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想采写出新闻名篇,成为名记者吗?《记者素质与成名》一书将助你一臂之力。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于1990年11月出版,作者是高级编辑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成名》针对当前新闻队伍素质状况,总结中外许多名记者成长的经验,探索其成长的  相似文献   

2.
姚文华同志的这本专著,在书肆上还是仅见的。他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提高记者素质的重要意义;记者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在不同岗位上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素质培养与提高等方面的问题。这本书总结了中外许多名记者成长的经验,考虑到新时期的新要求,思想性、可读性、实用性均强,有其广泛的读者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如果《大学》真  相似文献   

3.
我们怀着求知的欲望,爱不释手地读了姚文华的专著《记者素质与成名》(新华出版社出版),深感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最近几年,谈论记者素质和修养的文章时有出现,但全面地、详尽地、系统地探讨记者成长的规律,阐述记者素质与成名的关系,这本专著至今还是仅有的。  相似文献   

4.
《记者素质与成名》(姚文华著)是一部好书,值得新闻工作者一读。这本书中涉及到一百多位古今中外的名家和当代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西方记者善于捕捉新闻和娴熟的写作技巧也值得借鉴。为了使大家学习方便,现将书中提及  相似文献   

5.
这个书名首先就吸引了我.我曾几次想过,想写一篇讨论记者素质的文章.人们对新闻工作的许多要求,都跟编辑、记者的素质密切相关。但我只是有这么个朦胧的想法,不清晰,同时编辑、记者素质应包括哪些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也没有想周全。因此几经考虑终末动笔。现在看到《记者素质与成名》,当然是格外的高兴。读完这本书的目录,我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只是一个很粗的轮廓,而这本书对记者素质的论述却是十分的全面、细致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一档以记者为主角的栏目《记者档案》诞生了.之前有一些报纸和杂志是专门面对新闻队伍的,多由各个报业集团主办,然而其多以探讨业务为主,罕见记者故事类栏目,也仅仅多在圈内少量发行.而《记者档案》提供了一个更为大众化的平台,让采访者成了被采访者,截至2007年初栏目停播,共有200多位记者通过他们的栏目进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有词赞扬王勃的《腾王阁序》,他在所写的《贺新郎》中说: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为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写下的佳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连大诗人辛弃疾也称其为翘楚,可见分量之重了。在我国的新闻史上,也有一批记者群中之翘  相似文献   

8.
当前报纸对于教育工作、教育科研的宣传和报道,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地方报纸,每个月反映教育战线的消息寥寥无几。从版面上看,在30多种中央和地方日报中,给教育的固定版面只有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从内容上看,一般化的泛泛报道多,具有方向性、典型性的稿件少。例如写教师,还是停留在如何热爱本职工作上;写教育,多是反映一般教学情况或如何  相似文献   

9.
1989年春夏,北京发生了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波及全国,震惊世界。令人吃惊的是,作为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的新闻机关的一些编辑记者,在这场严峻的政治斗争中,居然离开了党和人民的立场,利用党的新闻事业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和影响,通过新闻报道和游行声援活动,支持动乱,进行错误的舆论导向,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围绕《深圳商报》构建“大舞台”,我们思考了很长时间,也积累了不少资料,有必要把它整理出来。 对“大舞台”的理解 报纸是传媒,是传播新闻的媒介,是发布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供编辑、记者和总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个“报纸自身”的舞台,凡报纸皆有之,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宣传工作很重要的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闻宣传面临的任务愈来愈重。党和人民期待着新闻战线能多产生一些名记者,写出更多的震撼人心的作品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众多的新闻记者,也无不希望自己有所作为,成为名记者。然而,在我国众多记者中,名记者还是太少。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名记者,必须具备这样一些修养: 第一,良好的思想修养 良好的思想修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记者工作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此,记者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把自己从事的新闻事业和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紧紧地联系  相似文献   

