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陷入崩溃前的一片混乱,孙科于3月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后,由广州移居香港。在此期间,他对国民党前途已不抱希望,同时台湾方面既不欢迎他,也不给他发放申请赴美的护照,无奈之中他只得流亡香港和海外。孙科在欧洲、美国前后旅居16年,息影山林,潜心读书,于1965年被邀前往台湾定居,次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在其晚年的最后八年,又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社会活动,直至1973年9月去世。垂暮之年蛰居海外1949年7月,孙科去广州参加国民党非常会议返回香港后,意气消沉,认为“大局已无法挽回”。12月10日,蒋介石由成都飞往台北,没有通知孙科赴…  相似文献   

2.
营明 《湖北档案》2006,(2):84-86
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陷入崩溃前的一片混乱,孙科于3月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后,由广州移居香港.在此期间,他对国民党前途已不抱希望,同时台湾方面既不欢迎他,也不给他发放申请赴美的护照,无奈之中他只得流亡香港和海外.孙科在欧洲、美国前后旅居16年,息影山林,潜心读书,于1965年被邀前往台湾定居,次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在其晚年的最后八年,又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社会活动,直至1973年9月去世.……  相似文献   

3.
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陷入崩溃前的一片混乱,孙科于3月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后,由广州移居香港.在此期间,他对国民党前途已不抱希望,同时台湾方面既不欢迎他,也不给他发放申请赴美的护照,无奈之中他只得流亡香港和海外.孙科在欧洲、美国前后旅居16年,息影山林,潜心读书,于1965年被邀前往台湾定居,次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在其晚年的最后八年,又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社会活动,直至1973年9月去世.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3月初,孙科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又受到来自国民党内部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被迫向代总统李宗仁提出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在获准后前往香港寓居。香港是—块港英当局统治下的特殊土地,当中国内地国共两党在进行殊死决战和以后海峡两岸分治的状态里,这里被人视为自由也是较安全的政治避风港。当然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时,中共把孙科列入争取的重要统战对象。据《周恩来年谱》披露,早在国民党  相似文献   

5.
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孙中山之子孙科出任国民党行政院长,寻求“光荣的和平”。以挽救国民党的统治。在内阁组成前后。他要求蒋介石下野.由行政院全权主持和谈。蒋下野后。他既反对蒋的和谈原则,又反对桂系的企图。由于桂系的倒阁。也由于孙科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致使孙科的去职.因此.其一厢情愿的“光荣的和平”.也就自然而然地以破产收场。  相似文献   

6.
1948年3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闹剧百出的第一届国民大会,根据忡华民国宪法》选举总统、副总统。众所周知,蒋介石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任总统,似乎顺理顺章,无可争议。其实是有“选”而无“竞”,形式重于实质。而副总统的竞选,群雄角逐,竞选十分激烈,成为国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在民国政坛上演绎了又一出闹剧,尤其是孙科的加入,更使竞选增添了一份戏剧色彩。 不当“吃闲饭”的副总统 当时公开参加竞选者,有国民党的李宗仁、于右任、程潜,党外人士有莫德惠、徐傅霖,各位候选人为竞选紧锣密鼓,积极筹备。国民政府副主席、立法院院长孙科最初无意竞选,但后来成了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孙科态度的大转变,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倾轧和斗争的剧烈。  相似文献   

7.
1987年,海峡两岸的人们尚接触不多,在国民党未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之前,却有一位新闻界人物——台湾环球新闻社副总编兼采访部主任皮介行经香港来到大陆探亲寻根问祖,是最早赴大陆采访的第一位台湾记者。1987年11月22日8时,我们得知台湾环球新闻社皮介行已到本报社,在报社办公室我们见到这位台湾同行。只见他谈吐随便,头顶上的毛发稀疏,面容清  相似文献   

