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当前道德教育领域存在传统道德权威形象弱化、道德失范现象频发、道德信任危机剧增、道德底线功能遭受质疑等突出问题。文章从道德困境及学校道德教育误区角度入手,围绕道德教育目标的重新调整与树立、理实结合教育方式重塑及校园文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发挥等方面探寻高校道德教育重构。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认识到道德问题的存在并严谨地思考推理道德问题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当今大学生道德教育既不能教人懂得道德知识,也不能培养道德推理能力,更不可能引导道德实践,囧境重重.在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囧境突围的启示:将教育目的从塑造"知识人"向培养"德性人"转变;教育内容从意识形态向生活世界转变;教育方法从灌输规范向实践引导转变.  相似文献   

4.
认同危机与实践消极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障碍,然而在后物欲时代,不论是作为道德教育示范主体的教师亦或作为道德教育接受主体的学生,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精神迷离。通过对“周文斌案”与“自主保洁”问题的表征,辨明高校立德树人现实困境的深层原因是道德示范主体的认同危机和道德教育接受主体的实践消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内核,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问题在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该如何身体力行地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自觉自愿实现在社会生活之中,即道德的客观要求与个体的主观行为的统一性。道德要求到底该以何种途径何种方式转化成为主体的自觉追求,笔者认为在体育领域中蕴涵着一条使道德教育内化为主体心性,从而外显为社会行为的道路。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在精髓身体力行于生活实践当中,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历程的更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分别将培养好公民和好人作为基本目标,两者无论在教育内容、方式及时段,还是学术传统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但其差异性并不能切断二者之间天然的关联性。在当代社会,应同步推进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而非以其一取代另一个。公民教育、道德教育二者间的差异性,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理论基础转向所导致的。该差异性致使二者在理解公民德性方面存在冲突。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二者道德根基的关联性与同源性加以探究,使道德教育成为基础,公民教育作为保障,以此实现二者的共生。  相似文献   

7.
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生活化是使理想的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文章通过对德育生活化内涵的阐述,说明了德育的生活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很少考虑到人对其他生命形式和自然界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它以生态价值论为依据,拓展了道德对象的范围,将人对自然的行为也纳入到道德评价中,为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生态道德教育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教育,促进他们行为的生态化,以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源起、问题和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和学生真实感受的关怀性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只有道德的教育才能孕育有效的道德教育,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关怀者,才能使其获得人生的幸福.本土化研究表明,我国可能需要同时在双重维度上构建关怀道德教育一是以普遍性为特征的初级关怀,二是以具体性为特征的充分关怀.不以充分关怀为取向和指导的初级关怀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及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道德理想价值追求呈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趋势,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冲突与失范现象。面对学校道德教育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和道德教育理论主体地位的缺失,应加强师德风范建设,坚持教育与管理并举、实现道德由知到行的转换,切实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抓好网络道德建设的解决措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