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暖的日子里,想到了犁。那些古旧的村庄,在那些古旧的日子里,家家户户是都有犁的,一张,两张,甚至更多。不知为什么,乡下人总是用“张”作单位,来计算犁的多少,那个拉长了弓的“张”字,让人想到了膨胀的力量,似乎这样的称谓,注定了犁的生命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刘文茵  刘善龄 《寻根》2009,(5):34-38
纸牌最早从中国传到欧洲,时间大约在14世纪。中国传去的不只是一种游戏,改变西方社会进程的印刷技术也在那时顺带传到了欧洲。玩纸牌西洋人很快也有了自己的品种,最初西牌只有22张,后来出现过78张的塔罗、32张的Skat等许多种。至于54张的现代扑克,直到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方在美国最后定型。但西洋纸牌很早就开始反馈东方。  相似文献   

3.
张謇是一位有着儒者风范的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的身上既体现着时代性 ,又有传统儒者的深刻烙印。儒学不仅影响了张謇对社会的基本认识 ,影响了他的人生价值观 ,而且对他的行为活动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可以说 ,儒学影响了张謇 ,张謇也希望通过儒学寻找其行为的理论依据。在儒学影响下的张謇 ,既表现出迂腐的一面 ,同时也表现出改造社会以及关心社会民生的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帝俄法院一位默默无闻的民事执行官列别捷夫为使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正式取得一所房子和位于哈莫夫尼基街一区的一块地皮的所有权办理手续,收到了十七个卢布,在一张收据上签了名。列别捷夫可曾料到,百年之后,这张有他签名的业已发黄的印花纸竟出现在作  相似文献   

5.
一张短笺     
发送一张“谢谢你”的短笺总是一件好事。 约翰·约翰森就曾收到过这样的短笺。他第一次收到是在10年前,是埃尔希·道尔发送给他的。约翰森捐出了一张支票——不多。大概也就10美元吧,是捐给布法罗市的一家儿童医院的。负责那家医院捐赠事务的道尔给他寄回了一张手写的短笺。内容主要是感谢他的慷慨捐赠及其产生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晚霞     
阮镇 《大理文化》2013,(10):20-35
一唢呐王一进到画家的卧室,就闻到了淡雅的清香。"女人的卧室就是特别,"他想。床头柜上摆放着一对男女接吻的小瓷人,他感到很新鲜,捧在手里把玩了一番。"老女人还摆这玩意,嘻嘻。"他放下接吻的小瓷人,拿起旁边的小相框,仔细地端详照片上的一对青年男女。那是一张半身照,那年轻女子就是阿满的外婆,瓜子脸,长发辫,一对浅浅的酒窝。那年轻男子就是花花的爸爸,长得也帅气。可惜英年早逝,无福享受这美好时光。"她还有这么一张照片摆着,我连这么一张也  相似文献   

7.
张老师是一名倍受学生尊敬的好老师,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还不忘在过年过节时给他寄张明信片以示祝福之意,可是经常有学生在寄给他明信片背面写着“张××老师敬启”的字样。这让张老师感到十分尴尬,因为这种写法是大错特错的——写给别人的明信片不仅不能“敬”,更不能“启”。  相似文献   

8.
光阴记     
正一入秋以来,一直在忙碌一件有意义的小事——为儿子十八岁生日准备礼物。我把他出生以来有代表性的照片,一直保存在盒子里的乳牙,穿过的小鞋子,奶奶织的小毛衣,线条稚气的第一幅涂鸦,染满墨汁的第一幅书法作品,还有入小学后的第一本作业,第一张试卷……那些都是原先一直收藏在箱子里的成长痕迹,全部拍下来,做成一册小书,当作成人礼送给他。翻出柜子里几大本记录了儿子成长时光的影集,一个个日子,随着一张张照片呼啦啦从光影之间回到眼前。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张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这张照片记录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那就是在武昌起义中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与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会面。这张照片摄于1961年10月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特意安排了这一历史性的会面。熊秉坤和溥仪,在辛亥革命中,一个是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先锋,代表着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一个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是行将灭亡的封建势力的总代表。提到这段趣闻逸事,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熊秉坤和溥仪这两位传奇人物。熊秉坤(1885—1969),湖北武…  相似文献   

10.
爱情审美 马克思1855年在写给燕妮的一封信中说,他感谢燕妮给他寄来的那张照片.照片的技术虽然很拙劣,照片上的燕妮也不如她本人漂亮,但是,他仍然非常喜欢和欣赏这张照片.马克思说,这使他弄明白了在中世纪为什么一张很丑陋的圣母像"还会有热烈的欣赏者,甚至比出色的圣母像的欣赏者还多".  相似文献   