8.
1952年,香港地区出现了一个秘密组织,名为中国自由民主战斗联盟(简称战盟)。它的发起人有张发空(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君励(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顾孟余(前北京大学教授,国民党改组派重要成员)、童冠贤(前国民党政府立法院长)、张国热(前中共领导人之一,后被开除)、李微尘(自由知识分子)等。其成员共约二三百人,分布于香港、北美、日本、澳洲、印度以及中国大陆地区、它以第三种力量自居,是个反对苏联、反对中国共产党,也反对台湾蒋介石集团的秘密政治组织。战盟的材料大部分保存于张发奎手中。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  相似文献   

9.
士东  建中 《湖南档案》2011,(9):44-47
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的创办者,为人忠厚谦虚,颇有人缘。他于1948年7月出任国民党考试院院长  相似文献   

10.
士东  建中 《档案时空》2011,(9):44-47
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的创办者,为人忠厚谦虚,颇有人缘。他于1948年7月出任国民党考试院院长  相似文献   

11.
朱立教授曾经担任过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两年前回到台湾供职于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在香港、台湾30多年的从教经验使这位新闻学者对新闻与传播学的教育和研究有着更为成熟的思考。2008年10月,笔者受邀到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得以遇到这位知识渊博、虚怀若谷的新闻学者,并就新闻教育、学术评估和研究规范等问题聆听了他的意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建林 《档案时空》2003,(7):20-21
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知道自己在大陆的日子不多了。他频频来往于重庆与成都之间,指挥国民党残余部队作最后挣扎。然而,贵阳、重庆相继失守,“川西大会战”已成泡影。在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于1949年12月13日,他不得不含泪逃往台湾。  相似文献   

13.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是国民党名将杜聿明的长女.当时,杜聿明作为国民党43名首要战犯正在北京功德林战犯改造所接受改造;他的岳母曹秀清和岳母家中其他成员则在台湾。1971年杨振宁要回国探亲了,是先往祖国大陆还是台湾探亲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台湾开禁以来,常有国民党老兵,在辗转香港转机之时,无法按时登上香港飞往大陆的航班。"大三通"多出了大陆13个"点对点"城市,在这个春节不知会带来多少情感之旅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文献。为了营救“七君子”,何香凝和宋庆龄互相配合,对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何香凝在此函中,申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破坏孙中山三大政策、迫害爱国人士的罪行,并以保护宋庆龄自任,慷慨激昂,义正词严。何香凝在发出此函的同一天(1937年7月4日),还以单款专致孙科一函,其内容与此函完全相同。此函中个别错字,即据其专致孙科函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16.
《湖北档案》2004,(3):48-48
1949年8月29日,蒋介石在重庆的住所附近有枪声,他急忙于第二天逃到成都。12月20日,蒋介石的住所——中央军官学校附近出现“可疑人物”,于是他在恐慌中登机升空欲从广东逃往台湾。这时,广州已经解放,解放军15兵团接管了广州飞机场,但飞机场仍留有国民党人员。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前,成都机场  相似文献   

17.
姜豪 《档案与史学》1998,(1):51-53,50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汪蒋妥协,最初是于1931年9月28日,宁方代表张继、蔡元培、陈铭枢,粤方代表汪精卫、孙科、李文范,分别抵达香港,进行秘密谈判.  相似文献   

18.
2014年8月,笔者去台湾世新大学研修。世新大学是台湾著名的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方向的大学。它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于1956年创办。上世纪20年代起,成舍我先生先后创办了《世界晚报》(北京)、《民生报》(南京)、《立报》(上海)、《香港立报》等,1945年在重庆创办《世界日报》。1952年,成舍我先生由香港赴台湾,由于当局没有开放报禁,他便投身新闻教育。据说,成舍我先生曾有言:你不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1日下午,我借因公赴台湾出差的机会,在台湾朋友的陪同下,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樊希安总经理一起,来到台北的马场町纪念公园,这里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马场町刑场,1950年6月10日下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老前辈朱枫烈士就在这里被杀害。朱枫烈士生前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革命出版机构"老三联"的骨干,当年曾经在我父亲沈静芷负责的新知书店工作。1949年11月25日,她奉命自香港赴台湾从事情报联络工作,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于1925年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1926年开始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九一八事变后,他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并以《生活》名义发起过为东北抗日军队捐款。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5年以后,他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