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继承p指数的思想,提出基于引证文献的单篇论文评价指标pq指数、基于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的综合性单篇论文评价指标pc指数,以综合评价单篇论文的学术质量。[方法/过程]选择图书情报学2013年的载文做样本数据,对pq指数、pc指数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发现在测度单篇论文学术质量时,pq指数不仅继承了h指数、学术迹基于引证文献评价单篇论文的优势,而且分别在数值区分度、计算过程复杂度方面优于h指数和学术迹。pc指数将单篇论文的引证文献、参考文献综合在一个评价体系中,不仅具有pq指数、h指数、学术迹的性能,而且为单篇论文评价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全面反映学术论文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H指数未从时间维度对学者进行评价,并且无法有效区分拥有相同H指数的学者.本文在H指数的思想基础上,将学术活跃度这一时间因素考虑在内,把高被引论文的距今年数加入到原有H指数中,构建出新的Ht指数用于评价学者学术水平和活跃程度.随后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2000~ 2013年),从Ht指数排名、Ht指数稳定性、Ht指数区分性以及近年活跃度等角度,对分子生物学领域30位学者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Ht指数对具有相同H指数的学者具有很好的区分能力,区分度达到82%.此外Ht指数能够反映学者的近年学术活跃度且稳定性良好.Ht指数能够在兼顾时间因素的同时,区分H指数相同的学者,实现更好的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CNKI收录中的艺术学期刊论文为统计源,以中图分类号作为论文学科分属的依据,分别对艺术大类下的九个分类和艺术学(J类)总学科门类进行数据统计,重点包括论文量、篇均被引、学术评价基准线、H指数等学术评价指标的统计,并通过定量统计揭示了艺术学科门类下各学科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作为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载体,对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当今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的关系常常被异化,对期刊的评价等同于对论文的评价,而对论文本身的评价也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评价.面对这一状况,应正确认识学术期刊在学术论文评价上的功能,贯彻好同行评议制度、严格审稿制度和编辑学术把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期刊学术载体的作用,为学术繁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曾群  龚胜生  刘建超 《编辑学报》2018,30(3):234-236
论文审稿人的学术评价不仅是决定文章是否可以刊出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审稿人学术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术创新性评价,学术创新又需要学术评价来引导,二者相辅相成.审稿人是学术评价的主体,应该从科学问题的甄判、研究意义的评价、学术创新的评价等多方面对论文作出全面、具体、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由Hirsch提出的 h 指数是评价研究人员科研产出的新指标,也可应用于高校学术水平评价。以CNKI为数据源,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2010年间收录的关于植物病理的论文为样本,测算高校及各科研院所在植物病理专业研究水平的h指数,并运用 h 指数审视中国病理专业科研机构科研水平以及论文的质量和重要程度、创新性、实用性,体现其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动态h型指数、即时h型指数和时间活跃h型指数,对10种档案期刊进行研究,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类指标体现了档案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档案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复合型指数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学术评价是规范学术行为的重要手段,包含定量和定性两种评价方式.国内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学术评价特点.文章分别从论文质量的表征方式、量化指标的理论基础、对客体差异性的考虑三个量化评价角度,及同行评议的目的、组织形式、专家遴选等质性方面就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术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学术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2014年S.Fortunato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的思想提出作者影响因子(AIF)后,AIF指标在国际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但国内对该指标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AIF研究的基础上,针对AIF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修正得到CPIF(即Corrected Peronal Impact Factor),然后,以图书情报学领域40名同时具有高影响力和高发文量的作者为研究对象,利用CPIF指标评价其学术影响力,并分析其灵敏度、区分度与合理性,提出计算作者学术水平的综合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CPIF与H指数、AIF具有相关性;与H指数相比,CPIF的灵敏度、区分度更高;与AIF相比,CPIF的波动幅度更小,评价结果更稳定;CPIF能够综合反映5年时间窗口内作者发文和被引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精细,并在评价青年作者的学术影响力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基于情报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性测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情报学对科学评价的最大贡献在于对科研成果的创新性测评.