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龚 《大观周刊》2012,(43):363-363
“字本位”理论提出之后,汉语语法研究以何为本位又引起了学界的讨论,本文通过将英语中的“词”与汉语中的“字”在音韵、记录意义的方式、构成形式、语用功能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旨在发现其异同点及其背后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相互接触的不断提升,英语在国际交流与传播中的语言强势对汉语的使用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媒介话语语料分析了其对汉语影响的语法欧化特征,并由此论及其影响汉语语用和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何雪竹 《大观周刊》2012,(52):307-308
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重复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然而其出现频率和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本文拟将英汉两种语言中及英汉互译时常见的重复略作归蚋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总蛄出一些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施玉丹 《大观周刊》2011,(17):70-71
汉语和英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而英语属印欧语系;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习惯、句法结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差别。本文从几个方面切入对汉英句法逻辑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于晓 《大观周刊》2011,(13):163-164
语言具有模糊性。我们常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制造特定的语境效果。广告在商业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树立公司形象、吸引消费者和提高销售量,模糊语经常被使用于英语广告中。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书面广告中形容词、动词、副词、名词和代词的模糊性的分析,以研究模糊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深入研究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和修辞差异,有助于促进新闻英语和新闻翻译的教学。本文从语言和修辞两个方面对英汉语新闻标题进行了比较,旨在更深入认识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并更好地欣赏新闻英语中的修辞韵味。  相似文献   

7.
据联合国的调查和认定,当前世界上有十三个大语种(又称语言),即: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葡萄牙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马尔都语、意大利语。使用人数最多的六大语言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葡萄牙语。这些语言的使用人数都在1亿以上。汉语使用人数超过10亿,而懂得英语的则有4亿人。  相似文献   

8.
陆晓彬 《大观周刊》2011,(34):213-213
语际语言也即中介语,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过渡语言,常常困扰着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文章通过对学生实际英语写作案例的调查、统计,分析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语用失误,并从语际语言的角度出发,以词、句、谋篇布局为依托,深入思考了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际语用现象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培养语用习得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健康·新知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说汉语普通话的人可能比说英语的人更多地使用大脑。 在这项研究中,操汉语普通话和操英语的两组人接受脑部扫描。研究人员发现,人们讲英语时,靠近左太阳穴的左颞叶开始活跃。大脑这个区域的功能是把发音联系起来,形成单个词汇。而当人们说汉语时,左颞叶和右颞叶一起活跃。研究人员说,说不同语言时,人的大脑在以不同方式破译语言。  相似文献   

10.
正语言学习类图书可以使读者掌握外语的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听说读写技能,在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在此类图书的编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证其正确性,否则不但达不到外语教学的目的,反而会误人子弟。英语为表音文字,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汉语为表意文字,属于汉藏语系,两者无论是在书写形式还是语法表达上都差别较大。我们在英语图书的编辑中,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德洪 《大观周刊》2013,(2):229-229
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在工作中通常同时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两种语言相互干扰,即双语互扰的问题。受双语互扰影响,教师的话语,无论是英语的,还是汉语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语言规则强,出现语言偏误。教师的语言偏误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双语素养”一概念,并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本体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问题,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英语素养和汉语素养各自所应包含的内容,并在语言素养内容的基础上又拟定出中学英语教师双语素养标准,希望对中学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预设是指"说话人对表达话语含义的语境所作的设想"。语用预设可以在简洁英语新闻标题的同时增加标题的信息量,通过幽默讽刺却不失内涵的标题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受关注度。语用预设在设计、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实现形式、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岩 《传媒》2016,(10):51-52
目前,我国电视汉语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语言文化传播类节目的制作能力有限,节目形式和内容都有待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需要更加深入。本文以《快乐汉语》教学节目为例,从节目观念、节目形式、节目内容和文化诉求等方面,探讨《快乐汉语》的成功经验,希望可以为中华语言文化跨文化电视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呼日查 《大观周刊》2011,(51):179-179
传统语法历来认为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是语序,不同的语序会形成千变万化的句型,现代汉语倒装句就是运用语序的变化形成的一种实际交际句型.作为一种变式句。它在日常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而语言学界历来对倒装句的研究从静态分析较多,较少涉及倒装句的动态研究。以汉语文化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和智力干涉三个文化语用因素作为切入点,分析几种典型的倒装句型,进而探求倒装句的汉语文化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和法语中,形容词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词类。然而,虽然英语和法语都属于同一语系(印欧拉丁语系),在语言实践中两语的形容词在形式和用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英法语形容词的词形、分类、位置和用法等四个方面的比较来探索两语形容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从语用角度讲,广告宣传是一种语用行为。具体地说,是一种说服性语言行为。翻译时力求等效再现原文内容,广告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原语与译语分属两个文化圈.互文性(两种文化的交融)的关联往往不为处于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成为语际转换中的超语言因素和理解与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相当于汉语“广告”一词的Advertising源于拉丁语“Advertere”,意为“唤起大众对某事物的注意,并导入一定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广告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视觉形式、听觉形式等手段吸引着公众,广告几乎离不开语言的运用,广告语言是广告的第一要素。广告语言一方面作为独特的文体语言,具有音韵优美、节奏和谐,用词富有情趣、诙谐机智、句法洗练、生动的特点;另一方面,广告语言作为商业应用语言,又具有艺术欺骗性。  相似文献   

18.
蔡宇宏 《编辑学报》2002,14(5):352-354
西方语言对我国学术期刊论文标引语言的影响,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大量以英语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相互接触与碰撞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情报语言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满足文献信息资源传播与交流的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英语科技期刊论文的标题是对论文内容的准确概括,含有重要信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目前英文科技期刊论文的复合式标题的现状,本文以自建科技核心期刊英文标题语料库(IESJTC)中12门学科期刊约5000个标题为研究语料,从形式结构和语法结构两个方面研究复合式标题的语言现象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曦 《新闻爱好者》2010,(12):88-89
英汉广告语言的相似性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广告语言是属于特定语域的语言。不管是英语广告还是汉语广告,都有彼此共同的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趣旨。再有,无论英语广告还是汉语广告都是向消费者进行宣传、销售产品,使人产生购买欲并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