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漫说中国佛教方立天佛教是以信仰观念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宗教文化,也是全面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文化。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以自身的文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强大渗透力,从而对汉代以来整个中国文化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首先说佛教与艺术的关系。佛教与...  相似文献   

2.
宗教建筑,是宗教文化集中有力的物质表达。人们往往运用当时最高超的技术水平、最昂贵的材料,力求体现宗教崇拜偶象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和信徒们虔诚顶礼膜拜的宗教感情。因此,许多宗教建筑本身就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地区文化的纪念碑,富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技术、历史文物价值。如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中国的名山圣寺等,都是典型的宗教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又是人类文化艺术珍品。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代表的中西宗教,在宗教观的形成上有着相反的走向:基督教是神的世…  相似文献   

3.
高峰 《寻根》2012,(4):88-90
“白日游山,夜晚看庙”,说的是传统的游历内容,同时也道出了寺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寺庙是中国一种典型的宗教景观,而从艺术的角度看,则意义就更加重大了。寺庙是我国的艺术宝库,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在寺庙建筑史上,人们实在无法找到“中国总共建了多少寺庙”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王刚 《华夏文化》2000,(3):25-26
佛教自传人中国以来,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随着其传播与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古代,作为外来宗教,佛教并不是唯一的,如景教(基督教中的一支教派)、伊斯兰教、拜火教等等,  相似文献   

5.
吴平 《华夏文化》2003,(1):42-43
洛阳城东有座千年古刹 ,名叫白马寺。它被誉为中国的“释源” ,即佛教的发源地 ;又被称作“祖庭” ,即中国佛教的第一座寺院。关于它的来历 ,还有一个动听的传说 :东汉永平七年 (6 4年 ) ,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尊严而慈祥的金人 ,头上有一光环 ,犹如日月 ,光辉四射。金人起初在空中悠然飞行 ,然后朝西方飞去。汉明帝感到非常惊讶 ,把梦境告诉大臣们 ,让他们推测吉凶。大臣们面面相觑 ,谁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站出来说道 :“臣听说西方有神 ,轻举能飞 ,人们称之为‘佛’。陛下所梦见的金人想必就是佛”。汉明帝觉得说…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简介程钢BuddhisminChineseHistoryA·F·Wright,StanfordUniversityPress·Stanford,California;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7...  相似文献   

7.
佛教名山的文化鉴赏郑国铨中国的许多名山多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山因佛而著名;佛以山而益显。一、佛与山林缘分深"天下名山僧占多",此说由来已久。但是,也有人认力此乃不实之词,确切地说,应是:"天下名山增建多。"从深层意义上看,中国佛教名山,是佛教在中国广...  相似文献   

