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今传媒》1997,(2)
我同他原来并不认识,也从未见过面。他是作家和陕西新闻界名人,我是小报的无名记者。也许是缘份所定,1993年暮春,当我编完我的第一本通讯、散文、论文集《耕耘在长安大地》时,首先想到了想请他作序。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抱着一尺厚的书稿循着打听好的地址去...  相似文献   

2.
“忘年人”蔡尚思──摘自《文汇报》1995年9月1日作者:施宣圆蔡尚思教授是我深为敬重的学术界老前辈。每当我去拜访他时,他总是滔滔不绝,一谈就是二、三个小时。他今天精神格外好,说上午刚去一位同事家里,爬了六层楼。前几天,他皮肤病复发,浑身奇痒,晚上睡...  相似文献   

3.
上任第二天——找报道员谈话 2010年11月8日.王宁到团里报到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他的短信:到我办公室来。当时我开会关机了。直到上午12点30分我开机后.才发现政委10点30分发的信息.我心想这下完了。我急急忙忙赶到他办公室,只见他正和士官报道员王德诚谈话.了解团里新闻工作的情况。见到我,他微笑着和我握手,示意让我坐下,问道:你就是李可学,我说是的。他问我:连队的报道员队伍怎么样?我答:每个营连都有2至3人.他们工作头绪多.写稿子的时间有限。政委说:“写新闻是培养人才的一个路子.  相似文献   

4.
我是河北省银行学校的左国芳,今天时间比较忙,正好新华区人大会议今天召开,我是上午听了一上午会,下午我给团长请假,面对我们这么多专家学者和这么多的领导,我都感觉有点门外汉了,随便说几句:《百姓30分》从开播到现在两年来应该这样讲,它的影响力正在扩大,他的知名度也正在提高,他的听众也更加广泛,因为在我的同事圈当中经常有人在收听广播而且私下里也在交流,他们也说老左今天怎么又有你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5.
1999年4月19日(星期一),我正在南宁探亲,上午八点多钟,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广西记者站一位同志的电话,他通知我,赵玉明(北京广播学院教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委员会会长)从北京打来长途电话,请他转告,我们的老领导、老战友温济泽已经在4月16日凌晨不幸病故(17日、18日是双休日,他无法找到我)。放下电话,我默默地站在窗前,缕缕哀思袭上心头,千头万绪理不清,一时难以对人诉说。窗外一片绿树、鲜花,我遥望北国,好像依稀看到他那熟悉的身影,听到他侃侃而谈之声。就在不久以前的一两个月之内,我曾经在北京两次去看望温济泽、钱家楣夫妇,印象是那么清晰、生动,他的“天年”还没有“享尽”,怎么会如此匆匆地与世长辞了呢,真是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6.
四月上旬的一天,我在机关食堂吃罢早饭回办公室,见张黎至同志正站在我办公室的门口。我连忙开门请他进屋。他笑着对我说:“我是来向你要书的。”我知道他是要我的刚出版不久的《凤翔散文选》,于是拿了一本,签上名,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他,请他指正。他落座后,我们便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天来。  相似文献   

7.
去年6月7日,听说吕岩松奉命从贝尔格莱德回到北京,报社立刻决定派我采访吕岩松。 6月8日上午9点。人民日报社大礼堂,我终于见到了吕岩松。他既没有东北人的高大威猛,也没有一般英雄人物的矜持。他的外表确实很平凡,就像邻家的一个腼腆的男孩。我记得当许中田总编辑请吕岩松向大家讲话时,他实实在在地说:“我来报社10年了,今天是第一次站在这个讲台上讲话。”大家笑了,邵华泽社长请他坐下慢慢讲。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记者应该做的,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太  相似文献   

8.
由市版协组织举办的全市中青年编辑业务学习班,从2005年9月12日下午到9月16日上午结束,共4天,上了3天半的课,每天约7小时,共24小时。在中途休息时,几个青年编辑谈,这次学习班办得好,我能来学习是幸运的。的确他们很幸运。  相似文献   

9.
10月24日晚,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同志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我们。同志们悲痛地说:“许社长太疲劳了,太累了。”作为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我深有同感。让我们看看他临终前15天的繁忙工作历程吧:10月10日后的这15天,他先后出差两次,分别到了湖北省和上海、广州两市,四个休息日都在工作。在三地都到报社驻地机构看望职工、在大会上讲话;分别拜会了当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请他们继续支持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看望自费订阅人民日报的老读者;到当地新闻单位调研。出差回京后,他先后与新聘任的记者站站长座谈,与记…  相似文献   

