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很受感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30万人受伤。其中有一所学校已变成了废墟,许多孩子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许多父母跑到学校,看到学校的一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读了一篇歌颂伟大父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令我非常感动: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就跑到儿子的学校,那间学校已成了废墟,他走向儿子的教室的位置,他挖呀挖,从8小时挖到36小时,没有停止过,没有气馁过,当他挖到38小时的时候,他听到儿子的声音,有14个孩子和儿子在瓦砾下面,父亲叫人们来帮忙,终于救出了儿子和14个孩子。儿子和父亲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这位父亲那么无私,那么伟大,他完全不顾自己的生死,奋力要救出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从这篇课文里,我体会出父爱与母爱的伟大,并油然而生一种敬佩的感情。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全市一百多万人里死伤近三十五万人。有一个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连续三十八个小时,空手挖掘砖砾。有许多来营救孩子的父母都放弃了,但这位父亲却把儿子连同其他十四个人一块儿救了出来。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高于一切,从这篇课文里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是啊!一个普通人很难在三十八个小时里连续挖掘,而这位父亲却因为爱的力量,完成了历时三十八个小时的营救工作。我被父爱的伟大力量所折服。其…  相似文献   

4.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本期同题大笔拼有关爱的主题的两篇文章,哪一篇更打动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希望这样的体验能让你获得对于“爱”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作家都歌颂过伟大的母爱,认为那是世上最无私、最动人的爱,而父爱却很少有人提起。在一篇文章中,我真正感受到了父爱也是那样的伟大,这篇文章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相似文献   

6.
声音在空气中穿过弥望的草色和玉米地的甜香.寻找到一片激动着的坡地.潜伏成一个不死的精灵。静卧着的石头把露水一遍义一遍地回味着.那乡村里的水分.隐藏着让村庄充满诗意的音符。  相似文献   

7.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地震,父亲安顿好妻子后,便急忙奔向儿子所在的学校,可是太晚了,那里早已变成一片废墟。父亲十分伤心,在快要绝望时,突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和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搬走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提示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刚读过<秋天的怀念>,体会到了母亲的无私和伟大.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父爱的赞歌.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文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诚信、有责任感。 3.学习抓住关键性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课文反复出现的“在一起”这个词语,感悟父子之间的真情与默契。  相似文献   

10.
史铁生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合欢树》正体现了这一点。全文思绪飞溅,笔致灵动,以“合欢树”为中心意象却并不拘泥,以“母亲”为着力点却又时时荡漾开去,构思平实自然又不落俗套。全文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母亲生前与母亲去世之后。在叙写母亲生前场景的时候,作者以十年为一个分界线,描述了大量母子相伴的生活细节:十岁的“我”是一个聪明而调皮的小男孩,作文写得好,年轻的母亲居  相似文献   

11.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父亲  相似文献   

13.
写母爱的文章,在中外文学中,可谓屡见不鲜、比比皆是,而写父爱的文章,则极为稀少而宝贵。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的《父亲的爱》,不仅是写父爱的经典之作,而且在写法上也别具一格、耐人寻味。文章开篇就采用“一语立骨、片言居要”的方法,揭示出全文的总纲:“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紧扣父母在家中的不同“角色”落笔,开宗明义,起到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爱的盛宴》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爱意,这种爱是质朴而真切、博大而深沉的。“一个大四的学生”爱吃妈妈做的饭,妈妈做的饭有“一种特别的滋味”,因为我们“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因为它渗透着母亲对儿子的爱。“母亲为儿子包饺子”的细节描写,真实细腻,感人肺腑。小小的“注射器”注入的不是“盐水”,而是母亲注入到儿子心中的”爱的血液”,那平凡的水饺便成了“交织着母爱与智慧”的结晶。这是一种多么博大而无私的母爱呀!这种爱恰如寒夜里的火盆,让人感到无限的温暖和幸福,感到母爱的无私、淳朴、圣洁。本文采…  相似文献   

15.
16.
有一种悲凉叫温馨.有一种绝望叫希望,这是我品读《项脊轩志》所产生的刻骨铭心的感觉。归有光用平淡如水的文字抒写至真至诚的性情.用悲苦苍凉的人生烘托弥足珍贵的亲情;是历历在目、活灵活现的亲情温暖了我的心灵。是多灾多难、无可掌控的悲凉冰冻了我的希望。对于归有光。我除了悲悯还是悲悯.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相似文献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洋溢着浓郁的父子情,折射出斑斓的人性光辉。教学这篇课文,我突出一个“情”字,用一个大问题统领全课的教学:“课文哪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你?”围绕这个问题,我抓住两点组织:一是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二是感悟儿子的“了不起”。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把描写父亲的句段还原为一幅幅具体的画面,  相似文献   

18.
自从阿Q作为典型进驻现代文学领域之后,注重对人的灵魂和精神的探索就成了中国新文学的一个传统。在这一内向化的探索中,钱钟书的《围城》堪称一朵独开的奇葩。《围城》以《儒林外史》般的描写气魄刻画了抗战期间中上层知识界的众生相,其对人性的揭露和鞭挞可谓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9.
对于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如何使学生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我以学生都熟悉的“5.12”汶川大地震为话题引出课文的学习.唤起学生的灾难心情。在这样的大灾难背景下.走进文字,细细地品味父亲的一言一行。使人物形象逐渐清晰、丰满。最后又通过辨析、练笔来提升学生对亲情的体会和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 写法入手初感知 数字串珠理文脉 师:同学们,首先给大家看一段从电影中截取的片段。(播放地震发生时的电影场面)录像看完了,有什么话要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