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相控阵天线技术在雷达、通信、电子战、导航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共形相控阵天线是相控阵天线发展的重点之一。文章介绍了共形相控阵天线国外发展现状,进而探讨了共形相控阵的天线阵型,方向图综合及波束形成技术体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电子装备。它在警戒、武器控制、侦察、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重要的技术装备。相控阵体制火炮定位雷达火炮定位雷达的发展动向是:增加侦察距离,提高机动性,配备自动导航定位系统,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阵列,发展新原理的火炮定位雷达。  相似文献   

3.
结构组织架构和冷却技术是一体化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关键系统技术之一。机载的相控阵天线孔径,面临着更苛刻的力学、热学环境,本文在总结当前主流机载有源相控阵天线孔径的阵列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业界平面阵、共形阵的结构开发动态做了综述,分析了应对阵列化热源冷却散热的几种技术方案。并对当前的相控阵天线的阵列结构技术开发做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波束形成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实现方法.对本数字波束形成项目,提出用FPGA和DSP相结合的架构来解决雷达在各种工作模式下的数字波束形成.  相似文献   

5.
陈大雷  孟楠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50+52-50,5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等效啁啾光纤光栅来实现实延时的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可以提供雷达所需的实延时精度,并且有利于减轻雷达的重量,降低成本,增大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带宽,是一种前沿的实延时技术。本文对实延时结构进行具体的分析。分析证明该方案可以提供相控阵雷达所需的时延  相似文献   

6.
<正>星载SAR是现代地球环境动态遥感最有吸引力的装置之一。目前在轨的星载SAR系统已经能够获得低于0.5米的高分辨率,但是星载SAR系统依旧面临诸多技术和应用上的难点和挑战,比如多任务需求、多模式需求、和同时高分辨率宽观测带(HRWS)。而目前的SAR设计和生产中,数字阵列技术是一条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应用基于数字阵列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探索星载数字阵列雷达体系架构并设计专用的射频模块。通过以上的设计和研发,我们可以较好的解决多任务、多模式和HRWS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一种具有真延时功能的微波接收组件,该组件由四路接收通道组成,采用MCM(多芯片组件)技术设计。相比于常规的接收组件,该组件在合路输出时使用Ga As MMIC(砷化镓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延时器,一方面可以展宽相控阵雷达的瞬时信号带宽,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尺寸,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聂高辉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3):190-191,198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利用安全加密手段来防止在线数字产品和重要电子数据受到非法获取和传播,从而有效地维护了数字产品和电子数据所有者的权利和利益。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干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利用DRM技术实现对电子档案的安全保密管理,并对系统结构和系统运作流程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数字采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领域。它在现代军、民用信息系统中均显示了其重要地位,特别是诸如雷达、声纳、高分辨率视频和图像显示、军事和医疗成像等方面。本文应用场景为数字相控阵领域,多通道数字采集板前端与TR组件模块,主要完成32路中频接收信号及预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光学相控阵在激光雷达、自由空间光通信、医学扫描成像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射频波段的相控阵曾经为雷达技术带来重大突破.然而光学波段的相控阵长期以来由于阵列单元间距大于波长,较难获得类似射频相控阵的性能,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来自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围绕光频波段半波长间距波导集成及其在光学相控阵中的应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为高性能光学相控阵及相关激光雷达等应用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14,(3):147-147
《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丛书:穿墙雷达成像》从墙和建筑材料的电磁属性的研究开始.讨论了在天线阵元设计和阵列配置中的各种技术,波束形成的概念和问题,以及集中和分布式孔径天线阵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信号同步和信号抖动是影响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两个因素是相控阵雷达进行时间校准的关键指标。文章介绍信号同步及抖动对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影响,详细阐述相控阵雷达工作所需的脉冲基准信号的两种光传输方式,并对其优缺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波束形成(DBF)的机载SAR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案.该方案根据干扰的方向,在成像的过程中,实时地调整接收波束方向图,使得主波束对准成像区域,同时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为了在成像过程中,只对波束进行有限次调整,采用了宽零陷波束形成算法.并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仿真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艳 《西藏科技》2009,(5):74-76
数字校园系统的构建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支撑。本文紧密结合西藏大学数字校园系统的建设,设计了数字校园系统框架,着重研究了基于GIS的数字校园功能设计、空间数据模型及数据组织、构建系统平台的选择等,试图提出一种比较实用的数字校园建设的新方向,从而实现校园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当今数字广播发展的技术现状、特点及前景,提出引进与发展数字广播技术,培育我国数字广播系统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数字音视频产业是我国信息产业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牵头开发制定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是本领域的基础性标准。本文主要介绍AVS的开发背景、研制过程、主要创新点以及产业化前景。AVS以标准和专利为纽带,打通了技术到产业转移的大循环,探索出了一条实现重大系统集成创新的道路。AVS标准不仅是我国构建完整的数字音视频产业链的技术源头,也是全球范围内数字音视频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利用航空影像测绘与更新1:10000地形图项目,阐述地图测绘与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设计过程,并介绍其技术要点、关键,为类似数据地理信息测绘项目建设提供典范和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时间延迟技术的相控阵宽带抗干扰方法,在阵列的边缘增加接负载的单元,减少阵列边缘的截断效应,使用阵中的单元方向图替代普通方法的点源进行低副瓣设计,减少设计的波束形状与实际阵列波束的误差。最后使用真实时间延迟器件替代普通相控阵的移相器进行波束扫描控制,提高相控阵的宽带抗干扰能力。使用该方法设计了一个9~11GHz的1×32直线阵,仿真得到阵列具有-30 dB的副瓣电平,在扫描到40°时,整个频段时的波束指向一致。  相似文献   

19.
李航  王臻 《情报探索》2014,(12):133-135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中基于XML/RDF的两种元数据描述技术,一种是传统的机读格式MARC元数据,一种是DC元数据。通过对比发现,DC元数据描述的数字资源信息更为直观、灵活、易读,但DC元数据并不能完全取代MARC元数据,二者各有优点和不足,并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0.
数字鸿沟的成因、测度、影响及弥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测度、影响及弥合方法四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数字鸿沟的研究与贡献,并发现数字鸿沟是一个需要全面认识的现象,未来应着重对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及测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