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黄厚明  陈云海 《寻根》2005,(3):30-37
猫头鹰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在夜晚出没的猛禽。在生物分类学上,猫头鹰属于鹗形目,包括鸱鹗和草鹗两科。属于鸱鹗科的猫头鹰约有170种,属于草鹗科的猫头鹰约有15种。据现代动物学家研究,除北极地区外,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猫头鹰的踪影。它头圆似猫,眼大而亮,颈缩项间,喙、爪弯而锐利,飞行无声。猫头鹰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两边看的时候,就必须转动头部,因而猫头鹰的脖子,能转270度。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信仰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之一。具体到清代的诸葛亮信仰,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在中央层面,清代帝王多推崇诸葛亮,康熙视其为"纯臣",雍正视其为"纯儒",乾隆称其为"全人"。诸葛亮崇祀从清初到乾隆皇帝时期,呈现出复兴到稳定的局面,其后则无明显变化。诸葛亮也于雍正二年正式被纳入文庙祭祀系统之中,享受官方祭祀,显然不同于其在明代之前武庙祭祀系统之中的地位和形象。清代民间如南阳、沔县、成都等地的民众往往祈求诸葛亮除灾攘祸、赐福祐民,诸葛亮遂成为具备多种神职的世俗神灵,由此民间的诸葛亮信仰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同时,考察清代诸葛亮信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在确立了统治者"立教化民"的模范榜样、寄托了士大夫"君臣契合"的功业理想、丰富了民众"娱神娱己"的民俗文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给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讲清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中国的优秀文...  相似文献   

4.
关羽信仰的文化内涵刘莲在我国的祠祀庙宇中,数量最多的是关帝庙和城隍庙;在人们崇祀的各类神明中,与广大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关老爷和灶王爷;在儒家树立的精神楷模中,理想典范是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关羽不仅以"武圣"之尊与驾驭中国礼制二千年的文圣孔子同称并祀...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圆融"是"中国化"佛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中国佛教理论家所创造.圆融思想虽是中国佛教大德禅观中的智能并主要运用于禅观,然其理、境无不本于印度大乘经教.在中国佛教中,圆融思想并非只是哲学的玄想、思辨的游戏,而是宗教修持和世俗应用的指针,这是佛陀说法的基本精神,也与本土儒、道诸家哲学终归于伦理践履的传统相符契.圆融精神,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今的中国佛教.其深刻的意蕴和独具的价值,对当今世界和全人类而言,特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刚 《华夏文化》2008,(3):19-22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历代思想家在论述其思想体系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和”或“和谐”问题,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融于儒、道、墨、法、阴阳、释等各家各派的普遍文化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7.
高山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陈国强台湾岛是高山族活动的舞台,也是他们创造文化的场所。根据古地质学的研究,台湾岛过去曾长期与祖国大陆连在一起,后来在更新世的三次冰期中,还依然与大陆连在一起,只有在三次间冰期和冰后期,由于气候转暖,冰河溶解,海面上升,台湾...  相似文献   

8.
倪宝诚 《寻根》2005,(1):62-70
中华民族养鸡有悠久的历史,距今8000多年的河北武安磁山村新石器遗址中,便出土许多鸡骨。此外,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河姆渡等文化遗址中,鸡骨也屡见不鲜。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鸡的象形文字,距今也有3300多年的历史。有趣的是,甲骨文中“日”字的象形符号是画一个圆圈(太阳),圆圈的下方再画一抽象的鸟形图饰(鸡),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伦理型管理文化精神刘润忠管理作为人类目的性活动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一样久远,人类文化精神发展的多向性导致人类文明成果的多姿多彩。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管理模式的多样性是凝结在其中的文化精神多向性的体现。不同方向及结构的文化精神透过管理诸要素及其相互...  相似文献   

10.
傩公傩母从由人装扮到作为神偶加以供祀,且成为西南各地区、各民族中普遍的神灵信仰,其文化表现形态的跃迁,体现了一个不断层累的文化结果。其内在的文化演进逻辑,可分为"圣化"与"普化"两个发展层次。其中,"圣化"层次,通过"东山圣公"、"南山圣母"的文化复加义而实现;"普化"层次,通过"伏羲女娲"的文化复加义而实现。端公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最为核心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会馆是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社会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日根 《寻根》2007,(6):4-8
会馆是明以来同乡人士在各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它适应社会的变迁而产生,又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会馆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在数百年来中国的社会动荡中,作为“乡土之链”,始终呵护着侨寓异地的商人游子,特别是在战乱等多事之秋,会馆为同籍人士提供了生活的依靠和精神的寄托。  相似文献   

12.
九华山佛教起源于5世纪初,唐中期成为地藏菩萨道场,中经唐末五代及宋元时期的曲折发展,至明清时形成为我国佛教重要传播中心之一,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佛教在文化特质上表现为地藏信仰、禅净兼修和三教交融的同时并存。该传播中心的形成对丰富皖江佛教的内涵、延续安徽佛教的命脉、促成安徽地域文化儒道佛鼎立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乌龟民俗信仰的浮沉宣炳善乌龟,在现代的语言中,大多是不光彩的,“缩头乌龟”、“龟儿子”之类都是骂人的话。但在明代以前乌龟一直是很神圣的灵物,受到人们的崇拜。探寻乌龟民俗信仰的变化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历史文化现象。乌龟引起古代人的崇拜首先因其长寿。《史...  相似文献   

14.
年谱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传记类体裁,它从中华文化的史官传统与史学意识中获得生长机制,以编年为轴,纪传为体,并从谱牒、年表、宗谱、传记、行状等体裁中谋取外在构型。从帝王谱系到氏姓谱系,家族谱牒,再到年谱独立成体,文体视角下的年谱面临历史的转型,年谱的历史转变与时代、社会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体现了文体自我更新、重塑修复的内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与人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人类将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这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例外。人类在庆祝科学技术胜利的同时,不能不面对这一严重的挑战。这是一个真正全球性的文化问题。东方人和西方人,都需要反思各自的文化传统。造成当前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6.
李彩萍 《寻根》2010,(1):44-52
<正>丧葬礼俗是人生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终点。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中,人们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不死其亲",即不把死去的人当成亡人,而是把其当成灵魂和肉体仍存在的"活人"(谢  相似文献   

17.
朱定波 《寻根》2013,(1):29-35
明未清初,闽粤先民迁居台湾时为祈求平安与幸福,都从家乡带去了各自的信仰神明,并不断对民间信仰文化进行创新传承,在台湾塑造了一批全新的民间信仰,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滇中文化》2007,(4):3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谱新篇。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等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5日召开了,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喜事。  相似文献   

19.
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葛兆光1935年春天,一位西方汉学家来到华北的一个乡村进行他的中国宗教调查研究,充满自信的他预备用半个月的时间结束他预先设定的题目。在他看来,他对于中国宗教长达10年的文献研究,已经使他有一个不容质疑的思路,现在的事情就只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