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形天是开题氏的祖先;“开题”即“形题”,也即“雕题”或“形天”。形天神话的背景在今甘肃西和县仇池山、洛峪镇一带,“奇股国”乃“形天与帝争神”之地。“奇股国”、“武都”之义大体相当,其得名与形天有关。  相似文献   

2.
开题报告撰写的“三题模型”由明确研究问题的“明题”、构想研究假设的“答题”与勾画研究路径的“解题”构成,分别回答“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与“如何研究”三个问题。其操作要义是在界定核心概念过程中“明题”,回答研究什么;在对话已有成果过程中“答题”,构想研究假设;在贯通范式、问题与方法过程中“解题”,勾画研究路径。把握了开题报告的“三题模型”及其操作要义,撰写开题报告就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3.
<三国志演义>号称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三国志演义>之"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物、故事之"奇";2)文章之"奇".<三国志演义>之"奇"的形成,与史传、平话的遗传、传统英雄史观、道德史观、宗教思想的影响,以及罗贯中本人政治理想的制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六安一中“有效课堂教学”和“特色班级管理”小课题研究去年秋季开题。应夏跃武校长之邀,我参加了开题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奇”音所表之义和“奇”字结构所表之义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奇”字和人们的审美心理的内在联系,从文字学的角度揭示了“奇”字之所以用于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释"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的献常用义为职官之称,但“卿”的词源义亦即命名的理据是什么,则其说不一。“卿”的甲骨为两人相向对食之形,与“(乡郎)”本为一字之分化,“卿”与“(乡郎)”为“饕”之本字。“卿”、“饕”、“皂”在音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证“卿”的词源义为“集聚”义。  相似文献   

7.
论庄子文辞之"大"、"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庄子喜用大辞、奇辞的原因。认为,庄子喜用大辞乃在于庄子自身精神境界的高远,他在表达这一精神境界时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大而无当”之辞。庄子喜用大辞的另一缘由因为“大”是字宙之理,他用“大”辞是为了说明道之理或呈现道之境。庄子喜用奇辞则主要透露出他对俗世的反叛,他用奇辞标其高识,划清与他们的界限;同时他对俗世之人也抱着同情和悲伤的态度,用奇辞来警醒他们。  相似文献   

8.
“引”,“引导”,即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归类、整理学生的发言内容,纠正学生的失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重要问题的探究上来,借助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桂林山水》,我把学生提出的二十多个问题逐一淘汰筛选,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等突出特点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再投影,学生看后觉得污染严重,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如果不抓紧治理,排除污染,那么桂林山水必将毁于一旦,中外游客将会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共鸣效果产生了。创,“创造”,即在“引”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9.
一、海南岛的古称和居民海南岛的大部分历史是汉武帝之前的所谓史前时代,亦即传说时代.它的古称叫什么?当时既无文字,自然没有文字记载.但从后代的史籍中可作一些查考.据传说,当时海南岛称“雕题国”和“离耳国”.关于“雕题”的传说,《礼·王制》有“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的记载,《山海经·海内南经》亦云:“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据查,郁水指广西右江、浔江、郁江和广东西江.这二则材料具体指出雕题国在广西广东之南.又据古文献的习惯,往往儋耳和交趾并提,很显然雕题和离耳就是海南岛.《山海经·海内南经》“离耳国”注:  相似文献   

10.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天在传统语境中有多重意蕴,但广义上看,可将其理解为自然。就自然意义上的天而言又包涵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自在的存在,即所谓的“天之天”,二是指为我的存在。作为自在存在的天,当其进入人的视域,也就是说当人的活动指向自在的存在时,“天之天”即化为“人之天”,自在的存在即化为“为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日本国家神道形成的历史背景,认为幕府末期的社会危机、"尊王论"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天皇地位的提升和明治维新斗争的胜利是日本国家神道产生的重要历史因素,对于这些历史因素的考察是正确认识日本国家神道形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永州 ,地处楚南 ,“状与越相类” ,“此州地极三湘 ,俗参百越。左衽居椎髻之半 ,可垦乃石田之馀。”柳宗元这话 ,明确地概括了永州的风俗特点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一书中提到"煮泲水为盐","泲水"不是济水而应当是地下的卤水;"渠展之盐"的"渠展"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其地域主体应该在现在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渠展之盐"在齐国工商业中地位突出,是齐国控制和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从“觉解”入手,推出人生意义在于“觉解”,依据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不同,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提出的人生境界说是融合了中西方哲学而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人生哲学理论,并指出天地境界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境界。但是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史学三裴”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上南朝的宋、齐之际,裴松之及其子駰、曾孙子野,分别撰《三国志注》、《史记集解》和《宋略》,以史学名世,被称为“史学三裴”。这是河东裴氏颇具特色的家学传统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也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校,要根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要求,立足校园,以建为本,搞好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校园公共场所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伏尔泰与孟德斯鸠中国观的主要分歧在于:中国是开明君主制国家还是专制国家;中国的伦理道德是理想社会的基础还是专制暴政的纠偏器;中国人的品行是诚实有礼的还是狡诈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问题的不同看法,是由他们各自的政治观点和学术立场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稷下沉浮及其学术自由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稷下学宫独创了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为一体,采用自由游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尊重优待知识分子,是中国较早尝试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学府,但齐国最终没能实现霸业,“齐国亡而稷下终”的命运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诺齐克出版《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提出"最弱意义国家"的观点,描绘出了一种仅限于防止暴力、偷窃、欺骗和强制履行契约等有限功能的国家。文章对诺齐克的"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理论及其意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阐述了诺齐克的"最弱意义国家"理论的涵义、基石和推导过程;其他思想学派对"最弱意义国家"理论的评价,以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从而让读者对此理论有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赤壁之战胜败原因后人多有评说,几成定论。但鲜有从夏口的地理位置、战略形势的角度检讨曹操失败之因。夏口“分荆襄之胜而压荆襄之口”,是荆、扬二州的“心喉”。曹操赤壁之战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夺取江陵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而忽视了夏口的重要战略地位,没有乘胜追击势单力孤的刘备,占领夏口这一战略要地,致使刘备得到喘息之机,并与孙权联合,最终导致了曹操的惨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