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歌苓小说《芳华》中包含此前多部长篇的创作特色和写作母题,是作者在海外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深刻沉淀。小说通过萧穗子的青春视角,以第一、三人称共存的叙事方式交合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完成严歌苓个人经验的芳华叙事。同时,小说延续求索与逃逸的元叙述,共同指向何小曼的自我放逐,与严歌苓文化身份的不断变化形成互喻。在人与历史关系的书写上,女性主义的高扬转变为《芳华》中主体间性的平和,以人性的立场与历史展开平等的对话,共同成为严歌苓海外华文写作的新世纪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严歌苓的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之多,在海外与中国当代作家中,很难找到人与之媲美。从早期的《心弦》、《天浴》、《少女小鱼》、《学校的故事》到以后的《谁家有女》、《情色》、《老囚》、《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幸福来敲门》、《剧场》、《归来》直至《芳华》,严歌苓在海外被认为是最有人气、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与编剧。她神游在小说与影视艺术之间,她的经典作品几乎家喻户晓,《小姨多鹤》与  相似文献   

3.
严歌苓的小说《芳华》,书写人物身体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种种苦难,描绘苦难状态下人们扭曲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性善良消弭苦难的生活本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救赎意识。小说中的苦难叙事,是对于生命的同情和思考,也是对那一时期人性的成长与反思,更是对人类灵魂救赎之路的追问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严歌苓作客上海,以新作《芳华》和小说《陆犯焉识》为蓝本,围绕故事讲述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在讲座上,严歌苓分享了多个荒诞或有趣的故事与她作品的联系,但她也提到,不是所有作品都靠听故事写成,也有纯粹靠虚构和想象完成的。小说有时候是真实细节经虚构而成,有时却是一个小的物件,引发了作家巨大的无边际的想象,这依赖于小说家的敏感  相似文献   

5.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在二十世纪风云变幻的背景之下,展现了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轨迹。无数个“陆焉识”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被击倒,但他们始终怀抱着希望有所追求,始终在坚守血液中最后一点傲骨,最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价值与意义,也为自己寻找到了真正的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6.
他对儿子的爱摇动她的心吕丽萍在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长大,198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演员。1987年,吕丽萍凭着在电影《老井》中成功塑造农村妇女旺泉媳妇的角色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她也因此一举成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是部悲剧色彩很浓的小说,笔者着重从分析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性格入手,试图诠释整部小说悲剧产生的原因。因为凯瑟琳善良,才对席斯克里夫由怜悯而生爱;又因为她虚荣、自私而且自傲,她背叛了她的爱情嫁给了爱德加。最终凯瑟琳成为所有悲剧的导火线,每一个原本纯真的人都被卷了进来,他们的爱和人性都在那个时刻被冰冻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苔丝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她被刻画成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美丽的女性形象。然而,所有的这些并不能改变苔丝的悲惨命运,她的生命慢慢地、确确实实地被那些自称爱她的人所毁灭。这是怎样的爱,何以毁掉苔丝的生命?苔丝的悲惨故事又能对现代人们带来怎样的启发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苔丝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她被刻画成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美丽的女性形象。然而,所有的这些并不能改变苔丝的悲惨命运,她的生命慢慢地、确确实实地被那些自称爱她的人所毁灭。这是怎样的爱,何以毁掉苔丝的生命?苔丝的悲惨故事又能对现代人们带来怎样的启发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和你一样》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歌声是翅膀唱出了希望所有的付出只因爱的力量我们都一样一样地坚强一样的青春焕发金黄色的光芒哪怕会受伤哪怕有风浪风雨之后才会有彩色阳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刹那芳华。亭亭玉立,浅笑嫣然;灼灼绽放,播撒清香。她被清风带走,却把灵魂留在高处,恍如天边的莲花,无限温暖。  相似文献   

