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项目中1000名学生的调查,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剖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体效果较好,实施“英才计划”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差异明显,但“双一流”与非“双一流”两类高校的差异并不显著。学生专业忠诚度、选题的学科交叉性、科研训练强度、培养满意度、导师专业水平因素都与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正向相关,而所选学科、学习主动性、学校所在地区、“双一流”大学认定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建立优秀人才培养链条、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灵活采取导师进出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2.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世界教育领域,有关精英人才教育的实验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息过,21世纪以来,更多国家普遍采取了支持精英人才教育的政策、计划、投资支持和立法保护。在中国教育历史长河中,有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源远流长,而当前,通过精英教育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选择。为此,在学校教育领域,要深入研究有关智能潜力的测试甄别、特别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有关试验探索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215-217
实践创新基地是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北京理工大学功能材料实践创新基地通过构建多层次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体系,探索以服务学生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开展创新基地制度和环境的文化建设,保障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将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落到实处,为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怎样才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认为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普及国民教育,延长全体国民受教育的年限,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就要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也就是英才。温家宝总理两次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老都说他最关心的是国家要有一批科学的领军人物。有人说:“缺乏英才的时代,是充满悲剧的时代;不能培养英才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英才出现的民族,是生命力衰竭的民族。”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都开始重视英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172-176
对国内外工科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学校实施的"英才计划"教学模式,开展了对通信工程英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研究表明: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有效加强工科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学科赛事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教学实践经验,能多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课题项目研究为基础,面向实际探究知识,能有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明媚  林泉 《留学生》2012,(12):6-11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简称“留交会”)是一个面向国内各地完全开放、直接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为国内各地需求单位服务的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鉴于大学的独特优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重任,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大学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及搞好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方面深化改革,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矿业大学电子设计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为背景,介绍了建设该基地的功能、建设思路与培养体系、基地开展活动情况、基地实践环境、建设保障和基地建设成效,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以下简称"河北师大民院")作为首批承担教育援藏任务的内地西藏班(校),自1985年开始承办西藏初中班,1989年为西藏培养中师层次的小学师资,1999年至今一直为西藏培养大专层次的专业人才。随着援藏教育结构的调整,今年将增设西藏高中班。多年来,无论学校承担哪种层次的教育援藏任务,都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内地西藏班的办学质量为宗旨,完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4,自引:20,他引:14  
陈吉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478-1480,1503
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和创新活动过程的规律,建设综合性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构建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措施,并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 ,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人才 ,特别是对社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大学作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充分发挥其在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创设和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中国英才教育政策发展情况进行历史解读与价值分析。中国英才教育政策经历了政策萌芽期、政策休眠期、政策启动期、理念转变期、内涵发展期、政策明朗期六阶段;走过了从国家利益至上,到政治需要优先、效率优先、社会需要优先,再到兼顾多方利益的发展之路。在政策的价值取向、政策体系的建立、政策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政策价值取向,加强政策内容合理性研究,借鉴国际“先行经验”,彰显中国“后发优势”,有力提升中国英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现有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管理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申报与审批机制和激励与淘汰机制等方面,建立了一种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体系,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电子设计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例,介绍建设经验、运行模式和改革举措,为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常文 《湖北教育》2003,(12):38-39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担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要注重科技、人文融通。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立足基础学科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依托高校丰富科研资源形成了多方主体协作的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一部署,推动科教融合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加强政策、经费、师资等多方面的保障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依靠科技, 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 人才,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但是 我国改革开放25年来的经验总结,更是 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共识。 在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用 "一大盛事"、"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时期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分析与讨论,并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在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上的实践与探索,总结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和实施中应注重的问题,以及提出了对于高校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20.
徐国民 《人民教育》2023,(10):19-22
基础教育阶段是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强国后备人才的关键阶段。本文论述了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着力点,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