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等生”很少经历失败,他 们有“惟我独尊”的心态,总觉得自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父母疼爱,老师喜欢,同学羡慕。正因为这样,优等生更需要“磨炼”,没有经受磨炼的优等生很可能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力,稍受打击就一蹶不振,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来。  相似文献   

2.
中学优等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中学优等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症状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加强对中学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考试心理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是解决途径,也会给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谈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了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5.
雷先顺 《班主任》2002,(7):29-31
大家还记得,9年前在《中国教育报》上刊登的《夏令营的较量》一文中,日本领队对中国领队说:“你们这一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中国领队面对着自己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震惊了,教育局的负责人震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震惊了。有关专家对此大声疾呼: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  相似文献   

6.
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容易被人们忽视。本分析了优等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唤起人们对优等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差生走入社会其适应环境能力强,能尽快展示个人才能;而某些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却极差,尤其是在挫折面前更加严重。因为我们对差生的关爱和花费的精力远远多于优等生,我们在某些方面亏了优等生。  相似文献   

8.
差生走入社会其适应环境能力强,能尽快展示个人才能;而某些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却极差,尤其是在挫折面前更加严重.因为我们对差生的关爱和花费的精力远远多于优等生,我们在某些方面亏了优等生.  相似文献   

9.
贾君 《吉林教育》2000,(1):58-58
优等生,通常是指学习上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优等生大多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好,往往使教师和家长产生光环效应,主观上认为他们其他方面也优秀,造成只重视优等生学业上的提高,忽视了其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长此以往,使优等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得到过分的关注和爱护、赞扬和荣誉,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们肯定会为马加爵杀死自己的四名同学而震惊,也一定还记得浙江金华高二学生徐力曾因不堪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将母亲活活砸死。这一幕幕的惨剧暴露出当今青少年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的严重问题,有专家通过研究得出了32%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一切都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现代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高校优等生是指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他们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和其他高校大学生相比大都聪明勤奋,成绩优异,因此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和压力也就越大。在调查问卷、座谈、个别交谈以及实际工作中发现,优等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焦虑、烦躁、孤独、脆弱、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因此,探讨高校优等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对大学优等生的全面成长,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凭借自己多年当班主任的经验,经过对数百名学生心理问题的长期研究,我认为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家庭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层次、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直接的影响。有的父母对子女期望太高,导致孩子承受的压力太大,造成心理畸形;有的家长经常训斥子女,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遇到挫折时得不到鼓励,久而久之产生了压抑感;有的单亲家庭,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关怀;有些父母自身不良习惯颇多,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教育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片…  相似文献   

13.
常态的教育教学中,绝大部分老师往往只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即过多的关注差生向优生的转化工作,而忽略了如何教育"优等生"。"优等生",我们通常是指成绩突出,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学生。按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所谓的"优等生"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即学生知识储量丰富化、道德品质宽容化、能力要求特长化、学习自主化、心理健康等。笔者所指的"优等生"是指在应试教育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伴随着绝大多数人成长的一个重要生活空间,一个人能否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中学时代是否形成了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相似文献   

15.
姬建民 《河北教育》2004,(11):12-13
最近一段时间,每当我读到有初中生因迷恋上网又没钱而结伙盗窃被开除的消息,每当我发现有中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成绩难以提高而自杀的信息,每当我看到有中学生因滥交朋友胡吃海喝偷老人的钱被发现而将老人杀死的报道,每当我听到有求职学生费尽周折难以遂愿而铤而走险行凶杀人的事件,每当我见到有初中生因恋爱不成恼羞成怒而把“女朋友”逼上绝路的新闻,每当我寻到不过六年级的小学生居然在半路上劫持低年级学生并残忍“撕票”的惨相,等等,我的心就在滴血叩问:花季般的中小学生,你们这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6.
人必须经历痛苦、挫折,才能成长,成才。领教过痛苦滋味的人,都知道痛苦的确不好受。譬如,好友的分离,学习成绩的下降等等,都可能让人产生痛苦,甚至于沉浸其中难以自拔。2003年,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了。有人说他是“为情而死”;有人认为他是因为拍了电影《异度空间》后,精神过于紧张,情绪过于投入,假戏成真,令自己精神失常;在他的追悼会上,他的外甥女,向众人宣布“张国荣的离去,是因为患了忧郁症”。她亲眼目睹了忧郁症给他带来的痛苦。归根究底,张国荣的死,是因为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而导致的。有人会问,既然张国荣的亲人发现他患了忧郁…  相似文献   

17.
关丽 《职教论坛》2003,(22):51-52
优等生是指班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大多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在班级中,优等生是学生中的骨干和榜样,老师的得力助手,深受老师和家长宠爱,他们周围充满了掌声和赞美声,而一旦遇到挫折,他们的内心极易发生急剧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并出现一定的心理偏差。一、优等生心理偏差的成因1.“成绩拔尖”容易产生骄傲自负心理骄傲自负主要表现在思维敏捷、成绩拔尖的学生身上,特别是一些长期担任班干部或竞赛获奖的学生尤为明显。如学生陈某在高一时,一直是名列前茅,由于没能正确对待以往取得的成绩,变得骄傲自大,缺乏继续踏实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抓两头(优等生、后进生)。带中间(中等生)”的工作习惯,过分强调“两头”,忽视对中等生的关注,客观上造成了“忙两头,丢中问”的后果,使部分中等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中等生主要有以下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优等生”是青少年中一个重要的群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优等生”大多天资聪颖,学习成绩突出,他们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教师也往往地认为“优等生”其他方面亦然,人为地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现象,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会造成教师只重视“优等生”学业上的提高,而忽视其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又容易导致“优等生”产生各种消极心理。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学校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经过缜密安排,成立了“心理直通开心屋”,由专人负责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答,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设立了“知心姐姐信箱”,对于那些不敢和老师说的问题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解答。为了使心理直通开心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利用学校校园广播站对全校学生进行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