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迷爷爷     
“看戏啦!看戏啦!”一个身影冲向剧院。是的,你没看错,那个人就是我的戏迷爷爷。爷爷很喜欢唱戏。清晨,爷爷在阳台上“啊啊啊”地练着嗓子。等到7点多,爷爷就进入唱戏的环节了。唱戏时,爷爷的声音又细又尖,唱出来十分动听,有那么几分戏曲味。爷爷抬了抬手臂,把头微微仰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随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最后一句落地,爷爷的晨练结束了。爷爷不仅在生活中喜欢唱戏,也喜欢扮演戏里的角色。一身红大袍,手里拿着一把扇子,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高底鞋,把大袖子一甩,可神气了!每次他走在大街上,一旁的路人就会问:“老陈,今天又看了什么戏,扮了什么角色啊?”  相似文献   

2.
“每一只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她的前生。” 我喜欢张爱玲的这句话。这个高傲而独特的女人,她的人生。骨子里是浪浪、幽闲而又淡淡地散发着悲伤。喜欢看到她薄薄的红唇不露丝毫的微笑,喜欢看她沉郁的双眼在人海中寻找“原来是你”,喜欢听到“成名趁早”的话,感慨人生对她而言也许有过的匆匆。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证题是密切相关的,它是人们对客观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细致的感觉运动.如果我们掌握适当的方法,做到善于观察,那么就能赢得证题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证题的能力。俗话说,外行看戏看热闹,内行看戏看门道.观察中,我们应特别注意“门道”,而不被表象所迷惑。下面试举例说明. 经验证明欲证两个图形等积,往往用观察法就  相似文献   

4.
    
或许是老了,外婆总爱抱着有些陈旧的电视,看戏。独独是爱戏的,一辈子不识字的她,连新闻,也只能勉勉强强地侧着身子,在一大家人喧喧闹闹的稀里呼噜声里,隐约着翻来倒去地听。她眯着眼,小声说上句又打起仗了,就又被儿女们的高谈阔论,孙子孙女的呼来喝去掩盖住。  相似文献   

5.
看戏的意外收获诸葛大生的外婆最喜欢看戏,而且非得去戏院看,说那才叫够味。这下就有了麻烦,尽管外婆管票、管吃,可还是没人喜欢去戏院里“受罪”。于是一到周末,诸葛大生常常被妈妈点名去陪外婆看戏。  相似文献   

6.
读张爱玲的小说,感觉是一个饱经人世苍桑,目睹了白云苍狗变幻的老人,在隔着悠远的人生岁月回望很久以前的月亮“大、圆、亮”,却又模模糊糊地透着哀怨,那是走完了一世的生命历程后“永远不再”的感伤.读张爱玲的小说又会使人想起上海的梅雨天气,潮湿、阴沉,有发霉的味道.这是张爱玲为其小说刻意营造出的氛围和意蕴.她的小说看似是在讲一个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但细细品来会发觉其用心并不在于讲这些故事以供闲遣,而是在持续不断地倾吐着张爱玲内心对人生的一种感悟——苍凉.因而不管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如何变幻,不论是写旧家庭里的怨女孤魂,还是现代都市中的红男绿女都在重复上演着悲凉的人生之戏.世事变迁中落伍者的茫然失措,情感迷失在欲望之中的惆怅,鲜活的生命被压抑的无奈等等都是最能体现人生之苍凉意味的,因而张爱玲写来写去都困于这个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被窝里看戏     
老伴喜欢看戏,尤其喜欢看越剧。没出嫁时,她住在乡间,那时镇上没有戏院,只有春节和庙会期间,才难得有几场戏演出。碰到演戏的日子,无论路途远近,她都要提着凳子,跟随邻家大婶、嫂子们,一起去凑热闹。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很爱看戏,村里只要有演戏,小伙伴们就会三五成群的约着一起看戏。那时,莆仙戏在农村是一种乡亲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请戏看戏在村里是一大喜讯、一大盛事,每家每户的大人小孩都会争着把座位摆到好位置上。然而,随着电脑、游  相似文献   

