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第三条第三款规定:“邮戳上的图案和地名(邮局名称)应与邮票及图画明信片上的题材和主题有密切和直接的联系。”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实旌细则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如几个国家的邮票表现的是同一题材,极限明信片最好使用题材所属国邮票。但若出现另一种情况,举例来讲,邮票所表现的题材是座落在另一个国家的纪念物,那么极限明信片上盖销戳应是在该纪念物所属国地举办国际邮票展览时由该邮票发行国所设临时邮局盖销的,此种极限明信片方可视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香港集邮者对极限片有较广泛的接触始于1982年。当年的10月20日,邮政署发行“第三届远东及南太平洋伤残人士运动会”纪念邮票,运动会举办机构为筹募经费,经邮政署长同意,用邮票图案印制了一套明信片,并于邮票发行当天在各邮政局发售。集邮者购买空白明信片后,再贴票盖戳,才制成极限片(香港称“原图卡”)。这些明信片的图案完全复制自邮票,包括铭记及面值在内。而极限集邮规则禁止使用复制邮票图案的明信片,但大多数集邮者(包括笔者)对极限集邮规则毫无认识,因此乐于收藏这些极限片。  相似文献   

3.
极限集邮,在台湾地区称之为“原图集邮”。“原图卡”一词始见于台湾省1972年3月20日发行《故宫清瓷邮票》时,正式附带发行原图卡(指贴相关邮票并销盖首日邮戳的原图明信片),邮政部门将“maximumcard”译为“原图卡”。其时发行之“原图卡”系列均以“邮票原图”为主题,更有台湾中区邮政管理局放在集邮台上之说明:“‘原图卡’:将邮票之图案放大成明信片之尺寸作为明信片之用,或供收藏者”,故此曾造成对集邮爱好者的误导,认为“原图卡”即“邮票原图放大”之明信片。且当时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画面上,  相似文献   

4.
曹风增 《上海集邮》2010,(10):32-34
极限集邮界常说的"自然片",是指那些非为邮票发行而发行的明信片;"专印片"则是指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印制的图画明信片。专印片大多由邮政局、集邮公司、集邮团体印制,也有个人印制(近年来这种片有飞速增长的趋势),一般与邮票同步发行,也有刻意为淡化其"专印"性质而提前发行的,但那样风险很大。邮票发行之后,刻意为邮票图案而发行的明信片更是不折不扣的“专印片”。  相似文献   

5.
从事极限集邮应具有一定的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集邮知识体现在选用的邮票(如变体票、不同齿度票等)上,也体现在了解片图和票图的内在联系上和销票的邮戳上,本文着重谈谈后两个问题。 一、片图的内在联系问题 1.通过片图证实票图的设计来源。在我国,邮票图案是参考明信片图案而设计的事实,在70年代左右是比较常见的,当时不那么讲究“知识产权”,以致对某些邮票原图的作者成了空白。比如1978年发行的T19《发展中的石油工业》第6枚“海上钻探”的图案,我们在1977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明信片《祖国处处披新装》中的“海上钻井”图案上找到了几乎和邮票设计  相似文献   

6.
刘宁之 《收藏》2009,(1):147-148
极限明信片(简称极限片)是以明信片为载体,用有效邮票贴在画面与邮票主图相同或相似的明信片上,并盖销同邮票图案或主题相关地点的邮戳,要求明信片的图画、邮票图案和盖销邮戳三者最大限度地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邮票收集过程中,极限集邮是最美和最刺激的 方式。它是11个正式集邮类别之一。随着极限集邮的 飞速发展,极限集邮者对极限明信片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一些邮政部门制作的极限明信片(指集邮总公司、地 方集邮公司出售的官片)因其商业味浓,发行量大,集藏 容易,很难满足极限集邮者的要求。如今,越来越多的 极限集邮者热衷于亲自动手制作极限明信片,创造原 地极限明信片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王忠义 《集邮博览》2010,(12):58-59
"FIP极限集邮规则"规定:极限明信片要求邮票图案、明信片图画、邮戳三者之间应遵循尽可能(有译为尽最大可能)地和谐一致原则。和谐一致应是两层意思,"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协调。"一致"是一样,没有分歧。笔者认为如果把外文的原意照搬过来,不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邮票图案是以党旗及表征不同历史时期特点的画面元素构成的复合图画,根据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与指导要点.如果邮票由多个题材组合,每个题材必须分别制作极限片,我选配明信片制作了一套与邮票主图一致的极限片,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0.
美好新家园     
《美好新家园》邮票的发行,深受集邮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四川的集邮爱好者,纷纷制作各种实寄邮品和极限片。有人说,很难找到与邮票图案十分一致的自然明信片制作极限片,其实不然,笔者就制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林丰年 《集邮博览》2008,(10):34-35
极限集邮的基本要素是:邮票、图画明信片、邮戳三者之间应尽可能和谐一致。"似是而非"的票、片组合,偏经离道、鱼目混珠,有悖于极限片的核心理念与基本要求。这种现象,国内极限片中存在,国外极限片中也有。奥地利于1994年1月发行的《民间节俗与古玩》邮票中,有一枚陶瓷碗的邮票,用该邮票制作的极限片(图1)从直观视觉上便可发现,票片中碗的造型不同、釉彩图案也不同,有趣的是纪  相似文献   

