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耶秦简(一)》具有极强的文献真实性,就其中的词汇现象而言,可以为辞书书证补阙,可以提前辞书"始见书",可以增补辞书词语,可以增补辞书义项,所以,《里耶秦简(一)》对语文辞书修订具有重要价值,应该成为辞书修订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2.
出土文献未经后人传抄,保留了原貌,具有很强的语言真实性,应该成为辞书编纂的重要文献材料并加以利用。《上博简》是出土的先秦古佚书,很多词语不见于传世文献,现有的辞书所涉及的文献材料基本上基于传世文献,对出土文献不够重视。用《上博简》中的词语,从“增补词条”“增补义项”“书证补缺”“书证提前”四个方面论证该批出土文献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价值。  相似文献   

3.
笔者穷尽性地分析了简帛医籍中的程度副词,得出结论,先秦简帛医籍中程度副词单音节词占多数,双音节词有所发展,主要修饰形容词谓语和动词谓语。简帛医籍程度副词对于辞书编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辞书释义增补和辞书书证补晚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中仍存在着释义有误或书证滞后、缺失与孤证等问题,这不利于词语溯源工作。以《清风闸》等近代汉语文献为参照,试着订补了该辞书中21条词语的书证或词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及词语溯源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释了《大正藏》中十个词语,补充大型辞书在编纂上所漏收的义项、词语,同时,还将大型辞书中有些词语的书证时间大大提前。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收词最广、最具权威性的一部语文辞书,注重“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释义准确,书证充实,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但由于规模宏大,编纂任务繁重,《大词典》出现部分书证迟后、孤证、义项未收、词形未收等情况。因此,我们主要以前人关注较少的晋南清代戏曲碑刻为主要语料,从提前书证、补充孤证、增补义项、补充词形四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大词典》词语的编纂进行有益的修订和补正。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字典>作为体现当前汉语辞书研究最高水平的大型工具书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在释义、义项、书证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遗憾之处.建国以来在战国至秦这一时期的楚地和秦地出土的大量简牍文献,尤其是其中的遣策等材料为汉语词汇史特别是量词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主要体现在可以为大型辞书增补词语义项、提前始见书、弥补用例阙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书证是大型语文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辞书编纂质量的主要标准。文章指出《汉语大词典》中收录的一些"死亡"义词条在书证方面尚存在书证滞后、书证单一"断流"和书证有误等问题,并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死亡"义条目进行了订补,以期为《汉语大词典》日后的修订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朝造像记属同时资料,时代确定,真实性强。对其词语作全面的清理,不仅对汉魏六朝的词汇研究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整个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也有重大价值。另外,对大型语文辞书的修订与完善也可提供一些难得的材料。文章从书证偏晚、义项漏收、词条漏收三个方面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增补。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石刻文献例证,从增补词条、增补义项、提前书证三个方面为《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修订提供参考:补充失收词条“金赢”“赞省”等6例,为“寒心”“声歌”“弦竹”等3个已收词条补充失收义项,提前了“元子”“肇开”“具体”等8个词条的首引书证。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但其仍存在一些疏误,如书证滞后、书证缺失现象比较严重。清末民初白话报刊语料新颖、内容丰富,是辞书编纂和修订的重要材料,可以提前滞后书证、增补缺失书证。兹列举部分,以期有助于《大词典》修订和汉语词汇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型历史语言辞书编纂在引用书证时必须考虑某词语或其中一个义项的最早书证,以便能从源头去探求词义演变过程。《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收词量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它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加以全面阐述",但在引用书证尤其是首见书证时有不足之处,即出现很多书证迟后问题。今就研究西汉《盐铁论》过程中发现的更早书证七例商讨如下,以期供辞书修订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指出现有大型语文辞书的语料大都囿于传世文献,所收许多词的书证、释义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词条漏收也是常见现象。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作为新语料,从书证的补缺证早、释义、词条的增补订正等方面例举其辞书学价值,以此说明该古简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一部大型语文类工具书,但也还存在部分书证晚出和后代用例缺少的问题,利用魏晋碑刻补充这些书证,对于词语溯源、探流及辞书编纂修订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乾隆大藏经》和《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有不少词语是《汉语大词典》中漏收和词义缺损的。对这些词语进行考释,有助于补充大型辞书漏收的词、义项,同时还将部分词语的书证时间大大提前。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词典》中不少词语的义项所引书证严重滞后。笔者就平时翻检使用所记尽可能补出有关词语的最早书证,以供《汉语大词典》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海棻先生的《记时词典》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记时词语的专门词典,其所搜集的记时词语及其书证都很丰富,受到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史学界的重视和好评。但是在词条立项与释义、书证选择与引用上,尚存在一些不足。《庄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著作和经典文献,在对当时词汇的运用和后世词汇的发展方面贡献和影响很大。《庄子》的记时词语对《记时词典》增补词条、改正释义、增加或提前书证等都有很好的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书》是《汉语大词典》书证的重要来源.但我们在研究《汉书》法律词汇时,发现《汉语大词典》中很多词语书证迟后.今就所检得20例商讨如下,以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古汉语新词新义的发掘是汉语词汇史和汉语辞书编撰的一项重要工作,"理"、"举"、"收"、"处"四个常用词在中古时期有新义产生,而各大辞书皆未收录,所论四词或可补当前大型辞书的释义和书证.  相似文献   

20.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通过对中古佛经词语进行研究,可以为大型语文辞书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前书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