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直面新课程,在教学中应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体验,展开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反思,从而生成知识,张扬个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职业中学的部分学生,由于进校时的数学基础差,对数学学习是一“怕“,二“厌“,学习非常被动.要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关键是引导学生上好:有兴趣、生乐趣、立志趣三个台阶.……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全新教育理念以其巨大的冲击波震撼着当前的基础教育,最普通平常的课堂教学也将发生质的变化。在《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启示下,我结合自身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体验深刻。1 学习方式自主化模仿学习、记忆学习、操作学习、探究学习……,不论哪种学习方式都是学生学习成长所必须的。各种学习方式最终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但同时“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除了以上学习方法以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方式自主化,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根据这一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上,巧妙创设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投身到自主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是辨证统一的.师生的协调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民主、合作、和谐的氛围中释放出主体能动性.下面是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练、探、议、疑、评“,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于志敏 《考试周刊》2011,(88):94-94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成为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唤起学生数学学习的激情,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梁艳 《学周刊C版》2020,(18):109-110
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学好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数学。自学、议论、引导的方法是初中数学教学非常有效率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实现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主要分析初中数学课堂上采取自学、议论、引导三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就如何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谈一些实践研究与体会。一、变“听”数学为“找”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积极主动地去“找”数学,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乘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把握课内、课外的各种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地关注学生数学的有效学习,把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有效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为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乐山市中考数学的试卷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过程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等问题考查的密度.试卷力求体现的价值追求是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益,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数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试题关注课标、关注生活、关注数学素养、关注过程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沈红燕 《小学生》2012,(8):34-34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在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时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  相似文献   

20.
所谓"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教学选材应贴近生活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