12.
王纯道 《上海集邮》2003,(7):i003-i003
"97上海国际邮品展"上,著名 电话卡收藏家杨鸣先生凭借一部《邮 卡是亲兄弟》卡集,荣获三等奖。这 部卡集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将集邮中的极限明信片与电话卡编组在一起,确切地说,是一部邮卡集。极限明信片是票、片、戳三者一致,最大限度和谐统一的邮品;而配上相似图案的电话卡组成  相似文献   

13.
1985年中国发行《梅花》邮票时,我在同济大学任教。班上一位同学知我喜爱集邮,专门绘制了全套仿邮票图案的国画明信片相赠。我在明信片上贴票盖戳,图1是其中之一。在欣赏这套自制的梅花邮票明信片时,我脑海中不由会想到宋人林逋的咏梅佳句:  相似文献   

14.
一些极限集邮爱好者带着邮票去旅游,对着邮票找景点,把邮票画面所表现的景点用相机拍摄下来,同时把自己的形象也拍进照片,加洗成与明信片一样大小的规格,贴上邮票,盖上景点所在地(原地)的邮政日戳或者风景日戳,一枚彰显个性的"极限明信片"  相似文献   

15.
喜爱极限集邮的邮友都知道,首日盖销的极限片与一般的日期盖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集邮者都喜欢收藏邮票发行首日制作的极限片。一般来说,邮票发行首日用来盖销极限片的戳记,包括普通日戳、纪念邮戳、临时日戳、风景日戳等。图1是用"胭脂红彩龙凤穿牡丹纹罐"天津邮政局的明信片盖销该罐收藏地首日日戳的极限片。此片图案与邮  相似文献   

16.
保加利亚极限集邮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集邮在无意中制作了一些极限片。这些早期极限片现已十分珍罕、难觅。当然,如按照现在极限集邮规则衡量有些并不规范,但这些原始的古典邮品却显示出保加利亚极限集邮发展的端倪。如现代保加利亚首位统治斐迪南一世极限片,所贴邮票发行于1901年10月14日,销戳为首都索非亚1904年11月15日字戳,为保加利亚最早的极限片之一(图1),明信片上虽贴了两枚邮票,但片和票匹配得非常和谐。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7月4日,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邮政与新加坡邮政联合发行了一套反映两地美食文化的邮票。邮票取名为《地道美食》,全套十枚邮票。在集邮者面前,呈现了两地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盘、两大碗,整整一桌的美味佳肴。该套邮票设计别具特色,印制为两个四方联和一个含两枚邮票的小型张,十分精致美观,令人爱不释手。澳门的极限集邮爱好者,还专门印制了一套与各枚邮票题材内容相对应的摄影明信片,加盖以餐具为图案的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制作了《地道  相似文献   

18.
企业拜年卡设计精美,题材广泛,专题信息丰富,图案可谓五花八门,部分企业拜年卡是制作极限片的好素材,只要在《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便可以灵活地以片源图文情况确定邮戳,制成极限明信片。一、“以片定戳”。如果企业拜年卡上的图案,有相应邮票(有时纯属巧合),盖上相应的邮政日戳或纪念邮戳,一枚企业拜年卡极限片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19.
三山远眺。T.53(8-2)《桂林山水·三山远眺》邮票图案描绘三山远眺景观。邮票图案有多个题材,邮票右方是一座形似大象的象鼻山;左方是一座形状似军舰的宝塔山,可分别选用与邮票局部题材和谐一致的图画明信片分别制作极限明信片。以《桂林山水·三山远眺》邮票、1987年中国世界语出版社《漓江揽胜·象鼻  相似文献   

20.
《黄龙》邮票发行于2009年8月27日,作为四川的一名集邮爱好者,我对这套表现本地风光题材的邮票格外关注。邮票发行前在与邮友探讨如何制作出黄龙极限佳片时得知:票前发行的有关黄龙题材明信片尽管很多,但表现“黄龙·迎宾池”邮票题材的片源却很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