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美的本质的客观标准谁不能说出一些自然的和艺术的美的事物:朝阳、青山、鲜花;音乐、雕塑、绘画;但谁又能说出美是什么或美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和西方的人们古代就开始探索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解决,是解决美学中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纵观千百年来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索,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答案,但究竟哪一个正确和完美呢?如果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来加以检验,那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将永远也扯不清。尽管美的本质至今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2.
两种思维及其联系美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们就曾运用他们的智慧开始了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深沉的哲学思考,但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不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都没有也不可能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解决创造一个科学的认识论前提,因而,就象对社会历史领域内的其它问题的探索一样,人们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也只能是在黑暗中的摸索。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哲学,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从而为自然和社会领域内各种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个科学的认识论基础,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哲学前提。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由此推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我国美学界有过种种观点。它们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美的奥秘。然而,由于对主体(人类和个体)的结构,及其在美的创造中的功能,我们还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就直接影响了对美的本质的准确把握。李泽厚同志认为:“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当代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各种混乱表述的学理分析,试图提出一种讨论美学问题的本体论语境。认为“美的本质”在其原始发生过程中从属于“人的本质”,因而可以把美的起源问题放到哲学中去研究;另一方面则应把美的“本质论”问题与它划分开来,这也就是美学本体论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周启光在论文和专著中对美的新认识,主要是阐明了“美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明确提出“美就是美感”、“美感(美)就是快感”。过去人们主要从哲学思辩的角度论证美的本质,而周则是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给予新的论证,这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笔者认为,美的本质应概括为“进步理想的的形象显现”。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断,是一个正确结论。认识、把握这个论断,是历史提出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出的历史条件。结合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断,从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作了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美具有形象的悦情功能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形象的本质是存在的,“美的本质”是不存在的,探讨美是什么的问题,是要解决美的形象的本质,尤其是本质属性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要解决“美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美的形象的本质属性是具有愉悦人的高级社会情感的功能的属性,即悦情功能性,也就是美,悦情功能性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能与人的求悦性相容的属性,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一事物内部当各种悦情功能因素以及由它们凝成的一方占居主导地位的时候,便构成悦情功能性这一整体属性,决定着该事物成为美的形象,“美”的概念是形象悦情功能性的概括,“美”这个词是表示形象悦情功能性的语言形式。要之,美是形象悦情功能的属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历史的本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出才能进而说明唯物史观关于历史规律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其他一系列问题,通过 对马克思的历史本质观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并认为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生命的创化,是宗白华先生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独到的阐释。以此为起点,从造化即生命、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建造以及构建艺术形式的生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宗白华先生的生命创化意识在自然、艺术和人生中的流延,以弘扬他的美学思想和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从美学名学派提出的“美在形式”,“美在理念”,“美在关系”,“美在生活”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等说出发,试图对数学美的本质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点滴认识合肥五十中周美云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言简意赅的精辟论述,一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明确了...  相似文献   

12.
《圣经》中关于伊甸园的故事是人类自身觉醒的隐喻。自此,人便有了理性。在理性引导下,西方人对美的探讨便长期依附于哲学,求‘真’便成了对美的本质的唯一指归,犹如中国古人把美依附于善一样。但是,当“真”被证明为虚妄时,美的本质便成了让人不可信赖的东西,于是,西方美学便陷入了困境,怎样才能使美得到拯救,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日本学者柳宗悦以一个东方人独到的慧眼,从朝鲜、中国、日本等民族的民艺品中,发现了“出发超谷的美”,从而创立了民艺美学。他的民艺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是从民众的日常生活出发,从人们身边美的事物和人们的审美实践出发,去阐明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自由创造以及审美直观等基本美学问题。让人切实透彻地领悟到美的真谛、领悟到美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这是一种贯注着东方思维方式和浸润着东方文化精神的返朴归真的美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讨论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争鸣,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取得很大进展。然而分歧并未消除,见仁见智的情况依在。这就表明,继续研究人的本质问题仍有必要。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持这...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本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本质问题探讨董大明关于教学本质问题,学术界观点纷呈而突破甚少。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既没有共同的“本质”标准,又缺乏充分的理论概括。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国内外关于教学本质的一些界说,是对教学的质的规定性或质与质之间单向联系的把握。还是关于教学本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阐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规定,探索其方法论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有助于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教学本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教学的本质问题,过去和现在都有不少论述,但认识并不一致。本文对比研究了中外学者对教学本质的不同观点后,提出:所谓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批判继承和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传统美学依据实体本体论,以美为研究对象,美的本质问题成为美学的基本问题。但美的本质问题是不合理的问题,因为不存在所谓“美”这种客体,美不是实体。从存在本体论出发,应该提出审美的本质问题,审美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而审美对象(“美”)只是一种存在的意义。同样,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也随之解决,审美对象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超越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是二的绝对同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应该如何看待美的生成及其与精神价值关系,江业国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美论主张,即美是一种“美的境域性缘发构成”。这一美论说,以重客观互联互动为基点对“美”的本质及构成的论述及解说,对于当下“美是什么”的探讨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和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这篇论作中所展现的对各种理论的包含融通性,以动态视角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不仅对于美学研究,而且对于其它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的本质问题已经困扰了哲人们几千年,从柏拉图提出千古疑问“美是什么”开始,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前赴后继地提出了无数的关于美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