向成熟,民族化、现代化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思维模式、语言表达、时间观、价值观等方面来探讨汉英语言的差异,可以加强对中西文化特征与个性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20-123
商业谚语反映了商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和运行规律等,彰显了内涵丰富的商贸文化。从商业谚语的视角,分析了商贸语言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剖析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两种商贸语言形式,并围绕商家在交易过程中礼遇顾客、接洽生意、货款结算、广告宣传等方面,阐释了商谚中表现商业语言的具体内容,揭示了顾客至上、诚信为本、服务为先的商业文化心理,并从合作原则以及语言禁忌方面进行了商业语言的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原有词形创制新词既符合语言自身的规律也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但是客观的社会因素与主观的心理因素只是促使旧词产生新义的外部条件,语言系统本身的变化才是其产生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