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列位看官切莫紧张 ,本文所称的“谍影”一词 ,纯系借用 ,用以指代近年来报业市场竞争中出现的一些不常被人提起却又时时在发生的现象。这些现象 ,与人们大多谈论的新闻策划、营销战略、发行大战等市场竞争不同 ,尚未成为业界与学界的公众话题而弄得热火朝天 ;但在圈内的私下场合里 ,却往往是类似佐料般的话题被津津乐道。在各媒体 ,上上下下一般也是对内多加防范 ,对外心照不宣 ,睁只眼闭只眼。或许 ,这是竞争中所难免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三版给出的定义 ,“竞争”一词就是指“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卧底”打工的发…  相似文献   

2.
新闻人是报道新闻的,可有时一个不小心,自身也会成为新闻,甚至成为人们热议的新闻话题。最近,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就卷入了这样的话题中。尽管“导火索”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的一篇暗含批评柴静“不专业”之意的文章,但衍生而来的话题内容却几乎和新闻专业无关,并很快在媒体、网络的演绎下成了游戏味、戏谑味十足的“劈柴”和“护柴”运动。在吐沫纷飞的口水战中,一些标签式的语词时常出现,比如“公知”、“女神”、“柴徽因”、“文艺女”、“老男人”等,这些词很容易挑逗人们的神经与视线,实际上却缺乏具体所指,谈的多是“感觉”。这种缺乏实质内容而且充满争议的口水话题,恰是一些媒体的最爱,因为它既可以赚足眼球,又没有事实风险。因此,本文完全无意在这样的标签下表达支持或反对,而只想以此为例,讨论一下新闻人的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的问题。这个问题出现已久,但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变得更加突出,却并没有被大多数新闻人意识到。  相似文献   

3.
树立品牌意识 打造强势品牌品牌 是市场经济孕育出来的产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只有产品,没有品牌。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产品品牌往往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最后归宿,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已经成为资本价值和市场竞争经济的“原子核”。在这种情况下,对品牌的打造及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真实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从有新闻学以来,新闻真实性问题就让人争论不休。如今我说的话题,叫严肃而慎重地对待新闻作品中的“生活真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从广义上说,新闻写作也是一种艺术,是客观报道自然与社会生活并再现生活过程中,选择其新的一种艺术。于是,您要细读一些新闻作品会发现,不少新闻作品中,写的并非全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者是“发生在具体时、空中的事实”,而是写进了许多生活现象,写进了记者的生活感受和生活体验,写进了生活中曾有’的却没有事实基本要素界定的“无主事实”等…  相似文献   

5.
周钢  张顺军 《新闻前哨》2007,(11):28-31
报业同质化,也叫报业趋同化,是指"具有不同起点和不同特点的报纸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市场竞争相互吸取对手的优势和特点,从而逐渐形成相似特征的动态过程"。说到底,报业同质化就是指报纸的竞争性趋同现象。翻阅、梳理当前对于报业同质竞争的研究资料,笔者发现,虽然自都市报产生不久起,报业同质化便成为学界和业界不断探讨的话题,但对"竞争为何会引发同质化现象"这一问题,即同质化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却缺乏必要的理论阐释。本文从"报业  相似文献   

6.
学术腐败面前的编辑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犹如巨大的溃疡,正在我们身边肆无忌惮地蔓延着。近来,人们谈论较多的是“学术腐败”。造成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商业投机心理的冲击,官僚体制在知识界、教育界的延伸,形式主义的量化政策对学术评价机制的制约等等。学术研究脱离其本意,成为某些人换取权势、地位的筹码;而官员们为强化自己的“话语权”、富豪们为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也经常利用权利、金钱谋取学术地位、头衔,从而使得学术与非学术之间界限模糊,互相利用。严格说来,将“腐败”与“学术”两词组合在一起,其意义表述上有些不伦不类,但作为一种丑陋的社会现象,我们却无法不正视它的存在。归纳起来,目前被披露、指斥的所谓学术腐败现象主要有如下表现:一、低水平重复。主要表现为高校教材间的互相模仿、抄袭,换个名堂就成了“新编”、“新著”。二、粗制滥造。尤以各类辞典、工具书为甚。违背辞书编辑出版规律,成为短、平、快的产品。没有了大量专家学者皓首穷经的经年积累,也就失去了工具书的经典性。三、泡沫学术。只有数量的增加,没有质量的提高。恶性膨胀、虚假繁荣,书虽然越出越多,却产生了大量难以在学术史上立足的学术垃圾。四、假冒伪劣。公然剽窃、抄袭他人成果,甚至明码标价...  相似文献   

7.
王成波 《今传媒》2006,(4X):45-47
随着传媒竞争的日益激烈化,有人形容时下的传媒市场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在传媒市场竞争平台上,传媒集团纷纷使出撒手锏,争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决胜而出,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取得“霸权”。有人认为现在的传媒竞争已经到了战略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建立在品牌基础之上的传媒影响力是战无不胜的……”传媒品牌无疑成为各家传媒追逐的重点,俨然成为立足传媒市场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8.
“品牌”,在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什么陌生概念,如同大卫·奥格威所言,它是“生活结构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竞争日益成为更高的竞争形式与手段,靠品牌打天下已成为有长远眼光企业的追求。市场竞争的历程告诉我们,竞争走过了价格竞争、成本竞争、质量竞争直至品牌竞争等几个阶段。在我国,商品化、产业化历程不过十数年的传媒业,其市场竞争状况与普通商品市场竞争相比,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而  相似文献   

