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霞  陈丽 《考试周刊》2011,(68):8-9
学术能力是衡量英语专业研究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现有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思考与深入研究,旨在寻找提升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行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评估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了解其学术态度,学术过程、学术能力等,进而做出客观评估。评估应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和全息评估原则,一方面评估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评价、计算机评价等,另一方面还应结合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和客观的终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除包括平时作业、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外,还应兼顾非测试性课堂评估,如课堂观察、学习档案、学术讨论、访谈、内省、问卷调查、日志等,以及测试性课堂评估,如成绩测试、诊断性测试等,及时了解学生学术能力的发展,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3.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摘要翻译测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手段,辅以英语硕士研究生数据分析,通过对其译文文体一致性、字数、翻译用时、准确率、术语翻译、长句处理、翻译的困难度、英语学习程度的系统分析,了解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现状,深入探讨造成其翻译能力低下的原因,提出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建议与措施,为我国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滨 《考试周刊》2011,(49):5-6
英语是国际性人才的必备能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国际化的趋势下,社会越来越需要同时精通英语和专业的国际型人才,如何改进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是各个高校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提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学位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考察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近5年来的3914篇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关键词知识图谱、研究方法类型分布等描述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选题意趣和研究方法技能,发现我国大陆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虽然较为分散,但基本契合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跨学科选题渐增,但不同培养机构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偏"技术"或重"教育"的不同选题意趣;混合的方法不断涌现,但亦存在研究方法选择不合理、研究仅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四川师范学院2000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英、汉语用差异不够敏感,在语用调查中出现了大量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语言环境及测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英语语用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调查问巷和访谈,对广西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具有对自己的公共英语学习计划、监控和评价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性仍有待提高,特别是研究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能力更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已有三十余年发展历史,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近年来国内英语类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培养方式、高校外语师资梯队不合理,以及海归硕士归国就业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术能力的发展上普遍存在障碍,具体表现在专业培养质量、就业去向、进一步深造等方面。但是,排除以上客观因素,归根结底影响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其专业思想的问题。鉴于此,研究英语专业研究生专业思想对其学术能力发展的影响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语言学作为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具有焦点窄、视域宽的理论特点,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把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三要素的研究生教育创新称为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目前导师负责制是比较适合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方式,文章在阐释导师负责制和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协同创新视野下,导师负责制对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够对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主题之一是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思辨能力培养。本文以文秋芳提出的"思辨能力的层级理论模型"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英语专业研究生思辨能力的界定、理据及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这不仅仅对于英语专业,对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地方省属院校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管理不断规范化,对于他们完成学业学术条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化、标准化。但是,从硕士研究生文章数量与质量来分析其学术能力状况,情况却不甚乐观。从地方省属院校文科与理工两类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情况管中窥豹,得出的结论是理工类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水平方面比社科类要明显高一等级。地方省属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总体评价是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生源质量、学生学习品质比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或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是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的工具。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有助于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案,提高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本采用问卷对我院2000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问题是听力和口、笔头表达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不够强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关键在于建立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要利用新兴网络信息资源,使研究生及时掌握和跟踪国内外科学技术的进展;转换角色研讨课题,使学生主动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模拟课题申报,解决研究生的科研思路问题;建立宽松的实验环境,给予研究生研究与创新的自由和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北京十所重点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智性发展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他们的口头辩论、书面表达、专家评价和研究生指导教师问卷调查几方面的数据,描述了他们的智性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智性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包括:演绎能力方面,存在推理论证过程不清晰、循环论证等问题;归纳能力方面,偏好使用个人经历作为概括的依据;对事物进行分类时提出的范畴往往基于经验性的认识:在言语互动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点比较被动;理解能力方面,能看到现象之间的表面联系,抽象和深层的联系则把握不好;很少能产生新的概念,运用概念和模式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开题报告是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从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所暴露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在其学术能力的发展上存在五个主要问题:问题意识淡薄;文献综述缺乏思辨性;研究方法背离学术规范性原则;学术创新能力不足;论文写作规范亟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以下对策:优化课程设置;厘清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陕西S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的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梓晔 《高教论坛》2022,(9):94-100
根据心理学中的激情二元模型理论,对N大学的320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考察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N大学学术型硕士生普遍存在学术激情不高的情况;学习态度、学术投入、导师指导频率、导生合作、学术环境对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激情有一定的影响;同伴关系等因素对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激情均无显著影响。最后,从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构筑和谐的导生关系等方面入手提升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激情。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械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出一种"探究式"培养模式。改变先理论学习后课题研究的一贯培养模式,提出入学后先进入实验室,在实践中累积问题,是为"探";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的放矢地选择并学习理论知识,并反哺于实践,是为"究"。通过"探"与"究"的灵活交叉,提升研究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促进理论知识在课题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提高研究生自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力为后续深造奠定基础,又可促进研究生群体的"工程化"。以两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例开展试点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通过该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该群体的多元化发展注入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学习策略是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性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调查了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英语口语方面运用学习策略的状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