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所提倡的发展动态性学生评价和传统的学生评价相比,评价功能由侧重甄选转向侧重发展,改传统教育“筛”的功能为现代教育“泵”的功能,变“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多元;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素质;评价方式、方法从单纯的“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被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因为如何去评(方式问题)、怎样评(标准问题)、评什么(内容问题)、谁来评(主体问题)等等,都是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和担心的。本文试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探讨解决的途径。一、现代学生评价的特征及启示(一)现代学生评价的特征1.学生评价的功能从总结性功能逐步向形成性功能发展,使学生评价由原来为“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服务向为“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服务转变,强调评价功能的形成性。2.评价内容从对学生单一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的全面、综合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加德纳教授关于儿童潜能的多元智力理论和“对症下药”的教育观,在评价学生时,我们应该通过多个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活动情景下进行;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一、创设多元活动场景,体现评价的真实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创设多元活动场景,让每个儿童享受生活的乐趣,让每个儿童感受到活动的愉悦,是尊重儿童的表现;而在评价中体现出的过程性则充分展示了新型评价的无穷生命力。评价的过程性强调评价的主要着…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所提倡的发展动态性学生评价和传统的学生评价相比,评价功能由侧重甄选转向侧重发展,改传统教育"筛"的功能为现代教育"泵"的功能,变"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多元;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素质;评价方式、方法从单纯的"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样化;评价过程从静态评价结果转向动态评价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们的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许多儿童从踏进校门之日开始,就在老师甄别与选拔的目光下不断地在体验失败。在法定的10年到12年学习期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遭受挫折与羞辱,他们的自信与自我观念被无情地摧毁了。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我们应改进以往的教育评价,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体验着进步、体味着成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的功能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到“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由此可见,无论从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标准上,都与传统教学中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的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许多儿童从踏进校门之日开始,就在老师甄别与选拔的目光下不断地在体验失败。在法定的10年到12年学习期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遭受挫折与羞辱,他们的自信与自我观念被无情地摧毁了。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我们应改进以往的教育评价,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体验着进步、体味着成功。一、加强赏识性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  相似文献   

8.
语文的多元化和学生的多元化决定了语文评价的多元化,语文评价的单一化是窒息语文新课改的瓶颈,教师只有用多元化的评价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才可能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小学语文的多元化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最大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评价由过去“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转变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评价在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强调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即“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传统的评价多以静态的总结性评价为主,现代教育评价则逐步地将评价的  相似文献   

10.
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他喜欢学习,促进儿童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要真正地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必须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思想,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就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来说,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的指导思想则可以说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加强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同时,还对考试命题做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 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考试应着眼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又重视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非智力结  相似文献   

12.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一、创设多元活动场景,体现评价的真实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创设多元活动场景,让每个儿童享受生活的乐趣,让每个儿童感受到活动的愉悦,是尊重儿童的表现,而在评价中体现出的过程性则充分展示了新型评价的无穷生命力。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师从学习目标出发,对学习过程状态和学生学习行为作出的价值判断。它不仅仅是对学习的有效与否作出鉴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习活动的价值达到最大,即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可见,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在实现有效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功能。本文尝试运用评价学的理论,论述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在实现有效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一)突出激励性现代教学评价学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认为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学生评价过分强调鉴定、甄别与筛选的功能,其目的是“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导致我国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步履维艰,所以,传统学生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增值性学生评价从“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目的出发,重视学生评价的改进、激励和发展功能,秉承尊重差异、注重起点、关注过程和强调发展的理念,因此,它自美国诞生以来迅速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陶行知就把那种“消灭学生生活力、创造力”的教育痛斥为“死的教育”、“吃人的教育”,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  相似文献   

16.
语文的多元化和学生的多元化决定了语文评价的多元化,语文评价的单一化是窒息语文新课改的瓶颈,教师只有用多元化的评价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才可能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小学语文的多元化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最大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评价由过去“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转变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建构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档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支配着教学活动的进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  相似文献   

17.
罗素的儿童教育观是其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思想融合在教育上的体现,彰显了教育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儿童教育上,罗素认为,早期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品性,开展得越早越好。在儿童教育维度上,他反对由来已久的过分强调知识教育的做法,认为应当重视身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品性教育、“智力美德”和建设性技能的培养,强调通过全面教育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儿童教育路径上,罗素提出了“儿童中心”式的教育方式,即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机会、促进儿童伙伴间的交往及适宜的评价等,以保障其愉快、自由、主动学习。罗素的儿童教育观在欧洲“新教育运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们对创造教育有多种解释。以下几种看法具有一定代表性。一种解释是,认为创造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一种特别教育。它不象普通教育那样培养一般的专业人才,而是一种英才教育。这里的英才教育,从教育对象上看,都是智力超常发展的青少年或儿童,从培养目标上看,就是要培养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那样出类拔萃的发明家,科学家。这种看法,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创造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有人将世界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古代教育阶段、近代教育阶段和现代教育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统称为传统教育。传统教育的社会功能在于“传习性教育”和“选择性教育”。而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即创造  相似文献   

19.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地理的学科内容已经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沃土”.地理学的教学过程也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因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学课程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陶行知就把那种“消灭学生生活力、创造力”的教育痛斥为“死的教育”、“吃人的教育”,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