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心雕龙》提出的“才、气、学、习”论和《原诗》提出的“才、胆、识、力”论 ,都是作家个性心理结构理论。比较二者相应的具体结构要素的异同 ,并指出二者理论宗旨和时代背景差异而形成的整体理论功能的异同 ,显示了二者之间的理论创构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2.
徐渭的本色论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是“俗”和“真”。徐渭的禀赋遭遇和人格思想决定了他的学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和鲜明的个性意识使他确立了新的戏曲美学标准。提出了以心灵觉醒为基础,以通俗自然为核心,以摹写真情、真性为目的的本色论。在他的杂剧《四声猿》,理论作《南词叙录》、《西厢序》等中都有确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重“徵”求“验”是刘勰《心雕龙》的批评之一,刘勰重“徵”求“验”的做法有二:一是以具体验证,例证具体,在“之枢纽”诸篇中是这样做的,如以自然现象验证人现象,以经书验证其他作品等;二是以具体验证理论,在体论中,以圣人辞验证诸体源出五经,在创作论与批评论中,以作家、论家、圣人辞、前辈作家、自然现象、事物本身等验证他提出的理论,如此再方面的结合,完成了其重“徵”求“ 验”批评方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现代汉语中“人才”、“奴才”、“蠢才”名词的“才”,和“方才”“刚才”副词的“才”,字义和字形结构联系不到一起,换句话说这“才”字的结构的原意是什么? 《说文解字》说:“才,草木之初也,从│上贯─,将生枝叶也,─,地也”。  相似文献   

5.
《白雨斋词话》在以“沉郁”为核心的词论体系中,还存在着一种注重“才、力、气”因素的倾向。这种因素的加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陈廷焯的“沉郁”词说克服了艺术审美趣味偏于狭隘的弊端,而且也为这一词论体系带来了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老舍在旅英期间写成的域外小说《二马》,讲述了来自“文明古国”的中国人在英国的一段饶有意味的生活故事。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老舍的《二马》进行解读,认为在《二马》中,老舍对小说的语言、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等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新奇陌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耗散结构论”与“协同学”、“突变论”被誉为当代的“新三论”,它是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利时的普利津在1996年提出的。这一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它的基本观点是:一个远离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系统处于稳态时,非平衡系统进入了一种有序的结构。有序的结构要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饨中产生出来。其特征是,必须从外界给体系输入能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逐渐认识到,熟悉外语和母语各自的特点,并对这些特点进行科学的对比研究,对于学好一门外语至关重要。本就汉语句子的“话题--说明”结构与英语句子的“主语--谓语”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汉英句式特征的异同,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  相似文献   

9.
阅读《曹刿论战》,宜于抓住一个“论”字,因为只有这样,才利于我们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抓住“论”字,我们就可从中间开花,从整体上把握这篇课文的结构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德国美学理论家伊瑟尔在英伽登的“不确定之域”理论的启发下,在其名的论《学的召唤结构》中提出的。该理论的要点是:(1)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不确定点”和“空白”,它是沟通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转换为后必不可少的“中间站”。(2)学作品由于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而产生一种“活力性”(张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诗的由来,《诗品》和《南史》均记是谢灵运梦惠连而得。但经过考证,梦诗的说法并不属实,是杜撰的,并且很有可能是谢氏族人所撰。谢氏族人通过梦诗这一说法,赞誉谢灵运出众的文学才华,并借谢灵运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提升谢氏家族的声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知音》篇集中体现了刘勰的文学批评理论。在该篇中他指出了文学批评中普遍存在的"知音难求"的现象及其存在的原因,探讨了通过"博观"、"六观"和"沿波讨源"的途径实现文情可鉴的可行性,并从"情动辞发"和"披文入情"两方面论述了创作者与鉴赏者的潜在交流过程,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一个包括创作者、作品和鉴赏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系统。  相似文献   

13.
谢觉哉法制思想包括:废除旧法制建立新法制;依法办事;坚持审判独立,重视调解工作。谢觉哉的法制思想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仍具有重要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灵运、谢朓的隐逸思想与他们的性情有关,同时也都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玄风佛学的盛行及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对二人的归隐之思都产生了较大的促成作用。但二人归隐的思想基础、精神因素和归隐方式均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和谢眺是南朝两位著名诗人,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被誉为山水诗的创始者;谢眺是继其后的山水诗人又一位优秀代表.他们的诗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差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二人的仕途经历以及所处时代的诗风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西晋到南朝之末,太康谢氏家族前后绵延长达300多年.出现了众多著名人物.如政治家谢安、名将谢玄、诗人谢灵运和谢眺等.权倾天下,名扬四海.实为历史所罕见。  相似文献   

17.
徐渭在《南词序录》中把“谢娘”解释为“文女”,李复波、熊澄宇认为“谢娘”与“谢秋娘”关系更近。事实上,在“唐诗”、“宋词”、“元曲”中,“谢娘”、“秋娘”、“谢秋娘”是三个屡屡出现的意象,而且各自有其渊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六朝文学研究中,主流文体由赋向诗的转变问题历来受到关注。本文以“山水”题材为切入点,通过对题材与体裁、时代文风变易之关系的辨析,论述了山水题材在六朝时期由赋入诗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赋体对于早期山水诗在结构、用字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中辞藻繁缛、结构程式化等现象的成因也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谢胱同属陈郡谢氏家族,而分属刘宋与萧齐时代。其行为在染上家族特色的基础上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谢个性各呈狂狷与局促的特点,却终遭屠戮。家族与时代的影响,也使二谢在个人素养与人生态度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二谢皆工诗擅书,对文坛有较大影响;以才学与郡王交好而未得善终,好奖掖人才又有士族之傲气;皆追慕家族的显赫;俱受玄佛思想的影响而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