11.
神水     
正每一条河流淌过的地方,都是人类生活的家园。最纯洁的水,滋润了草根生长的土地,滋润了树叶摇动的山坡,滋润了鲜花绽放的圃园,滋润了粮食在田野里成熟的色泽。澜沧江流过的地方,同样也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成为生活在一片非常广阔土地上的人们慈祥的母亲河,在漫长的历史里,滋养了一张又一张穿梭的面孔的同时,也接受了他们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12.
张栻人学思想体系是对孔孟人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追求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天人合一境界,又注重社会现实,主张因天理、合人情。在人学理论方面,张栻以性为宇宙本体,又以太极即性,揭示了人的属性,阐发了万物一原的思想。从虚明知觉之心的心性论角度,既论证了人为万物之灵的独特性,又说明了人具有能动性和可教化性。通过本体论和心性论的建构,张栻对人的本质问题作了思考与探索。在人学价值及其实现方面,张栻倡导明辨义利、居敬务实,既仰慕“孔颜之志”“曾点气象”所蕴圣贤人格,又践行诸葛亮经世济民、恢复中原的儒者精神。张栻人学思想体用分明,内外兼修,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栻作为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对"中"与"性"的看法受到了周敦颐的深刻影响,他在同朱熹书信来往的过程中,对其师胡宏的论性之说提出了质疑与批评,二人皆反对胡宏的"中者,性之道乎"一说。而胡宏的"全体"之说在张栻那里成了"统体",并且张栻认为此"统体"即为"理一"之中,而此"中"则散为"万殊",此"万殊"则即为"时中",而此"中"非"性体"而只是"状性之体"。同时,在如何看到"性善"一说的问题上,张栻提出了"名"与"实"相结合的路径,"善"为(万物)性之名而其实则各异。  相似文献   

14.
鞋近与时光     
正稻谷已经扬花了,田坝里还是绿的。早上飘过一场雨,雨一停空气就清新了,阳光明明灿灿。张鞋匠坐在村口的大青树下,在来人修鞋之前,他听着轻轻柔柔的风,看着清清亮亮的水。其实风也只是偶尔才吹一下,却有树叶飘落了,就在张鞋匠跟前。也有落到水里的,在水面上浮着,极安静。除了几片落叶,那水里还映着蓝蓝的天,一缕  相似文献   

15.
我和丈夫比尔谈恋爱那阵子,只要一个电话,双方便一下子心不能已。或是心血来潮去野餐,戏称对方为“甜瓜”,或在陌生的地方留下爱情便条。脸儿绯红,心儿狂跳,手掌浸出了汗。不久,我们结为了伉俪。接着,为抵押购房不得不应付一张又一张分期付款单。再往后,生儿子,...  相似文献   

16.
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辛历程。今天已采用高超的电影技术和最新设备摄制的动画片,最初不过是一种环状转动装置的玩具,即一种利用视觉残留图象的作用制作的、类似走马灯的玩意儿。后来才逐渐发展成动画片。拍制动画片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首先要把一秒钟内发生的动作分解成一点一点变化的二十四个动作,再把它们画成画,然后按顺序将一张张画拍成照片再放映。由于视觉残留图象的作用,这些照片看上去好象在活动。一卷长八百英尺的影片需要画一万三千张画,但现在只要把一张画分成活动部分和不动部分(背景),然后一一画出活动部分就可以了。把画面画在透明的胶片上,再在背面涂上不透明的涂  相似文献   

17.
《中外文化交流》2013,(6):96-96
苏富比拍卖行日前在伦敦拍卖一组18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拍摄的京城旧照。其拍摄者费利斯·比托1860年随英法联军留下很多珍贵照片,照片中的很多建筑已经被毁,一张摄于1860年10月的照片,显示的是当时清漪园的文昌阁。那座造型华丽的城关式建筑是三重檐的阁楼,二层有一座西洋大钟。  相似文献   

18.
女子十二乐坊走红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袭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民族音乐,至今仍滞于娴静、淡雅之风格。然而不经意间,却因北京“女子十二乐坊”的诞生而改观。舞台上,12位穿著一袭红裙的美丽中国少女,她们用非主流的音乐打入日本的主流音乐市场,首次亮相就征服了疯狂的日本乐迷,不仅演出爆棚,唱片发行更创世界华人乐坛新奇迹。首张专辑《美丽能量》便突破200万张,连获20个金奖和10个白金奖;第二张专辑《奇迹》数周内便售出170万张并于去年底获日本“2003年唱片大奖”,一举带动中国乐器在日本的畅销;今年初,在香港红馆举办的4场专场音乐会,场场爆满;2月在上海的两场演出,吸引千余名日本乐迷包机到上海欣赏;3月在日本发行的第二张专辑,订货已超30万张……这是中国音乐进入日本音乐市场前所未有的纪录。在“文化”普遍谈论市场、产业、体制的时代,“女子十二乐坊”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断域     
(一) 青年教师张一弓对数字的着魔使他出了名.还在读中学时,数学教师只要求把圆周率记到第六位,张一弓漫不经心的计算使他一下就记到第二十九位.第二节课数学教师提问,张一弓使全班同学和数学教师都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20.
这张邮票是由巴哈马政府发行的,距今已整整二十年了。这张邮票令人回忆起航海史上那段或许早已被忘却了的时期,因为票面上的图案是一艘著名的英国丘纳德轮船公司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这艘船载重约八万三千吨,是历史上最大的客轮。这艘船曾有一段非凡的经历。在她即将下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于是她横越大西洋的处女航与1936年她的姊妹船“玛丽女王”号在一片庆贺中进行首次航行截然不同,是在极其秘密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