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章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L&J认知语言理论与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在哲学上的矛盾与冲突。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研究比较注重形式,L&J的认知语言理论比较注重语义;在认识论上,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基础为“理性主义”;而L&J的认知语言理论则为“体验主义”。至于后者是否已经构成了对前者的一场革命,语言学界还尚未产生一个定论。  相似文献   

2.
周正兴 《学周刊C版》2014,(11):103-103
《积累·运用》是从《基础训练》演化而来的,两者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本文从“学习内容”“目标指向”“处理方式”三个角度来谈两者的异同.两者相比,双方在内容编排上有了明显变化,《积累·运用》强调的是语文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运用》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教师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性,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灵活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用法点滴     
“&”来源于拉西语et(=and),是由拉丁字母e和t的连写体演变过来的,其英文为ampersand。&也通用于拉丁语和法语。在使用中,&通常可被and代替,但也不尽然。  相似文献   

4.
张荞 《母婴世界》2012,(12):58-58
“富含DHA&ARA,促进宝宝健康成长,令宝宝更聪明,头脑更加发达……”这段广告词可谓是家喻户晓。光一句“令宝宝更聪明”就迷倒了千千万万个家庭,许多家庭为了追求高质量DHA&ARA,不惜花巨资购买高档奶粉。  相似文献   

5.
<正>“化妆”与“化装”是一对近义词,使用起来很容易混淆。下面我们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对近义词的异同点。相同点:1.读音相同:“化妆”的“妆”与“化装”的“装”都读“zhuāng”。2.词性相同:“化妆”与“化装”都是动词。3.意思相近:“化妆”指使容貌美丽,“化装”指修饰容貌的意思。不同点: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新课程理念已经走进我们普通课堂,在师生阅读对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解放,个人体验得到了深入.怎样让阅读更为自主,更加有效,让学生读出“本我”,读出“超我”呢?读了毕闫学老师的《冬阳&#183;童年&#183;骆驼队》的课堂教学实录,我颇受启发,现在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试卷讲评对于整个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许多英语教师都将试卷的讲评重点放在“单项选择”项,忽略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讲评;据统计,“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两部分的分值占高考英语学科总分值的47%,故高三复习阶段测试后对该部分的有效讲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孟祥英词义辨析,一般指近义词辨析。对于近义词的范围,国内的汉语教科书中有比较严格的划分。一般认为,不同词类的词,如“充分──充满”;具有种属关系的词,如“作者──作家”等都不能组成近义词。这样规定近义词的标准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似文献   

9.
“偶尔”和“偶然”都是比较常用的词,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分别排在第4731和4732位,都是丙级词。这两个常用词是近义词。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偶尔”的解释是“(1)间或;有时候;(2)偶然发生的”;对“偶  相似文献   

10.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4,(18):25-25
悠闲午后 8月22日下午,小娟&山谷里的居民举办了与上海媒体的首次见面会。小娟&山谷里的居民由小娟、黎强、晓光、荒井四人组成。他们分享了关于音乐的种种,分享了将于9月12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举办“在这个城市”上海滇唱会的讯息。  相似文献   

11.
“暴戾”与“暴力”是一对同音近义词,在日常运用过程中往往容易混淆不清,其实两者词义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刘剑 《甘肃教育》2011,(12):85-85
“必需”与“必须”是一组同音近义词。很多人在使用时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必须”与“必需”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  相似文献   

13.
“正确使用词语”,是近年来“考试说明”对语文知识应用考查的内容之一。考查近义词的正确使用,最能考查出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因此,1995—2001年的考试都在这个知识点上设了题。近义词意义相近,但有种种细微差别,如何辨析近义词的词义呢?除了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之外,常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近义词辨析一直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文尝试从语篇连贯的动态角度辨析近义词。通过研究发现,“显性”连贯中搭配手段在课堂教学辨析比较有效;而在近义词辨析中的“隐性”连贯则需要创造“理想语境”转化为显性连贯。  相似文献   

15.
对“ぃぅぃぅ”“ちきそき”“したしは”近义词的词性上,词义上,体上等相同,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古汉语同义词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与近义词的纠葛.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同义词和近义词各自的性质,分析、比较它们产生的条件和在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同义词和近义词的性质不同“词义就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语言学纲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不同词的词义是对不同事物或现象特征的反映.同义词和近义词是词汇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当然也具备一般词义的特点和性质.那么,研究古汉语同义词和近义词就该从词义的一般特征出发,考察同义词和近义词在概括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罗兰&#183;巴特的“零度写作”是西方结构主义文论家关注的话题之一。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183;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正好契合了罗兰&#183;巴特的“零度写作”理论。文章从该小说广受争议的语言和结构入手,指出小说中白描般、片段式的语言,独特的网状结构,多重复合视角的开放式叙事等正是零度写作淋漓尽致的体现,莱辛用零度写作的话语方式更好地表达了她的话语目的。  相似文献   

18.
樊晓萍 《考试周刊》2011,(71):98-100
一、引言日语中存在为数众多的近义词。这些近义词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意义、用法上都有很多相似点或共同点。"当たる"和"ぶつかる"就是这样一对近义动词。它们都可以以"动作主体(假设为物体A)が动作对象(假设为物体B)に当たる/ぶつかる"的形式出现,表示"物体A与物体B发生接触和碰撞"的动作。那么这两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不是完全一致?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到底在哪里?我认为要辨别这两个动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9.
情景再现 期中试卷发下后,有一个学生拿着试卷来找我。原来试卷中有这么一题:“照例子写成语:遮天蔽日(含一组近义词)”她写了一个“干军万马”,结果被判错。可她认为“千军万马”是对的,理由是“千”和“万”都比喻很多,为什么不是近义词?难道是“一千”和“一万”的意思吗?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佛学经典中的“住”和“止”,结合语言学知识,辨析了汉语中的近义词“停住”和“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