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观点     
《教育与职业》2006,(22):108-108
人民网:今天的大学生能健康地为祖国工作多少年?;新华网:北大、清华的“二流”之虑;南方周末:大学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中国新闻网:超女式海选“国学大师”用民主替代专业判断。  相似文献   

2.
观点     
《江苏教育》2007,(3):62-62
黎加厚:跳出博客,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思考;《中国教育报》:教育,期待更多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3.
观点     
▲教育部周济部长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教育立法,未来五年,计划制定包括《学位法》、《考试法》、《学校法》、《终身学习法》、《教育投入法》五部法律。▲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坦言反对政策倾斜制度化:国家对少数几所学校重点投资,一两年内可以,如果长期这样做是不公平的!▲山  相似文献   

4.
观点     
《江苏教育》2007,(1):61-62
《光明日报》: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中国教育报》:警惕中职“高中化”现象;新华网:“高中致贫”有碍教育公平;朱小蔓:教育借鉴不能遗忘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观点     
《快乐阅读》2013,(17):80
建立一种公平的社会制度一是建立教育公平的制度。要加大教育的投入,把义务教育从9年扩大到12年,要给每个人公平的、同等的能力,不能因为是穷人上不起高中、大学,而富人能上得起,导致富人的能力比穷人强,这样贫富差距就会在代与代之间进行转移、继承。国家必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二是要建立一种底层人士向上流动的制度。这个制度环境主要指创业的准入条  相似文献   

6.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1,(7):80-80
杨启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应该由“拔高”转向“兜底” 以“拔高”为重心的义务教育,造成了教育中的被优质群体和被薄弱群体,也诱导了学生褊狭越界发展和不搭界发展的误区。转向以“兜底”为重心,是指义务教育的发展优先考虑均衡,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群体,优先考虑国民基础素质目标。 (《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冯建军: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有助于反思教育实践及其理念.明了教育价值和方向,生成和创造教育智慧。教师学习教育哲学,一方面需要学习哲学理论,增强哲学素养。锤炼哲学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反思教育行为。(《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7.
艺术报道不仅仅传递着关于艺术的信息,也建构甚至定义了艺术的现实;不仅仅记录了艺术的今天,也塑造了艺术的历史。大众传媒限定了人们应当看见什么样的艺术以及如何看待艺术。《南方周末》当代艺术报道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主流化、职业化和具有积极社会介入性的整体形象。这既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状况的反映,也体现了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向的应然性期待,更暗含着在新闻事实的选择、建构中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廖保平 《学习之友》2009,(10):26-27
去年国庆期间,《南方周末》评论做了一期特刊,广邀读者一起想想“我和我的国家”,一起回答四个问题——我为国家做了什么?国家为我做了什么?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很多读者说,这是一生中第一次被问到这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观点     
《南风窗》高等教育亟待新一轮改革平心而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总体上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说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此文在《南方周末》已刊登月余,引起一些网民热烈讨论,反响巨大。值此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本刊特转发全文,并非本刊完全同意作者观点,意在引起读者朋友、教师的垂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年献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文体蓬勃发展的一大产物。细致而富张力的叙事结构,理性而温情的叙事话语,深切而感性的叙事节奏,使《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叙事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透出了这份以责任和深度著称的报纸的文化理念,也反映出新年献词这种特殊文体书写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是有效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南方周末》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南方周末》能够敏锐捕捉30年来我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状况,对其做及时而准确的提炼概括,从而把握了国家形象的灵魂;此外,《南方周末》坚持以"新年献词"的方式,编织对国家的宏大叙事,谱绘了国家形象演变的图谱;最后,《南方周末》通过对一些重大社会事件作深度报道,成功刻画了普通百姓,尤其是下层劳动者的真实面貌,这是对主流官方话语传达的国家形象的有力补充。《南方周末》正是以这些方式,另辟蹊径,独开窗口,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更加真实、全面、深刻,而富有质感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3.
自从鲁迅人的意识成熟,坚定地相信人道主义理想终当胜利,并且以人道主义理想观照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后,鲁迅就同情和关心铁屋子里女性的处境和命运。经过1923年一整年的小说创作的停顿,鲁迅带着对铁屋子人生的崭新的感悟和创作的激情,以《祝福》带头,进入《彷徨》时期——鲁迅创作生涯的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14.
观点     
现阶段推12年义务教育不如将9年义务教育办好 日前有媒体报道说,现在正在讨论普及12年义务教育,一是向上普及高中教育,另一个则是往下,多增加学前教育。教育部3月31日表示,我国仍坚持九年义务教育,目前义务教育的重点是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基攻坚计划(实现两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2年义务教育的做法不符合我国目前国力。  相似文献   

15.
《家长》2009,(4):4-4
“教育素养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全社会的教育素养都需要提高,尤其是为人父母者的教育素养。中国教育,应从父母抓起。没有经过正式培训就开始做父母,就像没有上过正式驾校就开车上路……我们正尝试建立新父母学校,努力探索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道路。”——摘编自《南方周末》  相似文献   

16.
《南方周末》2013年7月25日E23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张贤亮先生的“自传未定稿?雪夜孤灯读奇书”,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7.
观点     
《语文学习》2010,(2):76-76
《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孙素英等《阅读能力:测试框架、发展状况及分析》 现代文阅读可以设置三种测试情境:一,为了获取信息,主要阅读材料是说明、解释性文本:二,为了获得文学体验,主要阅读材料是文学性文本:三,为了完成任务,主要阅读材料是实用性文本。  相似文献   

18.
率性的韩寒     
韩寒真的像他期望的“越玩越大”了!由弃学从文的“韩寒现象”,十载演化到如今成了“韩寒话题”:《南都周刊》将他定义为“公民韩寒”;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将他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坏小子”;香港《明报》称他是“当代的鲁迅”;《南方周末》读者将他评为2009年度人物;而他“本土”的《新民周刊》12月给他做的封面人物访谈,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问题,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工程。早在893年英国就开始进行义务教育,实现了英国的经济腾飞,1976年美国建国后也积极开展义务教育,1852年至1853年,麻萨诸塞州和纽约州相继发布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1918年、1919年密西西比州比亚拉巴马州最后通过义务教育法,长达半个世纪的义务教育算告一段落,它对 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义务教育从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义务教育法》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城市以及发达地区已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在一些偏辟山村和不发达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还很艰巨,教育部已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进行攻坚,从物力和人力上给予大力帮助和扶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赞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形势不容乐观,仍然有一些地区旋转 “纸上谈兵”。为了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尽快实现,笔谈点看书的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