10.
湖北电视台记者春节到随州助学《拜年不忘山里娃》的消息在《随州日报》披露后,广大读者深为感动,纷纷来信,表示要向新闻工作者学习,参加乐于助人、热心助学者行列。 2月8日(农历正月初四)上午,随州市外办副主任朱新忠家里,来了两位特殊客人,湖北电视台记者彭晖等。 他们专程来是请朱新忠将他们捐的钱转交给大洪山女娃陈耀华的,这是他们继去年捐给陈耀华800元钱之后的第二笔助学金。彭晖拿出人民币600元钱交给朱新忠说:“这点钱是我们和同事王文的一点心意,他春节值班不能来,托我把钱捎来,请你转交给陈耀华,并向他和…  相似文献   

11.
寻根·溯源     
晏蔚霞 《湖南档案》2014,(12):41-42
开启身边记忆,讲述档案故事。当我看到这个标题时,脑海中清晰地浮出这样一个记忆犹新的画面……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正是我和刘亚值班负责接待查档。那天上午晴空万里,一丝风都没有,只有知了在树上鸣叫,几只猫咪躲在树荫下纳凉。这时一个年近六旬,身体健壮,中等身材,脸上挂着汗珠的男人急匆匆地走进接待大厅,来到查询台前。我们热情有礼地请他坐下,送上一杯水,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  相似文献   

12.
6月的一天,打电话约见解国记总编辑。“可以。工作日没时间。这个周六不休息了,上午9点在我办公室。”简明而迅速,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当我如约而至时,他已在办公室等我,并且先行为我准备了一些资料。爽快、平实、井井有条,这就是我对解国记的第一印象。成长三段论:做人、做记者、做党员记者“作为一名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上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意义还大。”———解国记1986年一则日记中的引语看解国记的新闻经历,让人觉得沉甸甸的是他的农业问题调查和农村报道。“农民是我的乳母,我喝着全村人的乳汁长大…  相似文献   

13.
讽刺与幽默     
《新闻天地》2009,(8):59-60
帐单寄给上帝 米洛头昏、恶心、卧床不起。睡了几天也不见好转。他只能硬着头皮来到住院处。 米洛对住院处的护士说:“我是个穷人,请你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好吗?”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是两次采访周总理视察河南。这两次机会都是偶然遇到,但靠一个记者应有的机敏,我没让它错过去。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总使我增添进取的热力。那是一九五八年春暖花开的四月,我和唐凤纪同志结伴到三门峡工地采访。在三门峡,我们没有同市委、工程局接头,就直接到了坝头,住进设在工棚里的简易招待所。四月二十一日,我们同筑坝二分局的张省吾局长约定,第二天上午一上班,在分局前线指挥所请他介绍迎接大坝浇筑高峰的情况。第二天,我俩按时来到设在右岸围堰下面的二分局指挥所。等到八点半钟,却不见  相似文献   

15.
薛惠 《北京档案》2004,(10):44-44
9月20日上午,在第四届“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幕的第二天,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在国家图书馆以多媒体演示的形式作了题为“档案与你我他”的学术讲座,受到了与会欢迎。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末直到“文革”前夕,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周作人有过频繁的联系。195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1958年11月,出版社指派我负责日本文学的组稿、翻译工作,同时,向我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约周作人及钱稻荪二位翻译别人不能胜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当时,他们在出版社算是编制外的特约译者。  相似文献   

17.
到1931年5月,第一部的前5章完成。奥斯特洛夫斯基把一些章节分别寄给朋友,请他们协助打印和提出意见。他在信中也谈及创作环境: “我现今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写作的。几乎片刻不得安宁。”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这个词我们似乎都不陌生,但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无奈。每次放假回家,最怕看到那一张张童真的脸以及他们眼中的那份渴望。今年暑假我是夜里12点到家的,回到家倒头就睡,不知道过了多久,客厅里吵吵闹闹有几个孩子的声音,我看了一下表已经是第二天上午9点钟。我起床来到客厅,见是同村和弟弟同龄的孩子来找他玩,看到我的出现,他们似乎很害怕,都不说话了,瞪着眼睛盯着电视看正在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以后的每一天他们几乎都会来,因为我们家的空间大,他们会看看电视,打打闹闹。我平时不经常在家,刚开始他们看到我很拘束,  相似文献   

19.
“他现在可能进入‘状态’了。”1992年10月9日,离14大召开还有两天多。听说我想采访杨伟光——中央电视台台长,新闻系一位老师提醒我。第五次电话终于“逮”着他。听到年轻的校友要采访他,杨伟光欣然答应,“明天上午10点你准时到电视台东门传达室,登记一下就可上来了。”一个很深厚的男低音。10月11号上午,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15层杨伟光办公室,他用平和的语调向我讲述了他在中央两台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我应聘到一家广播电台做主持人。一天晚上,我负责为一个老主持人导播,接热线电话。我接的电话是一个年轻男子打来的,他说他很绝望,想自杀。当时老主持人说:“你等一会儿,我点根烟。”他点着了烟,打开话筒问:“你抽什么牌子的烟?”之后20分钟,他们聊了烟和酒的话题,20分钟之后,年轻男子说:“我要睡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