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偷抢     
《老年教育》2016,(4):37
一个穷人向一个富人请教致富的办法。富人说:"我原来也很贫困,现在日子过得富裕,因为我每天辛辛苦苦偷呀、抢呀。第一年生活就能维持,第二年已吃穿不愁,第三年我家就粟满囤谷满仓了。"穷人听了,也不问清楚他怎样偷抢的,就回到家乡动起手来。每天晚上,他翻墙挖洞,大肆盗窃,家里居然也富足起来。不料官府捉赃将他判罪,连家里原来的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位朋友,下岗后一直没找到致富门路和较好的职业,因此生活拮据.然而,谁也未曾见他有过愁眉苦脸,成天总是乐呵呵的.这是因为,他给自己的现状所下的定义不是贫困,而是惊人一语:尚未富裕!  相似文献   

3.
梅吉·克利里出生在新西兰一个职业剪羊毛工的家庭里。梅吉有五个哥哥和一对双胞胎弟弟,父亲帕迪每年靠为人帮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母亲菲则在家默默承受着繁重家务的重压,一家人在贫困中艰难度日。小梅吉9岁的一天,帕迪失业了。就在全家人为生计而烦恼时,帕迪收到断绝联系几十年的嫡亲姐姐玛丽·卡森的来信。玛丽比帕迪大11岁,年轻时嫁给了富有的迈克尔·卡森,33岁就守了寡,独生子幼年就夭折了。玛丽拥有全澳大利亚最大的德罗海达牧场和盈利颇丰的迈克尔公司。孀居几十年后,就在她65岁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了她的弟弟,于是写信给他,让他带着全…  相似文献   

4.
张琴 《家教指南》2003,(8):11-12
有人问著名的艺术家,一位跟他学画的青年将来能否成为一名著名画家?那艺术家回答道:“不,绝不可能,他每年有着6000英镑的收入呢。”也许有人会惊叹于艺术家的肯定和绝对,但稍作斟酌,却也不乏道理:因为这位青年缺少成才逆境。而人的本领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在富裕的情况下很难产生有为的青年。两度出任美国总统的格鲁夫·克利夫兰起初也不过是个穷苦的店员,赚着每年50英镑的工资,他后来说:“的确,极度贫困所激发的雄心比较来得切实而有力。”这一事实,又再次证明了逆境在人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俗话说:“逆境…  相似文献   

5.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去年初,江苏滨海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进行调研,提出了“授之以渔,点石成金,提高技能,组织输出”的方案,并成立了“滨海县扶贫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对农村贫困青年实行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向外劳务输出,做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彻底拔掉贫困的根子。同时决定由该县技工学校承担培训任务,5月份首批开办车工、焊工、电子装接、缝纫、计算机应用、保安等6个专业,培训农村青年440人,年内计划培训1500人,致富1500户。5月中旬,首期招生的440多名学员正式开班上课。可在教学培训…  相似文献   

6.
小儿子还有几个月就要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了。全家人和他一样最舍不得的,是他的老师皮特。 小儿子属于那种天生就知道要把自己的东西和事情照顾好的孩子,笑容也甜,没有人不喜欢,但却超级倔强。  相似文献   

7.
在青年弱势群体中,贫困大学生又属于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与其他青年弱势群体相比来说,大学生的贫困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换言之,大学生的贫困现象多集中在读书期间。等到大学生参加工作后这种贫困现象就会得到缓解或者彻底消除。因此,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助学贷款政策保障大学生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本篇论文主要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及对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进行详细的论述,并针对其存在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有效的保证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邓小宁的苹果高产绝招山西省黄城县城关镇西张村村民邓小宁,靠栽植苹果走上富裕之路,成了当地的致富能人。该村虽然自然条件差,但他讲究科学,精心管理,苹果连年获得高产。他的高产绝招是:合理密植为了早收益、早丰产,他在果树密植上进行了探索。地设计的密植苹果树...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一个早春二月,在当时苏联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孩。这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所以,男孩一出生,他艰辛的童年就开始了。男孩的家里有6口人,他们全家人挤在一起,住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子里,男孩的家里除了农庄里分的一头奶牛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值钱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0.
军旅寻迹     
毛亮 《广西教育》2006,(7C):19-19
眨眼间,“五一”长假说来就来。爸爸几个月前就说过,“五一”期间,要带我们全家人去他曾经生活、战斗过的边防部队看一看。到边防寻找往昔的军旅足迹,重温过去的军旅生活是爸爸多年来的愿望。爸爸曾经在中越边境坚守祖国边关十多年,  相似文献   

11.
种瓜致富的带头人──牟洪芳刘庆吉,蒋忠才,张殿元,杨学厚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成人学校在蚕庄镇的灵山脚下、诸流河畔,一提起牟家村牟洪芳这个名字来,人们就会夸赞说:“她可是这一带农民种瓜致富的带头人哪!”进成校学技术自种西瓜先富裕牟洪芳今年47岁了。自完小...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出生于一个破产的农民家庭。他在青年时期是个流浪汉。 有一天,杰克·伦敦在街上游逛,他感到空虚苦恼:自己饱受贫困与苦难,转眼已19岁了,难道一辈子就这样生活下去?他漫不经心地走进一家图书馆,随手拿起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磁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辛巴多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把两辆同型号的轿车故意丢弃在斯坦福市两个不同的社区,其中一个社区是斯坦福市较为富裕的A社区,另一个则是斯坦福市区相对比较贫困的B社区。因身处不同的境地,这两辆车有了不同的遭遇:丢弃在A社区的车一周过去都完好无损,而丢弃在B社区的车,没过几分钟时间,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11,(12):19-19
浙江乐清读者问:儿子才二年级,竟然因为挨了几句批评,就丢下一句“家里讨厌,爸爸讨厌”跑了。全家人急着到处找,在一个建房工地找到他。我家经营小商店,生意很忙,忽略了管教儿子。可他小小年纪就出走,学坏了怎么办?我们该如何管教他?  相似文献   

15.
《世界教育信息》2007,(9):73-73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7月18日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说,从贫困国家向富裕国家的“人才流动”阻碍了贫困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脱盲学技术科技富万家他曾经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几年间,不仅脱了盲,致了富,而且带领全村人依靠科技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了远近闻名的好支书。他就是晋庄镇东沟村的带头人———杨集慧。杨集慧出生于1960年,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仅读过几个月书,就被迫离开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立足于我国“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全国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他认为,粮食的增产,不仅是确保几亿人口吃的问题,还关系到能否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政权问题。毛泽东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制高点,明确了农业的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还强调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中首要的地位。尽管毛泽东片面夸大了生产关系的作用,但其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眼看人生     
在汉堡定居的一个中国人,对我讲了他的一次亲身感受——他刚到汉堡时,跟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个急刹车,下去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相似文献   

19.
1965年,迈克尔·戴尔出生于休斯顿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个经纪人。在戴尔家里,处处都充满商业气氛。一方面父母关心支持他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则有意在孩子面前谈论商业话题,让孩子很早就懂得经商致富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饱受贫穷之苦的中国人,而今很多也富裕起来了。在激情于致富奔康的同时,我们发现:奋斗成功了,家庭富裕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来了。如是,便有了富家子弟的词汇、说法、思考、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