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仿写句子是语言运用类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的命题方式是,设置语境,指定例句,要求考生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仿照例句再写一两个句子。仿写句子并非“依葫芦画瓢”那样简单,它必须符合句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语境的设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汉语教学常采用例句作为词汇语境的形式呈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但应关注其能否有效实现学生相应认知语境的触发和建立。因此教师设置词汇语境时应注意语境例句的顺序安排、语境的信息量、对比语境的利用、语境信息的相关性等科学性、技巧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研究常常仅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分析,认为“曷其”、“彼其”中的“其”可有可无,或释为“助词无义”,或以为可以不译.本文从汉语认知功能、篇章语法的角度分析了相关例句,指出这些“其”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考测点导航1.掌握文言虚词一般用法和意思。2.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典型题点击一、选出与例句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相似文献   

5.
课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当的注释有助于师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是“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这一注释有待商榷。通过探讨《短歌行》的创作背景,分析上下文语境,研究相关例句,借鉴其他学者的观点,总结出“慨当以慷”的主语为“诗人”,其释义为“内心情绪激昂”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指实际的语言环境。单个的词离开了语境就显得呆板、生硬、没有活力,正如Jespersen所说的“孤立的单词只是‘单词的幽灵和僵尸’”。因此,教学单词须从语境中教学,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能提高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和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一、单词语境教学,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采用“学习—应用—巩固”的程式,把新词与词组放在有上下文的句子里教,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比如,教师先说出一个带有生词的句子,并作出简单的词解,然后让学生重复。重复例句对学生来说很有…  相似文献   

7.
<正> 一、问题 吉林人民出版社,程希岚、吴福熙两位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202页有一例句(以下简称“例句”)是: ④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 (《史记·天官书》) “例句”中的着重号及“例句”出处是该书编者加的和附注的。 选用这个例句的目的在于说明古汉语  相似文献   

8.
1、“象”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象”常常用作动词,做谓语。如:①共产党象太阳。“象”有时也用作副词,作状语,如:②他象是要啃下对方一张皮。 (梁晓声《荒原作证》)“象”字的这两种性质,许多语法书已作论述,也为大家所公认。本文着重要讨论的是“象”在下列语境中的用法。请看例句: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例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语境中掌握词汇、词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相结合是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设计恰当的例句用以形成恰当的语境至关重要。例句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的限制因素,应有效展示词汇的语法特点、提供充足的语义信息、具有实际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选课堂例句是门艺术,举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听课的兴趣及教学效果。要使例句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就要看选择的例句是否有以下特点。1.简单明了例句是要说明某个知识点的,一个擅长举例的老师,知道在举例时要注意例子应浅显易懂,能够为教师讲解服务,产生一种一触即发的效应。(1)M y grandpa is alone but he doesn’t feellonely.(2)H e threw ballthrough the window.(3)To see is to believe.例句(1)通过结构简单的句子呈现了让学生辨识的词“lonely”和“alone”。例句(2)巧妙地运用同音异形词“threw”和“through”,有利…  相似文献   

11.
顾建香 《考试周刊》2012,(43):82-83
例句是一种基础的语境,巧妙选用例句,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表达意愿,促进他们展开积极的语言思维活动,而且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记忆,有效地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周冲 《双语学习》2007,(10M):218-218,F0003
“それでも”与“それにしても”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接续词,从意义上来说,都表示逆接、让步,都可解释为“虽然…但是…”、“即使…也…”,但其具体含义以及使用语境都有很大的区别,本文拟从“それでも”与“それにしても”的结构分析出发,结合与“それでは”“それにしては”的意义对比,通过例句来弄清“それでも”与“それにしても”的区别,以求能够更加准确得理解并运用这两个接续词。  相似文献   

13.
词语释义是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首要环节,每一个词都处于特定的语境中,并且词义会因语境不同而变化,应在语境中进行词语学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语境进行释义,关键在于将各种隐性语境要素转换为可把握的显性要素,这些要素最终主要通过设计的例句体现出来。本文拟从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个方面淡淡语境在对外汉语词语释义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趣味英语     
驴子的岁月例句:It's donkey's years since I met Danna.如果单看字面意思,看到上面的句子,大家不免要目瞪口呆了吧?其实,donkey'syears=averylongtime,“驴子的岁月”相当于我们中文语境中的“猴年马月”。这样说来,句子就不难理解了吧?是的,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我多年前见过戴娜。言外之意是:我已经很久没见到戴娜了。再比如,如果抱怨某项工作进展太慢,可以这样说:The new play ground won’t be ready for donkey’s years.(要修好新的草场,那可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在某人头上例句:Doctor Lee's lecture was way above my head.And wha…  相似文献   

15.
我在这里主要是谈一谈“曾、尝、既” 在初中、高中文言课文中的用法.这三个字在中学课文的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使用频率很高.“曾”有11个例句;“尝”有33个例句;“既”有48个例句.它们主要是作虚词使用,少部分作实词使用.绝大多数情况下作副词,特别是作时间副词,极少数情况下,做其它成份.作副词的用法一般都表示“已往”、“过去” 的意思,可译作“曾经”、“已经”.  相似文献   

16.
英语修辞学是探讨人们在交际中选用英语最佳表达方式表意的学科,因而英语修辞著作就更应该高标准地以得休的例句译文向读者展现如何在具体语境下使用最佳语言形式进行交际。本文提出了例句译文要坚持准确性、形象性和适合性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17.
“驰”与“弛”【请你判断】例句:期终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紧张的情绪慢慢松驰下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错误辨析】“驰”是马字旁,本义指拼命赶马。怎能与“松”搭配呢?所以应该写作“弛”。“弛”是弓字旁,本义是指放松弓弦,后来指放开、松懈,与“松”搭配,是指不紧张或不严格。同学们在写“驰”与“弛”这两个字时,可以从偏旁上加以判断,切不可混淆。【正确用法】例句1:草原上到处都有骏马在奔驰。例句2:虽然此次洪峰刚刚过去,但是我们的神经还不能松弛,因为更大的洪峰马上就要到来了。“愁”与“筹”【请你判断】例句:面对这道难…  相似文献   

18.
罗啰【请你判断】例句:他这个人太罗嗦了,我的头都快被他讲疼了。【错误辨析】例句中的错误可不容易找出来哟!大家仔细看一看“罗嗦”这个词,它有错吗?让我们来翻一翻字典吧!“罗”是单音字,读“luó”,其本义是指一种捕鸟的网。而与“罗”形体相近的“啰”共有“luō”“luó”和“luo”三个读音,在读“luō”时与“嗦”连缀成词,表示说话絮絮叨叨或者是办事使人感觉麻烦。同学们以后再遇到有“罗嗦”这样的写法时,一定要把它纠正过来,改为“啰嗦”。【正确用法】例句1: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摆下了天罗地网,管叫闯进来的敌人有来无回。例句…  相似文献   

19.
句式续写是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它主要是针对提供的语境,进行仿造句式,进行创造性发挥。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增加了汉语词性注释,其中“转眼”一词的注释为:动词,表示极短的时间。例子:冬天过去,~又是春天了。这个例句,从功能上来讲,“转眼”在此主要是作副词。我们不妨从下面一些例句中再来看看“转眼”的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