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及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慷 《高教探索》2012,(2):127-130
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具有独立的两级团队组织与职级序列,有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具有"纵"、"横"的发展空间。它解决了辅导员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问题,消解了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提高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使辅导员工作具有了职业价值核心,并能形成真正的辅导员文化,塑造职业灵魂。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辅导员团队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应运而生的必然结果。责任型、创新型、研究型“三型”的辅导员团队通过价值观共识和传导,发挥辅导员团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乘数效应,有利于突破辅导员团队建设的传统观念,解决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突出矛盾,形成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磁场效应,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双提升”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以制度规范为基础,以学习培训为抓手,以职业化为统筹,加强岗位的科学管理;需要以学术科研为黏合剂,以学术团队为支撑,以专业化为方向,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职业化视野下高校辅导员的学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化和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而辅导员的学术发展是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化辅导员,使之由实践型向实践一研究型的专家型辅导员转型的重要途径。促进辅导员的学术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落实政策,为辅导员的学术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营造环境,为辅导员的学术发展引入有效的舆论氛围;明确方向,为辅导员的学术发展提供相应的专业导向;关注自身,提升辅导员学术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化视野中辅导员开展工作应秉持的基本理念,明确了辅导员工作的三方面职责定位。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应从三方面入手:围绕三个中心,理顺管理体制;设立"学生工作"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建立行业协会,形成团队合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与工作定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始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目前,辅导员“非职业化”表现为工作的短期性、队伍的非专业性、职责的不明确性、学术上的薄弱性等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职业分工的细化,辅导员的职业化已势在必行。因此,要大力推行“辅导员任职资格证书”制,提高任职资格条件及待遇标准,加大辅导员专业学习和培训的工作力度,科学设置管理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学术团队的组建模式及运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以学术团队的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适应当前大学生成长需求的特点,顺应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的要求,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辅导员学术团队主要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研究为中心,具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角色分工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等特征的辅导员群体。辅导员学术团队可以根据工作内容、学科和项目等组织搭建,在实际运行中要考虑团队发展规划、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学术研究的生态环境和学术带头人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中,对于高校处理好辅导员自身发展与职业发展、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具有实践价值。针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困境,通过心理契约视角进行破解。文章认为:要促进辅导员的个人发展与成长,构建心理契约互动模式,实行心理契约激励和塑造优秀的团队文化来推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中的问题1辅导员职业化人才匮乏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中没有设立辅导员专业,使得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之前缺乏必要的系统性的专业学习。自然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张欣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1):130-132
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趋向之一。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立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准确把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角色定位、健全工作机制、促进职业发展等方面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是指辅导员为了追求和实现共同的学术价值或学术目标而形成的学术共同体。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是提升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在团队成员组建、内部机制协调、制度环境塑造、绩效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制约着科研团队的发展和壮大。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要在团队运行机制、团队发展方式上优化发展路径,注重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培训是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培训范式的科学设定是提升辅导员胜任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借鉴培训需求"三层次分析法",在设定辅导员培训需求分析考量要素基础上,对辅导员培训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实然分析,构建了多维度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培训范式:专业化发展导向的培训流程,全程式培养目标的培训平台,胜任力提升原则的培训内容,团队式学习驱动的培训方法,质量化效度标准的培训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内涵切入,分析了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在专业实践中进行的,是基于实践的一种能力提炼,基于实践,指导实践;科研内容上,辅导员的科研工作包括研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途径,心理健康研究,校园突发事件研究,奖助贷工作研究,就业指导工作研究等.结合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指出培养辅导员科研能力对"三化"建设的意义,提出培养辅导员科研能力的路径包括培养自身科研意识,健全科研机制,减轻事务性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职责不明确、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差等情况,各高校应明确辅导员的职责、提高辅导员的经济收入、增加进修机会、提升学术地位,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进而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终身化"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辅导员的入职选拔中,需要把符合职业化发展方向的心理特质作为选拔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从职业路径的定位来看,职业化辅导员是辅导员职业选择的路径之一。从组织需求角度分析,职业化辅导员必须具备的是"社会型—事务型—研究型"的综合型职业心理特征。从辅导员个人的职业需求出发,职业化辅导员的心理特质为倾向于事务工作的偏内向从业者,对工作本身较认同和看重,可以终身学习,对薪酬期望较低。职业化辅导员的主要职业动力是专业化的发展期待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指辅导员工作要象专业教师"上课"一样,包括: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要进教材,工作方式要进课堂,工作安排要进课表,工作时间要算课时(学时),工作节奏要坚持教材的稳定性与学生工作实际的变化性相结合.达到"四高四少":学生规避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安全事故明显减少;学生身心愉悦、适应环境能力明显提高,由于心理等原因导致的"问题学生"明显减少;学生就业观念得以转变、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高,毕业即失业的学生明显减少;学生自立、自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大小事务都习惯找辅导员来解决的学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王奕 《当代教育论坛》2007,(23):105-106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职责上的不明确性、建设上的非专业性和不稳定性、学术上的薄弱性、机制上的不完善性等问题,应用"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的理论构建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亟需探索研究,本文针对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按照缓解人才流失、提升业务素质、构建"生态"团队等思路,提出六项建议,微探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以期指导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大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文章针对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新特点和新问题,站在"三业"的认识高度,坚持"六度"的工作理念,提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职业化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看我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学科建设、制度理念、人员分工、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几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