9.
顾斌 《传媒观察》2006,(6):22-23
在新闻媒体中,体育新闻都被作为重要的新闻品种置于媒体的重要版面或时段,体育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各种新闻媒介竞争的重点之一。但近来体育新闻方面的竞争却没有走上良性的轨道,出现了片面“娱乐化”的倾向。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报道留给运动员以及与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  相似文献   

10.
晓筱 《新闻通讯》2001,(2):13-15
据资料显示,截至1997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报纸的种数已经增加了12倍,但同期报纸的全年总印数只增加了约一倍,总印张只增加了1.5倍,这就是说,报纸的总数虽然大量增长,但市场上报纸的实际容量却没有同步增长,显然,我国的传播业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于是,媒介如何在激烈竞争的传媒市场上抢滩玷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便成为新闻界尤其是传媒经营特别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人才竞争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芳 《兰台世界》2006,(15):54-55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人才竞争现象日益加剧,流动人员的数量也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问题亦愈来愈突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认为是员工身份证明、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人事档案,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今却被冷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形成“弃档”“、死档”。有的是辞职或自动离职或是出国未归形成的“死档”,有的是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弃档”“,弃档”已不是个别人的偶然行为,而已成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及人事改革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全…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出版校对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出版单位都深刻地认识到图书质量的重要性,市场竞争来自质量的竞争,以质量求得双效是各出版单位追求的首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因图书的编校质量问题而与出版单位发生纠纷的官司时有发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校对工作一时之间成了“众矢之的”。在出版界,一方面“无错不成书”,一方面校对工作不被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出版事业发展迅速,出版物每年都以10%到20%的速度增长,但应看到,校对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  相似文献   

13.
厉国刚 《记者摇篮》2005,(11):35-37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的许多虚拟社区上,“芙蓉姐姐”的出现率和点击率都高得吓人。2005年8月1日,在百度上输入“芙蓉姐姐”一词进行搜索,结果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13万篇,数量相当地可观。“芙蓉姐姐”现象的出现是传播生态在不断演变的一种体现.在此.新兴的网络媒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芙蓉姐姐”。正是借助了BBS、个人网页、博客等网络传播形态.“芙蓉姐姐”才被我们所注意和认识。“芙蓉姐姐”现象作为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传播的产物,有必要从传播学视角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草根”一说自引入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同样草根一词在当今网络时代拥有了越来越显赫的地位。众多无名之辈通过互联网成了网上的名人。也许有人会说,草根始终是网络媒体中的匆匆过客,他们如流星般璀璨,却迅速消逝于瞬息万变的媒体大潮中。但是,无法否认“流星雨”的美丽与价值,就在不经意问,草根文化破茧而出、跃然眼前,成为这个时代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如今,报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报纸间的竞争最终要落实到内容的竞争上,内容如果没有“卖点”、“亮点”,报纸就没有竞争力。而内容是对新闻素材的整理加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素材,也就谈不上内容的出彩。因此,报纸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必须重视新闻来源,不但要牢牢把握传统的新闻源,而且要不断开辟能获取新闻素材的新途径。 传统的新闻源至今仍然有效,它与记者的采访活动紧密相关。历来记者都需要广交社会各界朋友,才能广泛掌握新闻信息;其次,报纸要设法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第三“守口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选择频道制,还是中心制,还是介于两者间的一种混合经营管理制,成为城市台改革发展的重点话题。杭州广播电视面对中央台和省台的压力,在同城竞争中始终保持了强势地位,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广告创收在全国城市台中一直处于前列,2006年达4.6亿,被业界专家称为城市台中的“杭州现象”。杭州广播电视这几年取得良好的发展业绩与其坚持和完善频道制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惟一的对手就是我们自己。”在一次谈话中,一位中年报人这样对我说。他所供职的是一家在山东地区颇有影响的市民报,丰厚的广告收入和较大的发行量也许使他有理由如此自信。但当被问及该报读者调查的情况时,他的自信显然少了许多:“已经将近两年没有做了,可能,最近要做。”这大概并非偶然。当“竞争”、“市场”、“二次销售”这类词汇被办报人越来越多提及的时候,“读者调查”却似乎成了一个被山东报人有意无意遗忘的生僻词。当然,说读者调查在山东报纸中不存在显然有些偏颇。据了解,济南的几家市民报就不约而同地选择购买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10,(40):18-18
明星复出是最近两年娱乐圈热潮的话题。很多明星都被这个话题缠绕。而围绕这个话题也滋生出很多的新闻.于是,尽管明星退居二线.甚至没有作品问世,但自身的人气却依然高昂。今天我们就来盘点。看看哪十位明星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过期”潜实力。  相似文献   

19.
策划是增强新闻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样的新闻题材,宣传效果的好坏,策划是关键。为此,许多新闻媒体都把策划作为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随着策划在新闻界的广泛运用,另一种现象——策划新闻却应运而生。策划新闻到底是不是新闻策划呢?结合这个话题,本文从“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角度,力求对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区别、处理好策划与采访的关系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略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0.
殷莉 《声屏世界》2004,(10):27-28
“舆论监督”一词在1987年被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后,又连续出现在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学界和业界这几年围绕此话题讨论的文章也颇多。可是在什么是舆论监督,如何认识舆论监督方面说法不一,本文试图从舆论学视角对新闻媒介与舆论监督的关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