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自身的素质缺陷。要切实减少和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认真实行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构筑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预防犯罪网络,切实解决青少年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等特点。探究其原因,与周围的诸多社会因素相联系,其中,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要实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进一步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边防线”。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法制教育,需要在家庭、学校、其它社会群体组织的良性互动中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家庭、学校、单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监管依托模式中的单位已被分化,新的家庭、学校、社会群体组织监管依托模式正在重构。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可供社会思考和选择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社会监管依托模式有:家庭+学校+青少年事务综合俱乐部模式、家庭+学校+社区组织模式、家庭+学校+现实社会各种群体组织的松散型模式。选择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社会监管依托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考量。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联系社会和家庭,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和家庭中的积极因素,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的立体网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联系社会和家庭,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和家庭中的积极因素,构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的立体网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构成青少年教育的完整系统,至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重要性,不用笔者赘言。笔者在此要阐述的是如何防止学生与家庭相分离而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从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7.
现代青少年从家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能力差、心理素质差、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问题。人们通常会认为这些问题是社会或学校环境所造成的。但追根溯源,这些问题的产生与青少年早期的家庭德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应重视并做好家庭教育,且莫让学校、社会再去补家庭教育的课。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朋辈及个体自身。要解决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我们的对策是:发挥榜样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发动社会与家庭参与,鼓励青少年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家庭道德观念和责任感的形成,并不是单一途径可以造就的。它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只有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健全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真正把青少年家庭道德责任教育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校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刘白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较之过去有不少增加,在校学生犯罪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成为严重杜会问题之一。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及家庭,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由于这个问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世纪,呼唤教育转型,青少年的人格教育越来越被社会重视。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自律精神,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青少年犯罪的内因主要是青少年的身体的早熟和自我意识的快速觉醒导致的自控能力弱;外因主要是目前没有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的早熟相适应的教育和生存环境,即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在性教育和美育教育方面严重缺乏,与当前身体早熟和意志早熟的青少年的现状十分矛盾,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进行综合治理,重视性教育,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才能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3.
王铁民 《德育信息》2002,(6):32-34,19
青少年犯罪在近几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并出现了低龄化。犯罪活动出现团伙化,智能化,“好学生”、女学生犯罪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青少年犯罪活动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原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和措施,从社会方面讲:1、要尽快建立起全社会的预防机制。2、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3、努力做好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从家庭方面讲:1、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方法。2、强化防范意识,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3、维护家庭的团结与和睦;从学校教育方面讲:1、实施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是学校中的经常任务。2、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措施。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旧体制转轨的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参与。家庭和全社会要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努力营造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从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氛围不和谐和家庭结构缺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学校因素主要是教育内容不平衡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不良社会文化和不良社区氛围。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目的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与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为了了解青少年生涯适应力的现状,课题组对1127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居住地差异、父母教育程度差异、家庭收入差异、子女类型差异、家庭类型差异、生活满意度差异。建议从开设专家讲座、开设生涯团体辅导活动课、个别咨询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配合等几个方面提升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17.
从网络、家庭、学校、社会方面出发,列举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家庭、学校、社会几方面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道德素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对于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不能仅从青夕年本身去看,更重要的是要看到青少年正处于思想理念的养成期,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尤其是息息相关的外部因素,包括学校、家庭以及小到周围环境大到整个社会的社会因素等。本文旨在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的实地研究,找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缺失,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建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德育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德育活动的外部客观基础,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并优化青少年家庭德育环境,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从特征、原则和内容三个方面认识青步年家庭德育环境的必要性,将有助于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家庭德育环境,促进家庭德育与社会德育、学校德育的优化整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时期是职业价值观从萌动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受学校、家庭、社会、个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个体心理因素与社会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学者们多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会变迁对青少年人生观及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较重视社会共性因素的研究,而对学校、家庭、青少年个体差异的研究并不多见。学校作为培养青少年的专门机构,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多数地方仍然存在重点中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之分。不同类型的学校对青少年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