11.
《湘南学院学报》2019,(3):57-59
电影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极具个性化的精神作品,小说到电影中间存在着改编剧的叙事转换问题。从冯小刚导演改编严歌苓小说《芳华》的叙事转换入手,分析两种不同叙事类型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情节方面发生的转换,以及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爱需要伟大的人来演绎,而伟大的人有许多标准,我则认为最妙的标准,是善良和宽容。善良和宽容就像两条溪流,当它们汇入到同一条河中时,便会激起爱的浪花,滋润世间万物,化解一切悲伤和仇恨,于是爱的种子就在人们心中发芽、生长、开花。这是我读散文《伟大的善良》感受到的。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二战期间的故事。一位前苏联妇女,面对着罪恶深重的“敌人”,却用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了他们。她的善良之举感化了现场所有人,包括那些恐惧而疲惫的德国士兵和其他悲愤的妇女。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东西塞给了这些曾经是敌人…  相似文献   

13.
纵然以拍喜剧片为主的冯小刚也想尝试文革题材,从《集结号》《我不是潘金莲》到2017年的《芳华》,冯小刚试探电影表达的政治边界,寻找合适的电影阐释方式表达对上世纪后半叶社会政治的思考。《芳华》在多重话语之下寻找新的电影表达方式,最终表现出更多商业运作痕迹,怀旧有余反思不足。  相似文献   

14.
《芳华》以叙述人萧穗子的口吻,讲述了男主人公刘峰从光辉到平凡的一生,这一生里有他的善良、谦和,也有他可悲的爱情和悲惨的命运。本文从分析刘峰形象入手,来叙述一个真正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作品《觉醒》初遭冷遇、后为学界所挖掘、并得到了深入研究。其中不乏有学者认为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游泳"促成她的觉醒,使其获得自由等。本文从我国庄子《逍遥游》中的"游"视角出发,探析《觉醒》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游",认为她的"自由"之路,实际上是形体"自毁"之路。爱德娜之形为物役、心为情困,远未达到庄子"游"的境界。这说明肖邦观察到了个人自由与外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塑造爱德娜这一形象,启迪人们对何为真正的女性自由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她有一个爱思考的小脑袋,她说,思考是解决一切难题的秘诀;她的脸上总是写满笑容,她说,笑容是化解一切矛盾的利器;她有一颗美好的心,她说,善良的心是将世界变美的法宝。她叫王子钰,是西安市蓝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六(5)班的学生。她的世界单纯而精彩,简单而快乐。快瞧,通往她的,美好世界之门,正向我们开启呢!  相似文献   

17.
偶然看到一篇章——《善良的心》。中写道,“有一颗善良的心,处处为他人着想,虽然最终可能苦了自己,但也是苦中有乐吧。在事情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心灵的满足,所以善良的人还是乐此不疲。这个世界上还是善良的人多吧。”读了这篇章,我好感动,因为我想起了母亲——她老人家当年也曾讲过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8.
她,抱着琵琶静伫,轻捻抹复挑,切切如私语.她一生辗转,辗转在男人之间,也辗转在民族之间.她仰起明艳的脸抬头看秋月,脸上有着让人心疼的神色.这月,已不是汉家月.她已离开汉宫多年了,她是《汉宫秋》中的王嫱,是一个我爱的温艳女子. 唤她昭君该比较亲切,呼韩邪待她可好?世人总叹息她如此韶华,却被推出去担当民族责任.可我知道她从未被折损,她只是勇敢地跨出了一步,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与其做一位深宫白发的寂寞美人,呼韩邪是她的好归宿.爱她的人都不希望她在汉宫中干等着褪尽芳华.  相似文献   

19.
母爱深深     
天下最伟大的爱,是发自母亲内心的爱。母亲的心是纯洁的,是至高无上的。世界上的每一位母亲,都有一颗最真诚善良的心。 今天,我们学习了《荔枝》这一课,它主要讲的是一位母亲喜欢吃荔枝而又舍不得吃,总把大个的荔枝给她的孩子和孙子吃。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衬托出了母爱是多么的深,多么的厚啊!  相似文献   

20.
严歌苓作为目前北美华文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国内外文坛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创作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作品中对人生命运、情感的言说,对生命体验的关注,都折射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观照,本文主要以小说《芳华》为例探究严歌苓小说中人物在情感体验缺失下的困惑与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