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怜"一词产生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较多地使用。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可怜"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仅唐宋诗词中就有一千多处。在这些诗词中,"可怜"一词的含义极其丰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下  相似文献   

2.
“古诗”一词常出现在汉魏六朝人著述中。对“古诗”一词最早下定义的大约要算唐初李善了。他在《文选》“古诗十九首”解题中云:“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后人大都依李注所云。如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解题云:“诗以古名,个知作者为谁”便是。今人则把“古诗”这个概念解释得更完整了。如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认为“古诗”之名是“泛指时代略早而作者失考的诗”。又如马茂元先生在他的《略谈“古诗十九首”》一文中也说:古诗一词“一般地说,是指年代久远、搞不清作者是谁的诗篇。”但“不知作者”与“古”字又有何联系呢?“古诗”一词在最初的时候是否即有“作者失考”的含义呢?我以为清人吴淇的解释倒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他在《古诗十九首定论》中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轨道。不同语言所具有的指称和反映事物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因此,我们在语言学习中,很难找到某两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是完全——对应的。本文选取日语的[かゎぃぇぅ]和汉语的“可怜”两个词,从词性、词义、组句功能、色彩、使用限制等方面通过用例加以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尤其针对其不同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从社会文化心理、思维特点方面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教育刊物上,时而可以发现有些文章把广义课程狭义化,把狭义课程广义化的现象.如有的文章题为课程优化设计,而实际内容则是学科建设、教学设计的问题.这主要是对“课程”一词的含义不够清楚,以致于把课程和学科混为一谈,用词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5.
“玩玩儿”一词,使用频率极高,其本意也挺明确,就是“娱乐娱乐”“开心开心”。比如“到公园玩玩儿”“上山玩玩儿”等。 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玩玩儿”一词的含义却远非这么简单。请听《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狐狸钻进羊群,刚叼起一只小羊羔就被牧羊犬发现了。牧羊犬厉声问道:“你想干什么?”狡猾的狐狸回答:“我想和小羊羔玩玩儿。”牧羊犬听了立刻正色道:“听着!老老实实把小羊羔放下!要不,我也和你玩玩儿!”细想这故事编得极妙——狐狸的那个“玩玩儿”显然是诡辩,牧羊犬的那个“玩玩儿”则分明是警告。两个不同的“玩玩儿”,昭示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前分明是泼皮无赖,后则显然是幽默豪迈。自然,就“口才”而言,牧羊犬要远胜于狐狸,因为包含在他的这声“玩玩儿”中的,不仅有深刻的揭露,更有严厉的警告。  相似文献   

6.
“可怜”这个词由古而今,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叫它古今异义词。但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它都是表达情感极丰富、极鲜明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7.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有的人认为它是消极的悲叹。如:夏承焘、游止水合著的《辛弃疾》解释“可怜白发生”说:“唉!可惜头发白了,报国无路,一切希望都落空!……末句五字,……完全否定了前面的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句五字失望之情。”华中师范学院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读》则说:“最后一句转到壮志未酬的悲忿,同时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师”的名称,在“三代”(夏、商、周)就有了,当时负责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的人,统称之为“师保”(《尚书·太甲中》),由有德望、有学问的长者充任。而“师”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父师”之称(《殷契》五·八)“父师”、“师保”担负着教导和培养奴隶主贵族子弟的责任,以自己的德、学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这是“师”的初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俨然”一词,我想谈谈肤浅之见。《辞海》在“俨”字条下注:拟险切,“严”上声,琰韵,通“严”,敬也,矜庄也。并举“俨雅”、“俨恪”两词,其“俨”均通“严”。实际上“俨”除通“严”外,本义就是“矜持庄重的样子”。矜持庄重是什么样子呢,就是矫揉造作显示出来的那种骄傲自负而又庄重的模样,故“俨”又可理解为装做的另一种模样,而又装得那样逼真,故有“酷似”“很象”的意味。综上所述,“俨”可概括为:1作“恭敬、庄重”解;2、矜持而又庄重的样子;3、……很象那个样  相似文献   