9.
正Chapter 1那个女孩,我喊她姐姐。虽然她离开我已整整三年。15岁,刚刚开始上网,我在一个叫"彼岸花"的论坛里认识了一群女孩子,其中就有她。她比我大五岁,以姐姐的姿态盛赞我的文字。她说:你天生就适合写字。在成长的过程里,我总是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懂得,感到温暖并逐渐依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倾听着我的所有心事。偷偷喜欢的男孩、课业不好的苦恼、和父母之间的争执,她都以过来人的身份,教会我成长的道理。她在温州,江南的一座小城。她喜欢午后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馆点一杯拿铁,喜欢凌晨时分的雨,也喜欢读三毛、张爱玲。现在,这些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作者在文学里接近她,在生活里感悟她,在文化里怀念她。挥不去割不舍的是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张爱玲情节”,作者以自己独到的解读戚一家之言,向我们展示了莫衷一是的张爱玲特殊的一面,这本身是否也算是“传奇”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在创作中张爱玲极力营造着美丽与苍凉的对照,根本源于她思想里“幻”与“灭”的二重结构。家国的颓败过程塑造了张爱玲“幻”、“灭”的观世眼光,身世之感渗入她的作品之中。她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都具有“幻”、“灭”互见的结构。爱与人性在普通人的“传奇”里寂灭,但这个世界里隐含着凡人顽强的生命力,也泄露出一丝对未来世界的希冀;《流言》写尽人世诸相,表面上热闹琐碎,但褪不了苍凉的底色。“幻”与“灭”的二重结构在《传奇》与《流言》中形成一种稳固的平衡、参差的对照,使张爱玲不至于偏向任何一端,既有对人生的彻悟,也有对世传种种的执着。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风貌便建立在这种“幻”“灭”二重结构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谁都不会忘记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令人侧目的“新女性”,然而谁也会在心里对不仅仅是女性文学狂热时期根基的虚弱暗暗摇头。然而,有一个作家在悄悄地做着许多热血作家所不曾注意的工作,她就是张爱玲。她为女性文学掀开了女性心狱充满疮痍的一页。她真实地掀开了黑夜里女性生活的残酷画面。在中国女性作家里,还没有一个人象张爱玲那样以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去孜孜凄惨于女性悲凉命运的写生。所以,有人说“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者。”(胡兰成《评张爱玲》《杂谈》四四、五),固然,这里的评价有其评论者情感上的溢美之词。但张爱玲对女性心理痼疾的展露确有其不可低估的意义。如果说鲁迅毕生致力于对国民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安宁年代     
我喜欢唱针划过唱盘时流淌出的音乐的清泉,它让我感到安心;我喜欢红木家具散发出的悠远的气味,它让我感到安恬;我喜欢张爱玲笔下那身着旗袍,氤氲着青春的女子,她让我感到安静。一直偏爱着“安宁”这个词。它让我想到幸福,想到满足;它让我想到不远而真切的未来,也让我漾起怀旧的温情。十八岁,在我,是一个安宁年代。安谧的夜晚,空气中弥漫着暖调的音乐,透过那扇静穆的窗子,我看见了满天的繁星和喧嚣的城市的皱褶。星空下,皱褶里,有我安宁心灵的全部载体。张爱玲不爱音乐,她说那是做出来的,有点假,颜色和气味倒常常叫她快乐。我不这样,音乐和颜…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贵族     
安徽文艺出版社新版的《张爱玲选集》封面上是一款被胡风冠以“最后的贵族”的旗袍,忧郁而清雅,就像张爱玲的小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喜悦”。整幅都没在阴暗里,只在袍角极小的一边沾着光亮,好似伦勃朗笔下的油画。有人曾说过:“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鲁镇里的悲剧是“多采自病态的不幸人们中”,而张爱玲的小说人物“不是身体病了,就是心理病了,或者身体心理都病了。他们大都是满清的遗老遗少,仍享有正统的地位,在家里吃遗产、吸鸦片、养姨太太……”(见张子静的《序言》)人类最大的悲剧往往是内在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拟题法     
据说,著名作家张爱玲曾赞叹《借红灯》的剧名,为“借红灯”这个剧名而感动。她在一篇散文里说:有一出绍兴戏名叫“借红灯”,因为听不懂唱词,内容我始终没弄清楚,可是我酷爱这风韵天然的题目。也许初中学生还体会不到“借红灯”这个剧名有什么“风韵”,不知道它为什么值得“酷爱”,但这至少说明了作品的题目是多么重要。作品的题目好,会先声夺人,让人没看内容就先被打动了。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一九二二年所作的小说《社戏》,题目上明白写出一个“戏”字,又取材于看戏的生活经历,然而这题既不关乎所看的戏的本身,亦不在看戏上。写看戏而又不写看戏:这就是《社戏》的艺术构思特色。作品写了两种看戏经历。先写在北京看京戏时所见,然后倒叙上去,再写幼时在鲁镇,去平桥村转赴赵庄看地方戏时所遇。述“今”是为了忆昔,粗粗一读,似乎是在写“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与“看到……好戏”的对比,但是再读之后,就会发现这两句被置于小说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作品的底色是永远"荒凉"的,即浸淫在作品中的对世事人情的苍桑感及由此产生的惊心动魄的荒凉意识.她通过选择沪港"洋场社会"的乱世故事背景,采用看戏般的叙事距离,解构两性与亲子情感,将"思想背景里"的"惘惘的威胁"渗透在她的创作思想中,从而成就了她文学创作的品格.  相似文献   

18.
说我奶奶是个“戏迷”,那可一点儿也不假。别看她有点耳背,可只要有一点锣鼓的动静,她准能捕捉到。可我自小就不喜欢看戏,咿咿呀呀的,拖拖拉拉的,那个烦心啊!  相似文献   

19.
轮流当天使     
他们的初次相逢是在片场,她和他都是影片的主角。年轻的他们有许多共同的语言:戏里的角色、青春、生活,喜欢吃的食品、喜欢听的音乐……在电影中,他们一次次演绎着令观众潸然泪下的旷世奇恋。  相似文献   

20.
青春是一个多梦的季节,如花似锦的年华,朝气蓬勃,充满个性与张扬.青春也是一个萌动的季节,像一朵怒放的玫瑰,欲向异性展现自己的风采.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一词在同学圈里流传,耳边总有一些“绯闻”响起,有关于他人的,也有关于自己的.比如:“他喜欢你”“你喜欢他”“他喜欢她”“某某向某某表白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词天天都在演绎着.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年纪的我们,“喜欢”是羞涩的,就像那水池中含羞的水莲花蕾;“喜欢”是纯洁的,如校园里素雅的栀子花;“喜欢”是甘甜的,若深山中洁净的清泉,缓缓流淌在我们萌动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