8.
佛教晋及读物中“佛教祖庭”的基本定义是:“知名高僧大德长期逗留、举行佛事活动或有重大理论创新之地。”“佛教祖庭”的内涵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佛教祖庭”的概念体现了佛教在渊源、传承方面的合理性,而这一合理性则是通过“祖庭”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所起的类似“辐辏”作用来实现的;2.僧、俗学界对于佛教经典、佛教人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可以更详细地厘清高僧们在师传、游历时所经历的佛事、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东南亚诸国进行宗教渗透,其目的是恶化我国宗教在东南亚诸国的影响,企图切断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联系。太虚法师率领中国国际佛教访问团及时出访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越南,与各国政治界、宗教界加强联络,消除日本对华谣言之影响,对争取东南亚诸国对我国抗战事业的继续支持产生了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 ,茶叶是僧人坐禅修行必不可少的饮料 ,两者密切相关。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 ,又说茶有三德 :坐禅时 ,通夜不眠 ;满腹时 ,帮助消化 ;茶为不发 (抑制性欲 )之药。它有利于丛林修持 ,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 ,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了不世之功。1.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乐感的 ,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 ,自汉代传入中国 ,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从中印佛教思想文化交涉的視角,揭示因果報應論所包含的人本論、因果論、生死觀和來世觀等哲學内涵,强調因果報應、三世輪回說是一種以自我道德行為來改變未來生命的理論。由於這種理論把道德律和自然律結合起來,作為一種社會行為準則,而為廣大佛教信徒所接受,成為中國古代儒、道以外别樹一幟的人生理論,而發揮了補充儒、道思想的作用。文章通过與中國固有的報應觀念和印度佛教因果報應說兩方面的比较,指出中國佛教因果報應論所受中國本土的分命說、天命論、神話、傳說、泰山崇拜、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和心性論的影響,同時又構成為對中國固有報應觀念乃至宗教觀念的重大衝擊,指出中國佛教因果報應論是既繼承又區别於印度佛教因果報應說的帶有自身民族思想色彩的獨特學說。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转换之审视李向平毋庸置疑,每一种宗教、文化及其传统,都具有它本身的生、住、异、灭等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死灭却又生生不已的创造。佛教亦不例外。佛教在中国,自汉至南北朝时代,可谓生相之启蒙期;隋唐之际,可谓住相之全盛期。在这期间,中国文化与佛教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楼宇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寺院的讲经仪式时空寺院僧众的一项重要使命即学习佛教教理。在佛陀告诫信徒的八正道中,其中正见指对佛教四谛等有正确见解,正思维指对此有正确的思维,正语指不说非佛理之语,正念是明记佛教真理。大半涉及对佛教教理的理解和遵行。释迦逝世后,弟子们举行过4...  相似文献   

15.
<正>净土思想是我国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的净土便是指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发愿成就的清静国土,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宣扬了很多净土,比较常见的有无量寿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药师佛琉璃光如来的东方净琉璃净土,阿閦佛之东方妙喜世界,此外还有《华严经》的华藏  相似文献   

16.
"道"是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普遍性的概念,它的蕴意与佛教概念中的"真如"、"法性"、"菩提"等有本质的不同.但在早期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中,佛教却大量地采用了"道"这个语词,它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一、译经中的使用;二、佛教徒称号中的使用;三、佛教名物中的使用.这种对"道"字的普遍采用,加快了佛教的华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文化对中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儒佛道三教的融合,构建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这三教中,只有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一般认为,佛教的传人发生在东汉时代,而佛教的传人主要经由两条路线,即"海路经由锡兰、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中国南部的交趾、广州……陆路是经由中亚细亚及新疆到达中国.……  相似文献   

18.
王峰 《寻根》2013,(5):18-23
汉画中的佛教造像是佛教反映在汉代绘画、雕刻领域的产物,是后世石窟造像普及的先声。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南等地发现了一批与佛教有关的汉画图像,本文把这些汉画佛教图像分为汉画中的佛像图、汉画中的佛教故事图、汉画中的驯象和乘象图、南阳汉画中具有佛教因素的图像等,并对其源由分别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黄厚明  陈云海 《寻根》2005,(3):30-37
猫头鹰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在夜晚出没的猛禽。在生物分类学上,猫头鹰属于鹗形目,包括鸱鹗和草鹗两科。属于鸱鹗科的猫头鹰约有170种,属于草鹗科的猫头鹰约有15种。据现代动物学家研究,除北极地区外,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猫头鹰的踪影。它头圆似猫,眼大而亮,颈缩项间,喙、爪弯而锐利,飞行无声。猫头鹰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两边看的时候,就必须转动头部,因而猫头鹰的脖子,能转270度。  相似文献   

20.
黄晓鋆 《寻根》2015,(1):106-110
佛教的咒语(Mantra),主要以梵文字母及句子构成,被看作是佛教众多要素中最为神秘的部分。佛教徒认为能够借助持诵咒语得到特殊的力量,这种想法的原理依据是原始人类对语言的崇拜。因为崇拜,所以谨慎使用,甚至发展成对语言的畏惧,衍生出应用了语言力量的巫术。实际上,在语言与所指称的意义之间搭建桥梁,赋予语言如此神秘力量的正是人类自身独特的声音。声音的奥秘虽然在现代的科学研究中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