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科学诠释了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用引文分析方法可以评价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与创新价值;从情报检索可以实现论文内容的新颖性检索、文献查新及自动找专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服务期刊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梳理我国9个期刊数据库,研究其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数据库之间相对独立,数据样本差距较大,数据遴选方法和评价结果有一定差异,其学术导向性有待商榷.结果还显示,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存在一些评价指标滞后于学术期刊发展的情况,如载文量、基金论文比等指标权重过大等,评价活动被扭曲等功能异化问题逐渐显现.通过分析现有期刊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如"市场"目的性较强、利用学术期刊评价结果来"操刀"学术评价过程等,对我国期刊评价体系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期对优化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有所借鉴,推动学术期刊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基金论文比作为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一直备受期刊界关注.以下载频次、被引频次和二次文献转载指标作为论文学术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以20家高校学报刊发的基金资助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基金论文与其学术影响力没有必然联系;对CSSCI来源期刊而言,其基金论文被读者高度关注,学术质量较高,而对非CSSCI来源期刊则不然;无论是否为CSSCI来源期刊,国家基金论文受读者关注的程度较高,但学术质量不一定比其他基金论文高.在编辑工作实践中,应客观理性地对待基金论文,以真正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论文的基础上,文章系统梳理了h指数的主要研究路径并介绍了相关进展,认为h指数对学术评价的意义更可能在于为全面反思学术评价体系的根本问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学术论文评价是学术评价中最基础、最微观又最模糊、最难把握的评价,目前已有的各类评价体系均未将其具体过程环节展开讨论.学术论文评价的本质是学术价值评价,其评价主体包括学术编辑、同行专家、主编等.当前的学术论文评价存在消极评价现象,主要包括学术编辑的消极评价以及同行评议的消极评价.学术期刊应坚守应有的学术品质,确立基于积极评价的论文评价标准,坚持一个原则,确立两个标准,抓住三个环节,健全四项制度,真正释放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原创力.  相似文献   

15.
以被引频次、H指数、相对H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国内10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重点对H指数最高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论文作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的H指数、相对H指数、被引频次和最高被引频次均在我国图书馆学期刊中名列前茅,拥有高素质作者群,所载论文综合质量高,说明这两种期刊及相关作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刘颖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144-148
构建动态复合衍生h指数、即时复合衍生h指数和时间活跃型复合衍生h指数,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对19种图书情报学期刊进行实证分析,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种指标体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近提出的学术迹和影响矩指标应用于单篇论著的评价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以JASIST 2005—2014年间发表的25篇高被引论文和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1—2014年间发表的24篇高被引论文为两个样本集,研究学术迹和影响矩相对于总被引数和h指数等学术评价指标的异同,发现各指标排序既具有一定相关性,也呈现出一定独立性,说明这些指标均有独立存在价值,而学术迹和影响矩能提供更全面的测度信息。图3。表6。参考文献25。附录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以学术论文为研究数据,通过多维度指标分析,揭示不同科研评价体系下的学者群体论文影响力的分布特征。[方法/过程]本研究以中国、美国和欧洲三个地区作物学权威期刊上发文的部分随机抽样学者为研究对象,通过Ovid平台从三大农业数据库中检索学者的科研论文,然后分别以论文发文量、论文所属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的引文量、学者H指数和G指数、Altmetrics得分等为指标,全面对比中国、美国和欧洲三个学术群体论文影响力。[结果/结论 ]仅当在以期刊影响因子为指标的条件下,中国学者科研论文的影响力才高于美国和欧洲学者,而根据其余指标的统计来看,中国学者科研论文的影响力都低于美国和欧洲学者。这种现象说明,由于不同国家的评价体系对影响因子的重视程度不同,期刊影响因子不能完全代表学者论文的影响力。我国的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我国学者的学术知名度和话语权,进而真正提升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科技期刊中存在的双向评价现象,即科技期刊与科技论文、科技期刊与科研课题、科技期刊与作者、科技期刊与二次文献、科技论文与作者之间存在的双向评价,并由此产生的双向评价网及其双向评价网的运行机制,以及双向评价对学术规范的影响和学术规范体系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20.
高品质论文被引数据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针对学术品质与学术影响的关系,以20世纪Nature上发表的内容获得过诺贝尔奖的13篇代表性论文作为高品质论文小样本,用IsI-ESI中有关学科最高被引论文数据作为定量参照,发现高品质论文不是最高被引论文,但都高于学科平均被引;而最高被引论文的品质不能肯定最优,但一般具有广泛影响.建议以双向匿名同行评议判断学术品质,以计量分析判断学术影响,综合学术品质和学术影响合成学术评价.表2.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