10.
“师”的名称,在“三代”(夏、商、周)就有了,当时负责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的人,统称之为“师保”(《尚书·太甲中》),由有德望、有学问的长者充任。而“师”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父师”之称(《股契》五·八)“父师”、“师保”担负着教导和培养奴隶主贵族子弟的责任,以自已的德、学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这是“师”的初义。  相似文献   

11.
“惊鸿”一词源于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最初之义应是指惊飞的鸿雁,鸿雁受惊返飞,翩然振翅,所以也用惊鸿形容洛神体态轻盈优美,后来,慢慢用作美女的代称。《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也大致是如下几种意思:(1)惊飞的鸿雁;(2)形容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3)借指体态轻盈的美女或旧爱。“惊鸿”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归纳起来,其意思都大同小异。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1)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大军》诗之一:“仰落惊鸿,俯引渊鱼。”(2)唐刘禹锡《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诗:“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中共有三处用了“通常”一词。第一次是在叙述带分数乘法法则出现的:“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这里为什么要加上“通常”一词呢?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大家各自发表了看法,最后归纳得出: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来乘,是一般的计算方法,也是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13.
俄语“中亚”一词含义的变化杨恕在俄语里面,表示“中亚”这一概念的词组有两个:一个是ЦентральнаяАзия(以下简称Ц.А.),另一个是СредняяАзия(以下简称С.А.)。这两个词组直译都可译作中亚,但因其内涵有很大差别,为了区别,一般...  相似文献   

14.
邸永君 《甘肃教育》2011,(18):75-75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尚书·梓材》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中者,居中之意也;国者,诸侯之封国也。其本义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后来随着所指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天子所在的都城,即京师(首都)。如,《诗经·民劳》有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苌注日:“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即京畿。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一词含义的运用存在着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反映着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一、四、五十年代马恩对“社会主义”一词双重含义上的使用 19世纪40年代初期,马恩在使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时,都是在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废除国家、废除商品和实行计划生产等含义的基础上使用的,两个概念没有多大区别。马克思早在1842年所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使用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一词,将二者视为同义词。但有时马恩在谈到空想主义者的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就是专指皇帝,除此之外,似乎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其实,"万岁"一词出现较早,一开始也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词,它的  相似文献   

17.
“僭主”一词在希腊文里不一定指坏的统治者,但此说是有条件的。早在第二代希腊僭主政治时期,“僭主”一词就能象今天一样,带有令人憎恨之意。在古典时期,人们对被怀疑企图作僭主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但在其他情况下,僭主并不给人以憎恶的形象。确实,一个君主可以被尊称为“僭主”。另一方面,公元前四世纪,哲学家们理所当然地把“王”这个词用于好的统治者,把“僭主”一词用于坏的统治者。然而,其他一些作家(主要是在较早时期)却把这两个词看作是同义词。乍看起来,这是混乱的,但这种混乱并非由来已久。讨论一下“僭主”这个词的希腊语用法,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象库普赛罗斯或庇西特拉图这样受人爱戴的统治者可以归于僭主一类。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中,“可怜”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仅唐宋诗词中就有一千多处。“可怜”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意思是“值得怜悯”。那么古典诗词中的“可怜”是否都作“怜悯”解呢?其实,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下面,我们对“可怜”的语境意义进行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由于“可怜”一词用得准确传神,确实使诗歌增色不少。如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诗中的“可怜”,不但写了卖炭老人孤苦穷困,无衣御寒的悲惨情况,而且揉进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之心,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枯骨抛野,一边是妻子日夜想念,“可怜”一词的感情分量,就格外撼人心肺了。杜甫《燕子来自舟  相似文献   

20.
色彩词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在不同的文化总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对比分析中日色彩词"红"的含义发现:生活习俗中,红色处处装点着中国人的生活,比日本普遍;文学作品中,中国诗文中"红"字构成的意象颇多,而日方的"红"色意象相对较少,多用于"红叶";历史上,中国崇尚红色显而易见,日本却曾经排斥红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再排斥红色,成为一种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