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林栋  姜末 《记者摇篮》2009,(10):20-21
新闻记者有“无冕之王”的称号,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在从事新闻工作近十年的经历中,我们有这样一种体会: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个人政治素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2.
“颐情志于曲坟”,写文章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解决写作问题的重要环节。所谓“情”,是指作者的道德、感情;所谓“志”,是指作者的节操、志向。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情志素养。新闻工作者的情志素养是指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所具备的政治敏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等。增强政治洞察力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舆论的“把关人”,肩负着正确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帮助群众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社会舆论是复杂多…  相似文献   

3.
道德对于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新闻工作者作为具有较强能力、较大的社会责任及较广泛活动范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新闻媒体工作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尽管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这一话题属于老生常谈,但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处于目前深刻变化的经济社会及媒体逐渐面临竞争压力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对此更应提高认识,本文针对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康永娟 《大观周刊》2012,(16):195-195
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日的和归宿。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而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媒关系到公众生活,从事传媒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因而也受到公众的关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关系到媒体的形象,关系到媒体的公信力。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更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职业形象,为党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6.
梅煜  张立杰 《出版广角》2015,(17):216-217
儒家经典《论语》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看作是中国传统伦理教化理论的起源。儒家依托“仁”建构“个体—家族—社会”的道德涵养路径,力图使儒学的“为己”与“利他”效用相统一。当代德育作为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生产活动,必须从《论语》中汲取品德修养智慧,关注个体精神家园建构,优化德育路径设计,化解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担负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教育广大受众的重任,也是人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为社会树立形象的。而在为社会树立形象的同时,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无时不在树立着自己的“形象”。新闻工作者的自身形象,不仅影响到个人事业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整个新闻事业的声誉。这种自身形象,除了“妙笔写华章”的精湛的业务能力,还包括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人格素养。纵观新闻工作的历史,那些写下催人泪下、撼人心魄作品的名作家、名记者,无不首先具有高尚的人格。著名作家魏巍,冒着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8.
王平 《当代传播》2006,(1):95-97
新闻激情是激励新闻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的强大动力,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是做一个优秀的媒介从业人员应该具有的最基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素质.本文通过对新闻激情的内涵、作用、产生与培养等问题的探讨,期冀对新闻工作者加强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及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莹 《湖北档案》2005,(10):22-23
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是一个明国家发展的必然。诚信往往被很多人划入道德的范畴,认为这是个人品德的问题.其实不然。“信为人之本”,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诚信已经从简单的道德品质转化为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是否合理合法合规的作为与不作为了。  相似文献   

10.
在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中,新闻信息虽然无处不在,有些新闻还是需要“抢”,需要“挖”,需要记者用敏锐的“新闻眼”去发现,有的更要求记者们用睿智的头脑去分析思考,存真去伪。这就注定了记者要有职业的敏感性、高度的责任心和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如邹韬奋。范长江、穆青等等,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今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也大多继承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品德和作风。然而,在我们这个庞大的新闻队伍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少数记者缺乏一个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包括理论修养、业务知识和实际能力以及品…  相似文献   

11.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新闻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怎样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行为、保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在社会监督机制还不十分健全、完善的情况下,强化新闻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闻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理念,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职业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维系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利用品德结构理论去分析阐述电影《1942》的中记者白修徳的职业行为,并以此为依据指导记者职业修养和职业品格的培养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新闻队伍中的个别编辑、记者的人格失缺,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这些社会公害严重损害传媒的形象和公信力.塑造新闻工作者的高尚人格素质成了当务之急,范长江说,“有了健全的人格,才配做新闻记者”。重温这句话,仍发人深省。我以为,守责、守法、守信、守德,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人格的四要素。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写稿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党的工作,反映群众呼声、服务社会生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血有肉地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因此,要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增强文字修养,做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问世了,新闻界早就盼望着有这样一个统一的、适用于全国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古人云:“德行者本也。”德行是做人的根本,从事职业活动的根本。党和国家考察起用干部的标准:“德才兼备”,把德放在首位。新闻工作者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德才能取信于民,有德才有良好的声誉;无德不能坚持远大理想,难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因此,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德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把职业道德看得很重。邵飘萍有个座右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认为记者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才能写出为人民喜爱的文章来。为民所敬,为敌所惧的著名记者范长江也曾语重心长地说过:“有了健全的人格,才可以配做记者。”邹韬奋在《新  相似文献   

16.
典型人物,是指一定社会规范和抽象道德准则的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在当今社会的新闻报道中,总是要向社会呈现一定的道德范例,使入0撤仰和模仿,以其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去影响人们的品德,这就是典型人物报道对社会的教化作用。典型人物报道对社会的教化作用适合社会各类行为入群的心理发展特点,讨人们的品德转变和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啊l立充分认识典型人物报道对社会教化作用的重要意义,分析现状,研究对策,更好地发挥典型报道对社会的教化作用。一、典型人物报道对社会教化的意义和作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冰平,是通过…  相似文献   

17.
新闻道德是泛指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一种职业道德。一般通过“记者信条”、“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约”等形式加以表述,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品格、思想和作风,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其内容主要有:指导思想、品德修  相似文献   

18.
(一)新闻工作者逻辑修养的主要内容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是多方面的,如政治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等等。而逻辑修养一般都在专业修养中提到。这种分类论列对逻辑既似强调——肯定它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又似轻描淡写——应该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语焉不详。在我们看来,把逻辑仅仅作为一种专业修养来看待,并未真正确立逻辑在新闻学中的科学地位。列宁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可见  相似文献   

19.
宋培培 《大观周刊》2011,(32):148-148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朋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修身,即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伦理学说当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须本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学习和借鉴儒家学说中的修身理论和思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具有完美人格特征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