12.
“全心全意做一个记者”。这一句话,写在张煦棠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一个记者的足迹》里。每次读到,总是怦然心动。 张煦棠是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新闻事业的第一代人。从随军记者到政法、文教、科技、经济,几乎所有的“记者行当”都做了一遍。他的这一本作品集,收入120余篇代表作,以写作年份排序,让我这个年轻记者,得以追寻一位素来敬慕的前辈长者的成功足迹。 我曾在他手下当一名兵,当时他已年过花甲,从文汇报副总编岗位上下来后受命主持新闻报,做总编辑,在我的印象中.很有些与众不同。他始终不改记者本色。近10多年,他当“新闻官”,虽分  相似文献   

13.
正前几日,读了本报记者王文君的《温泉之惑》系列报道,有些感想,也引发了一些对当好一名记者的思考。《温泉之惑》是一篇对忻州市温泉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的深度报道,作者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经过认真理性的思考,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值得一读。当下,这样的文章并不多见,这样下功夫研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记者值得肯定。做为一名记者,理性思考非常重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博客、微博让每公民都能成为记录者和传播者,做一名记者不易,做一名好记者更  相似文献   

14.
抗战初期是范长江写作甚勤的一个时期,作为著名记者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国际新闻社的领导人,当时很多报刊都争相刊发他的文章,只是由于岁月尘封,时间隔膜,其中有些文章现今不为人知罢了。笔者最近在翻检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青年知识》周刊时,发现了该刊所发表的范长江《中国  相似文献   

15.
石璟 《当代传播》2005,(6):93-95
19世纪末,调查性报道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报道形式开始在美国报纸上运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则属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60分钟》因其对社会问题的细致调查和深入分析,成为美国闻名遐迩的名牌栏目,自此彻底打破了电视媒介不能做调查性报道的观点,赋予调查性报道以新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话语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批有责任感、使命感、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电视节目创作者经过《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几年来的成功实践和历练打造, 在1996年5月推出了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作为一块试验田,《新闻调查》不负众望,高质量地完成了发端于西方的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栽培,使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中国以鲜活的方式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如新华社女名记者周建英在序言中所说的<脚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看看他一望无际的脚印,才知道每个脚印中的含义是多么深重".你如果读一读这本新闻作品,就会真切地感受记者侯嘉荫在三秦大地和祖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那豪迈而矫健的一只只脚印.  相似文献   

17.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接贵刊,总先首尾粗阅一遍,尔后细读与己有关的文章。近阅贵刊第五期“通讯员信箱”专栏里刊登的问答文章。认为张贵生同志提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是业余通讯员关心的事;方孜行同志对《边远地区的通讯员怎样求得新闻时效》的解答既详细,又符合实际,但对于住在深山区,通讯条件不便的通讯员来讲,还是有困难的。因为我在未被调到县广播站之前,也是  相似文献   

18.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这勿庸置疑。无论是报纸或是广播、电视,都离不开采访。但认为采访是一门艺术,而且采访还有技巧,理解却不尽相同。不少同志认为采访只不过是一问一答而已,要写出第一流的新闻,关键要靠“笔杆子”;更有一些人视采访为“出席招待会,听听座谈会”“名人可见,名胜可游”的美差。但越是涉足新闻工作时间长的老记者,越理解采访的重要和艰辛。美国约翰·布雷迪还总结了一些美国名记者进行采访的做法,写成《采访技巧》一书,读后给人启迪,采访还真有学问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在硝烟弥漫的年代里走过的艰难历程,是一幅凸现着一系列风云人物的辉煌画卷。近年来,记述这些风云人物生平的传记也得以异军突起。李普历时七八载完成的《记刘帅》(上海文艺出版计1992年版),就是一部精彩的传记作品。 1916年冬,李普以《新华日报》特派员身份前往华东评述战局途中.在滑县战役前线与刘伯承首次相逢。因了这个机缘,他在刘邓大军中一呆就是两年,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这位军事奇才在指挥历次重大战役中表现出采  相似文献   

20.
徐勤 《新闻实践》2012,(1):76-76
一位业余诗人——浙江日报退休高级记者严元俭的诗集《心迹》,2011年5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后就两次印刷了7000册,迅速销售一空,2011年10月再版。在诗歌不怎么景气的今天,《心迹》为何受读者青睐?因为这是一本很有特色、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诗集,是一位从事新闻工作数+年的记者的心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